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精神障碍 > 论精神障碍的原始思维与心理结构

论精神障碍的原始思维与心理结构

2018-10-03 来源:人格面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按接近原则或互补原则也可以把意象排列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最底下是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事物,如电子、原子、分子等,中间是各种大小不等的意象,如人、动物、树木、房子、汽车等,最上面是巨大的天体,如地球、太阳系、宇宙等。

相似和接近是两条非常重要的联想律。

联想就是从一个观念想到另一个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联想的规律,总共有三条:相似律、接近律和对比律。相似律是指从一个观念可以想到另一个与之相似的观念,接近律是指从一个观念可以想到另一个与之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观念,对比律是指从一个观念可以想到另一个与之相反的观念。对比其实就是相似的特例,因为只有相似的东西才有可比性,相似中的不同才能形成对比。

联想律显然不是亚里士多德发明的,原始人都懂联想律,并在联想律的基础上创造了巫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原始巫术主要有两种:模仿巫术(Imitablemagic)和交感巫术(Sympatheticmagic)。模仿巫术的基础是相似律(也称象征律,PrincipleofSymbolism),交感巫术的基础是接近律(也称感应律,PrincipleofSympathy)。

模仿巫术又分两种,一种是“同类生死巫法”,如仿照某人形状做一个木偶,这个木偶就与某人同类,假如置此木偶于死地,便象征某人也已死亡。另一种是“同类相疗巫法”,这是最早的巫术医学产生的原则,即“吃什么补什么”,吃动物的某一部分,便能补救人的某一部分。

交感巫术也有两种,一种是“顺势巫法”(homoeopathic),认为从人体分出去的各部分,仍然能够继续相互感应,如头发、指甲、眼睫毛、眉毛、腋毛等等,虽然离开了人体,仍然与人体有密切关系,如果施术于头发、指甲、眉毛等,就能影响于人体。另一种是“接触巫法”(contagious),凡是曾经接触过的两种东西,以后即便分开了,也能够互相感应,譬如一个人的脚印、衣物因为曾经接触过这个人的身体,施术于脚印、衣物就能对这个人产生影响。

在语言学中,词性相同的词被归为一类,可以互相替换(substitute),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聚合”(selection),而词与词互相结合组成词组、短语或句子的过程称为“组合”(combination)。不难看出,聚合就是相似,组合就是接近。

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借用修辞学的概念,把聚合称为隐喻(metaphor),把组合称为转喻(metonymy)。隐喻俗称比喻,就是拿一个类似的东西打比方,如用比翼鸟和连理枝比喻夫妻恩爱,用火象征热情,用曲线代表波浪;转喻又称换喻,就是用相互之间有联系的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东西,它们之间可以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因果关系或前后关系,如用白宫代指美国政府,用一片废墟表示火灾、地震或战争,用宽衣解带暗指性行为。

弗洛伊德通过研究梦而发现了无意识。他指出,梦和无意识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凝缩和置换。凝缩(condensation)是指把不同的东西凝聚或压缩成一个东西,它所依据的是相似性和因果联系;置换(displacement)也称“移位”或“易位”,是指用一个东西替代另一个东西,它超越了相似性和因果联系的限制,更为自由,更加任意,是空间性、共时性的联系。

法国后现代精神分析家拉康认为,凝缩就是隐喻,置换就是转喻,从而得出了“无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的结论。如果拉康所说的“语言”只是一个比喻,泛指各种符号,那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心理活动、语言、思维和梦都属于符号或信息活动,当然具有“类似的结构”;如果他所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那就不对了,因为语言是意识的产物而梦是无意识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梦是自编自演、自我欣赏的心理剧和内心独白,语言力求精确,梦却总是模棱两可的。

相似、聚合、隐喻和凝缩比较容易理解,而接近、组合、转喻和置换需要再做一些解释。接近有偶然和必然之分,偶然的接近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必然的接近说明两者本是一体,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它们是互补的。两个词之所以能够互相组合,是由它们的词性所决定的,词性决定了一个词可以与什么词结合(互相补充而成为整体),不能与什么词结合。转喻源于接近,而置换是用互相之间有联系的一个东西替代另一个东西。因此,接近、组合、转喻和置换的实质就是互补。

按相似原则,可以把意象组织起来,最底下是个别化的意象,如鲁迅、长江、上海等,中间是一般性的意象,如人、河流、城市等,最上面是高度概括性的意象,如物质、精神、存在等。在由相似原则建立起来的意象网络中,下位的意象与上位的意象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同级的意象之间是相似关系。在逻辑学中,个别概念被认为是一般概念的外延,因此,相似关系也称外延关系。外延关系可以用“是”(“isa”或ISA)来表示,如鲁迅是人、长江是河流、上海是城市。

按接近原则或互补原则也可以把意象排列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最底下是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事物,如电子、原子、分子等,中间是各种大小不等的意象,如人、动物、树木、房子、汽车等,最上面是巨大的天体,如地球、太阳系、宇宙等。在这样的意象网络中,上位的意象与下位的意象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级的意象之间是互补关系。整体包含局部,这种关系可以用“有”来表示,如人有五脏六腑、自行车有把手和轮子。

上述两个网络在心理中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样一来,个别意象所具有的相同的局部就被移植到一般意象上去,譬如麻雀、鸽子、乌鸦都有翅膀能飞,而它们都是鸟,于是有翅膀能飞就成了鸟的共同属性。当所有的共性都被拿走以后,每个意象就只剩下个别属性了。这些个别属性是一个意象与其它意象的区别所在,因而也是它的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中,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被称为“内涵”。据此,我们把按互补原则而形成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称为内涵关系,与按相似原则形成的外延关系相对。

需要注意的是,意象网络或意象结构是因人而异的。互补网络与个体的经历有关,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猫抓老鼠的人就不会有“猫抓老鼠”的意象,在他的意象结构中,猫和老鼠没有任何联系,不具有接近和互补的关系。相似网络也与个体的经历有关,有的人不承认鸭子是鸟,有的人认为鲸属于鱼,有的人把飞机和天鹅归为一类,有的人把人一分为三:男人、女人和孩子。

现代认知心理学非常重视对“知识结构”(又称命题网络、故事格局)的研究,这对了解人的知识结构和意象结构都是很有帮助的。不过,认知心理学过分强调理性,许多理论假设都是从现代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考古学的成果中推导出来的。自性的组织形式和意象结构更接近于“原始分类”。

英国人类学家利奇发现,普通英国人对动物的分类与科学的分类法截然不同,他们把动物分成:(1)野生动物,(2)狐狸,(3)猎物,(4)饲养的动物,(5)供赏玩的动物,(6)害兽。这就是原始分类,它是以人的需要和动机为依据的分类。食、性、自我保护、防御、抚幼、休闲、娱乐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动机,因此物品往往被分为食物、药物、毒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而不是木制品、陶瓷品、金属用品,动物被分为食用动物、观赏动物、野生动物、害兽,而不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人被分为性对象、朋友、亲戚、敌人、陌生人,而不是工、农、兵、学、商。

综上所述,意象的组织原则有两条。第一条组织原则是相似,也称主观原则或逻辑原则,相当于联想律中的相似律和巫术中的象征律,是模仿巫术(同类生死巫法和同类相疗巫法)的心理学基础,在语言学中称为聚合,在修辞学中称为隐喻,在逻辑学中称为外延,弗洛伊德称之为凝缩,按相似原则建立起来的意象网络可以反映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下位意象与上位意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是”来表示。第二条组织原则是互补,也称客观原则、现实原则或接近原则,相当于联想律中的接近律和巫术中的感应律,是交感巫术(顺势巫法和接触巫法)的心理学基础,在语言学中称为组合,在修辞学中称为转喻,在逻辑学中称为内涵,弗洛伊德称之为置换,按互补原则建立起来的意象网络可以反映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上位意象与下位意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有”来表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