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到了,鞭炮响起来,红包也会飞起来。对于身在大城市工作的你我来说,红包即使飞的再猛烈,也有偃旗息鼓的时候,而对身在农村的父老乡亲来说,红包全年都在飞。人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祝福和问候,更多的时候已成为一种负担,有时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2017年12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湖南岳阳出严规整治乡村“人情消费”乱像,“2017年,岳阳1212个示范村新办婚事、简办丧事近万起,劝导群众不办无事酒近2万起,群众减少人情负担近5亿元。”如此重的负担,大家心里明明不愿意,为何又无法拒绝呢。人情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在左右大家的行为。
一、“人情”既是“情感”也是“工具”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式人情关系兼有“工具性”和“情感性”的成分,混杂着多种功能。但到底是情感重要,还是工具为先,恐怕很难有人能说清楚。血缘至亲、乡里乡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很大程度上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打不散的千年宗族等等,这是中国人心理基因上的自然传承,是内心固有的依托,也是每一个个体背后天然的支持网络。
二、斩不断的“礼尚往来”
在传统农村,由于物质资源的匮乏,人情消费本身就成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资源转移和重新配置方式。久而久之,则成为了一种习俗或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一种必需遵从的礼法。比如,在一对年轻人结婚的时候,亲属和乡亲要为他们送礼随份,这样就将一定的资金和用品积累和汇集起来,帮他们更好的完成“成家”这个重要的人生任务。
根据“礼尚往来”的规范,这一对青年又要在他们的亲属和乡亲的婚礼上或是其他重要的事件中送上他们的礼物或礼金,数量上与他们自己结婚时从这位亲属或乡亲那里得到的礼物、礼金基本相等或略高。如此来往下去,谁都不能先停止送礼的行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往”就是不懂礼,也没面子。无论是否必要或愿意,这种行为都会持续到这一代人自然消亡。
三、社会支持的维系
人情消费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社会支持,包括每个个体或家庭在周围网络中所能知觉到或者能够实际获得的有效资源。传统差序格局社会网络的构成依赖于个人和家庭与网络成员有规律的社会接触,而人情往来则正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接触。我生病了,亲朋好友来探望,相应,亲朋好友生病了,我也会去探望,探望的同时也会给予一定的金钱或礼品慰问。
如此来来往往,大家的关系就始终保持亲近。有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而在乡村,没有住在一起的亲戚主要靠相互在重大事件上的“人情往来”来维持。社会支持还包括提供信息、建议、表达关怀和同情的态度等等,给个体最真实的社会成员的感受,他们认同这一网络群体,归属这一网络群体。这一群体给予他们一种社会性的安全保障的感受,并一定程度上获得对个人地位的知觉。
四、群体无意识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书中指出“聚集成群的个人在思想和感情上会全部朝着一个方向迈进,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殆尽,转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而群体活动则被无意识因素左右,个体的行为受制于群体活动,丧失了自己独立的理性思考。
也就是说,身在社会网络中的个体或家庭成员,很难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理性思考“人情消费”的弊端,也就很难调整自己的行为。即使在经济上不堪重负,也会被群体无意识支配无法自拔。不变的环境造成不变的性格,在看似松散实则盘根错节的社会网络中,个体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噬,无意识特质始终会占据上风。
人情消费,你能说No吗?显然,单个的个体是无法说的,即使心里想说,嘴上也说不出口。如要改变群体的行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群体的环境。短期来说,唯一能对“人情消费”说“No”的是能够影响或决定群体环境的社会管理者,是政府。长期来说,社会环境的逐渐改变,人口流动的频繁会冲淡原本的差序格局。
传承千年的人间序数还会传承下去,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轻松一点,让年的年味更浓,情的情味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