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自闭症家庭来说,自闭症康复机构是一剂良药,有了机构,孩子就可能会慢慢改善一些自闭症症状,逐步像社会人迈进。可是,父母们却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康复机构不仅是孩子训练的场所,同时也是您进修的地方,孩子长大后,最终要回归社会,只有你好好学习一些自闭症疗育师的知识,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将康复机构视为自己的“学校”
专业人士指出,康复机构不仅是星儿康复训练的重要环境,更是星儿家长学习的地方。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多数孩子进行康复训练都需要家长陪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利用好康复机构这个平台。一个好的康复机构既是孩子接受教育训练的学校,也是家长学习成长的学校,父母要格外的珍惜。
在课堂上,要认真向老师学习训练的方法,观察老师如何上课,怎样和孩子沟通,调整孩子的情绪,这是最直接,最快捷的学习方式,学习和老师的授课方法可以在家引导孩子来训练;记录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好观察笔记也是家长的功课,老师可能不会时刻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反应,这时候家长要留心孩子的举动,详细记录下来,以为后面星儿的发展作参考;此外,家长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一起相互交流,互帮互学,帮助孩子学习怎样交往,怎样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怎样在一块儿友好的玩耍,这样对星儿早日融入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孩子上自己的课,家长在一旁自顾自的聊天,这样对孩子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星儿家长的困惑
有的家长问:"我家附近没有训练机构,我又没有条件带着孩子去外地训练,我该怎么办?"
"进入机构还要等待好长时间,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耽误不起,心里很着急,我该怎么办?"
"孩子就要离开训练机构了,回家以后怎么办?我很迷茫。"
如果您有以上困惑,你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排除万难,成为自闭症孩子最好的父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独家放送一些在家就能干预的感统训练技巧!
1-2岁:以行走、攀爬、追跑、涂鸦、叠积木、按键、仿说为主
●培养宝宝对自己身体的知觉,能察觉尿布湿了、脏了。
●训练他自己脱鞋子、袜子、裤子、使用汤匙、学习杯。
●插棒,搭积木,将简易几何积木崁入盒、抓着笔涂鸦。
●教他按电视遥控器、玩具电话键、弹玩具钢琴等。
●掷小球,拋海滩球,滚接球。
●爬上爬下;爬阶梯,牵着他的手上下阶梯,倒退着走。
●摇木马、骑马(爸爸跪爬,宝宝骑坐在其背上),加强平衡感。
●助行推车;坐滑行车用双脚滑行;在浴缸中,体验站立、行走。
●在地上画一道直线,或者找个有花坛边之类的场所,让宝宝交替着脚跟抵脚尖,沿着直线往前走,训练他的平衡能力。
●在家里只要不是很冷,就坚持让孩子光脚走路。足底接受地面直接的刺激对宝宝来说不仅是件快乐的事情,也是发展他足部触觉的必要条件。
●绕着家具跑;踢球、追球。
●训练他能听从简单的指令做事;语言上能够做些简单的表达,会哼唱短小的儿歌。
2-3岁:听故事、唱游、游乐设施、动作技巧、扮演游戏为主
●多玩水,玩沙,多玩触摸辨识物品等触觉游戏。
●玩跳跳床可以增加宝宝全身的平衡能力和稳定运动。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自己穿、脱裤子、鞋袜,解开大衣的钮扣;拧水龙头;给自己洗脸、刷牙等。
●基本线条模仿运笔(圆形、正方形等);木槌敲打木钉;穿木珠;模仿将纸对折;剪纸;丢接球、衔接玩具;将玩具归类、排序、物归原处。
●学唱儿歌,并且边唱边摇摆身体、打拍子或者以打击乐器配乐。
●理解简单的形容词,培养方位概念,听指令作事情。
●用玩具电话对话,玩扮演游戏。
●学习视觉辨识两性娃娃、颜色归类、几何形状崁入、大小、套套杯、点数、简易拼图(三片)、简易立体积木造型(三、四块积木的造型)。
●室外游戏有助于大动作训练:投篮,老鹰抓小鸡,互踩影子,攀爬架,溜滑梯,荡秋千,跷跷板等。
●波波球池中的玩乐也可以给宝宝以很大的触觉刺激,并能使他精神愉快。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在球池里藏一些小玩具,让宝宝寻找,或者进行“过河”比赛,要求大家都横渡球池,看谁先到达“对岸”。
●平时可以刻意地给宝宝练习上下阶梯,或者带他搭乘电扶梯等。
●旋转木马是向坐汽车过渡的好器械,它能帮助宝宝适应那种摇摆动荡的感觉。
●双脚连续跳、往前跳、从阶梯上跃下、走直线、骑三轮车等技巧性动作。
●翻跟头可以锻炼平衡感,但这似乎是一种难度不低的运动,也许很多家长都不敢给宝宝玩。可是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不但能学会,还能运用自如呢!当然要注意宝宝是否头晕,如果头晕就及时停下来,休息一下再说。
●点心与三餐时,给宝宝先嗅闻或品尝食物,猜猜看今天吃什么。
3—4岁:以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为主
1.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帮助给予:
①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
②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
③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2.在10cm宽1m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1m长10cm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
①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
②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
①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②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
③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
④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3.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
①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
②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
③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
①足够的身体协助;②必要的身体协助;③偶尔的身体协助。
4—5岁:以协调能力,发展肌肉能力为主
1.做5次前滚翻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
①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
②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①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②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2.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难度设置:①开始时只设置1-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②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
帮助给予:①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②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③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3.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
难度设置:①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②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①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②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4.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①只拍1次;②拍2-3次;
帮助给予:①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②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
5.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
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难度设置:①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②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③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帮助给予:①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②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③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
6.单脚向前跳5步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①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②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①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②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③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7.照镜子游戏
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①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②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