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精神障碍 > 神奇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 预防精神分裂症

神奇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 预防精神分裂症

2018-12-26 来源:精神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来自美国ZuckerHillside医院精神科的JohnM.Kane博士于2016年11月在JAMApsychiatry发表了一篇综述,阐述了有关ω-3不饱和脂肪酸在防治精神分裂症中最新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是目前医学界非常棘手的难题之一。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明确,预防干预措施的重点只能寄希望于二级预防,即发现针对高危易感人群特异性的进行药物或行为干预措施。

ω-3系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以下简称为PUFAs)是从鱼油或亚麻油中提取所得的一些活性营养物质,其代表品种有ALA、EPA、DHA和DPA等。过去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证实:服用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率,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食品已被美国FDA列为可靠预防物质。

有报道提示该类物质对精神分裂症也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一时间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

来自美国ZuckerHillside医院精神科的JohnM.Kane博士于2016年11月在JAMApsychiatry发表了一篇综述,阐述了有关ω-3不饱和脂肪酸在防治精神分裂症中最新的研究进展。

惊喜的初步发现:不饱和脂肪酸能「亡羊补牢」

最早发现ω-3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具有预防干预作用的,来源于AmmingerGP博士团队2010年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

该团队设计了一则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双盲安慰剂的设计方法,对81名出现早期亚临床的13~25岁青年精神病高危人群,予以1.2g/kg*d的ω-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为期40天的干预。以精神病阳性、阴性症状发生率、躯体心理状态改变情况作为结局观察指标,来评估上述疗法是否有效。

令人惊喜的是93.8%的受试对象情况有明显好转,病情没有继续恶化,患者心境状态改善良好,社会功能逐渐恢复,相比安慰剂组,实验组服用PUFAs后,仅有2名受试对象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发生率仅为4.9%)。作为安全可靠的营养功能产品,PUFAs在精神分裂症早期预防干预过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质疑还是肯定:重复性研究揭示「虚假」的繁荣?

虽然PUFAs让人们看到精神疾病预防上的曙光,但观察时间短、样本量较小、能否重现实验结果,成为了争议的主要焦点。基于此,McGorryP博士团队采用多中心临床实验的方法,成功招募到304名患者,对患者予以6个月PUFAs的干预,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均进行必要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结束后,予以6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令人失望的是,随着干预及观察时间的延长,患者并没有因为服用PUFAs而受益,观察1年后,实验组的精神病诊断率达到11.5%,甚至高于对照组的11.2%。

究其原因,除了对于样本量及观察时间的原因外,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本次研究对所有受试对象采用的认识行为干预治疗。从现有的证据看,该疗法的有效性已被学界所认可。也许,McGorryP博士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观点,通过这一重复性研究,无法重现PUFAs那么「完美」的结论。

存在即是合理:PUFAs真的徒劳无功?

虽然没有重现结果,但PUFAs的干预作用,已经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得以证实。其用于拮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在于,使发生功能变化的神经细胞胞膜脂肪酸配比合理化、正常化,增加神经鞘磷脂的含量;此外,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神经胶质细胞聚集,促进神经元完整性,预防并抑制精神病的进展。

McGorry等人虽然未能重现结果,但并不能完全否定PUFAs的积极作用。首先,PUFAs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机制在于抑制炎症反应,而该研究没有考虑到患者血清的炎症因子情况,故而没有完全发挥PUFAs的药效;其次,本次研究中患者依从性普遍不高,胶囊药物综合摄取率为43.1%,可能因为PUFAs达不到所需的血药浓度而严重影响干预实验的疗效。

由于PUFAs所具有的组织高亲和性、低毒、可以作为膳食补充等优点,能否深入挖掘其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预防药物,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相信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增多,在精神分裂症早期预防领域,会有更多有效的干预方法面世,从而造福人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