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早餐吃的什么?有没有在两家看似不错的摊位前来回犹豫;或者你花了好几分钟研究餐厅的菜单,却发现每一道菜都在诱惑着你,你该都点……更或者你会说,我又不是天秤座,犹豫个啥~
选择恐惧,不是只有天秤座才有。张爱玲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面说:娶了红玫瑰,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就成了袖口的饭粒黏子,红的却是心口的朱砂痣。
我们害怕选择,小到午饭吃什么大到工作结婚人生伴侣,总是令人纠结不已。我们怕在选择中错过最正确的那一个,更害怕选择派生的遗憾。
特别是当手握两个“较优解”,不仅耗费大量时间思考,最后很可能还落个选哪个都不舒服,选哪个都会后悔的结局。原本好好的人生一手好牌,在自己的无尽纠结和犹豫中荒废殆尽,白白浪费。
真的有选择恐惧症这种病。
选择恐惧症
也称作选择困难症。是一种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恐惧。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选择恐惧?
过于最求完美
有人凡事求完美,赋予所选事物太多意义,甚至有些强迫,无法轻易做抉择。对自我不满,将对不满“投射”出来变相反映,逃避自己。
选错心理创伤
有人曾在重大事务上选择失误,比如选错专业、工作等,在人生某阶段举步维艰,会影响今后的选择。不能确定自己内心最重要的需求,无法获得心理平衡。
害怕担抉择后果
包办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长大后往往不敢轻易做决定,害怕承担抉择的后果。简单粗暴型父母可能会教育出害怕承担责任的孩子。
你逃的是什么?
选择恐惧的表现有很多,有的人对于选择的态度是“随便”、“都行”,有的人则常常在选项之间犹豫不决,比如今天是穿裤装还是裙装。究其根本,这类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逃避”。他们在“逃”的是什么呢?
“逃”一:不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
备选项就像摆在眼前的宝藏,每一件都爱不释手。诱惑太多的时候,人就更容易不确定自己要的是什么。这种为诱惑所累的情绪,被称作“阿拉丁情结”。过于追求完美是此情结的问题所在,他们要求自己必须做出一个单选,并且这唯一的选择还必须能是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的选择。
“逃”二:害怕犯错
错误的选择势必伴随着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对于那些还没做好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人,就很容易陷入各种焦虑情绪之中。为了逃避这种情绪,于是一拖再拖,拖到自己有意无意忘记曾经有过这么一个选择的机会,于是自我安慰:这也算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吧。
精神医学认为,选择恐惧症其实是对自我不满的表现,患者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出来,变相地折磨自己,并逃避面对事实。完美主义也好,逃避责任也罢,其实都是自我不满的变相反映。只有认真查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用正确的方法消除该症。也就是说,还得做出“选择”来治疗选择恐惧症。
在一些论坛上,“选择疑问式”的求助帖遍布。要不要跳槽?该不该接项目?甚至包括面试着装、简历装订,事无巨细都有人在等待网友的指点。“哪种意见占大多数,我就按哪种去做”是多数等待者的想法。有求助者表示,大学毕业前,有父母做主,有老师指导。现在工作了,得自己拿主意了,就总是患得患失。
你犹豫、你纠结,你在几个选择中来回摇摆,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即使这样到最后还是无法做出选择。直至,你对每到该要选择的时候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恐惧,选择恐惧症已经缠上你。
有一个“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有一盏充满魔力的神灯,神灯里面有一个神怪,他能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没有这样的神灯使我们能拥有所有的东西,我们往往需要面临选择。但在各种诱惑面前,却不知道自己怎么选择才是对的,这就是“阿拉丁情结”。有“阿拉丁情结”的人大多都有过分追求完美的特征。要解决这一点,必须明确什么才是你眼前最重要的需求,你脑子里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
可以感觉到,这个问题已困扰你多时,并使你产生了一些心理或身体上的不适,如焦躁不安等等。建议你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