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网络暴力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刽子手

网络暴力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刽子手

2019-02-25 来源:茶壶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们无法想象单独的球迷会在球场上大声辱骂裁判,单独的摇滚迷会在演唱会上歇斯底里的狂喊。这种群体性的失控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群体产生了兴奋感,并且具有“匿名性”。

群体最简化元素“你”和“他”

“在一些场合下,网络社区的匿名特点助长了人们的卑劣和冷漠”(引自Stelter,2008)。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稍微有些沉重。在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虚拟社交成为了我们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然而伴随而来的,是群体暴力的普遍性。它就像一个病毒一样,出现于各种现象级的网络话题之中。

娱乐至死,暴力至死。

暴力分为很多种,分析暴力行为心理也有很多的层面,今天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的群体影响这个层面来分析群体暴力行为。

其实我们在研究群体理论的时候非常简单,群体的元素可以直接分成“我”和“他人”。

社会助长和社会懈怠的化学反应

核心概念——去个体化

上次我们用了很多篇幅来讲述“他人”对于“我”的影响,核心概念就是他人评价顾忌。简单来说:当产生他人评价顾忌时,社会助长产生了,而当他人评价顾忌减弱时,社会懈怠产生了。然而,这种助长和懈怠行为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

笔者认为,他们是互相穿插螺旋性存在的。

我们可以把助长行为理解成一种个体唤醒行为,懈怠则理解为责任分散行为。那么在一个群体中,当这两种行为结合到了一起,个体常规性的约束就会变小,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群体“唤醒”了个体的“责任分散”。社会助长唤醒了群体中的个体感,通过社会懈怠进而忽略个体感。这种心理变化我们称之为“去个体化”。

大量心理学实验表明,当较大规模或者较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分散的结合会使大部分人丧失道德约束和自我的个体感。

我们无法想象单独的球迷会在球场上大声辱骂裁判,单独的摇滚迷会在演唱会上歇斯底里的狂喊。这种群体性的失控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群体产生了兴奋感,并且具有“匿名性”。

当个体处在一个相对大的群体之中,会被一些简单行为唤醒,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匿名性会使人们个体感进一步减弱,群体性和隐蔽性增强,进而更容易对情景线索做出回应。也就是说,忽略自我在群体中的体现,强调当前情景的感受。

当群体中出现了热点的时候,极容易弱化个体感和增加匿名性。其结果就是自我察觉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相关情景因素的反应剧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需时时拿一面镜子来自省。人们通常会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能保持境外行为和境内想法的高度一致。

但在发生群体去个体化行为的时候,这种自我察觉减弱,人们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性行为。

以上就是群体去个体化的心理学解释。

群体理论分析结语

当然去个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我们勇敢的去做很多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比如两军交战,战士会勇往直前,忘却生死。又比如在发生群体性暴乱的时候,集体失控往往只能通过暴力镇压。

在今天,虚拟的网络本身就具备了去个体化的特性和匿名性,但我们在茫茫的网络大军中,仍然要高度保持自我察觉。我想,这是一种当今时代之下对自我更高级的管理,也是解决网络暴力的根本诉求。请善待他人,也请别去做那个“别人的刽子手”。

至此,关于群体理论我们分了两期的内容来讨论,还有一些群体理论的其他因素,我认为很好理解,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讨论了。熊大后续会再探索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其他范畴。敬请关注我们的茶壶心理公众号。

最后,请让我们稍微官方一点儿来结束这篇文章。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