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融合幼儿园开封园试开园第二天,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们脸上的笑容,“爱与自然”无处不在。孩子们在不断的创造惊喜,老师们也为孩子们自发的举动惊喜不已。这是第一批来到开封和袖珍小老师进行融合教育的孩子们,这是一种无声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孩子们有着很强的主动融入性,每天的10:00是孩子们做早操的时间,一边是正常孩子,一边是我们的孩子,两片区域看起来不远,刚开始却有着前所未有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随着熟悉的早操音乐响起,所有的孩子都默契的扭动小屁股,他们从刚开始的胆怯到慢慢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爱与自然”的结果。此时此刻没有正常孩子和自闭症孩子之分,他们都是一群可爱孩子们!小编在这里继续分享给大家在“爱与自然”环境下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我们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爱和自然”
在“爱与自然”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孩子不断给我们惊喜
(孩子来当医生给姐姐看病~)
(孩子能吹出好多漂亮的泡泡~)
(在自然感统下,孩子愉快玩耍~)
(孩子学会了主动分享~)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是孤独症儿童发展在自己生活环境中独立生活所必备的基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个人探索自己生活过程的必然需求,对于孩子的自信心、精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有重要意义。首先,生活自理技能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培养自信心。生活自理如洗澡、刷牙、如厕等日常生活行为能够充实孩子的时间,而不是等着别人为我服务,自己处于放空状态。在进行洗手、穿衣等活动时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不断累积成就感。许多自闭症儿童还从中获得“别人不行,我能行”的经验,“我能、我可以”愉悦心情,从而蓄积为成就感。最终“我能、我可以”累积为孩子生活中自我支持的来源,夯实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在“爱与自然“环境下引导孩子愉快进食?
一进食方面的问题
自闭症儿童进食方面存在喂养,偏食、挑食、拒食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问题。
喂养问题
(1)一些自闭症儿童关连到控制咀嚼的肌肉运动困难,不会咀嚼,拒抗成块的食物,或且只吃流质的饮物。
(2)对于不知道怎样去对付成块食物的患儿,有些父母不得不用双手来推动他的下颚,给他以所需的肌肉运动的概念。
言语治疗师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操练。如吹泡泡、吹絮等活动,以及用舌头把在嘴唇上的甜食舔进嘴里。这些操练专为在调节舌嘴运动有困难的患儿设计的。
2F
吃饭的问题
由于患儿固执刻板,拒绝变更;坚持特别的生活常规倾向;对新食物持有怀疑的态度。在吃饭时便出现了挑食、拒食和偏食。
处理吃饭问题的训练
对于正常儿童是饿不着的,处理偏食的方法是可以提供可口混合食物。对于吃食中存在一些小问题的自闭症儿童,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他食上营养全面的食物,要是他饿了,知道吃不到别的东西,就更可能过来拭一拭某种新的食物。
对于有点理解能力和运用词语的孩子,更有必要“做给他看”,通过具体的行动或语言帮助他理解“吃饭”的意义,让他象接受喜欢的东西一样,欢迎引进一种新的食物或饮料。
表现主食的比例失调现象,是许多患儿都曾经历过阶段,但如果在吃食方面是由于他身体上疾病有关的问题,要请医生咨询。
处理吃饭的行为问题不好好吃三餐饭
处理办法:(a)管理好吃饭时间以外的吃食,尽量控制他们的闲食和零食的习惯。(b)固定三餐吃饭时间,并让他严格遵守时间的概念,只有在吃饭的时间才能把饭菜放在餐桌上,才可以吃食,帮助他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c)用固定地点,排除干扰的办法,训练孩子能安坐在餐桌上吃饭。
5F
养成独立吃饭的习惯
(a)克服依赖喂饭方式的思想,培养学习自己吃饭的机会和欲望。首要对他们进行小肌肉运动机能和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以增进身体功能发育,再针对性地辅助和训练吃饭的技巧;
(b)按照饮食的常规训练,辅导要及时,到位,如餐具、食具的认识和使用,吃食、饮喝的步骤程序,吃食的规则等规范动作的训练;
(c)进行成效的辅助性地训练,尤其是对手部动作极不灵活的患儿,要加强辅助。
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
(a)减少或控制正餐前的零食,以免产生挑食、拒食。
(b)不要一次摆上许多种饭菜,以免产生偏食、挑食。
(c)用食物混合伪装,强化食物技巧运用等办法,避免只做单一孩子爱吃的饭菜。
二最基础训练案例分享——用勺的训练
由于勺子是最易于操作的进餐工具,因此从用勺子开始教孩子进餐最易掌握。
材料的选择
勺子的大小要适中,易于孩子操作。
食物从孩子喜欢的、软的食物开始,如苹果酱、粥等。因为软的食物更容易被装进勺子中。喜欢的食物可以增加孩子进食的欲望,以便提高孩子用勺子的积极性。
步骤
采用前进或后退连环法均可,以下以前进法为例:
拿起勺子;
将勺子移至碗处;
将勺子插入食物中;
从碗里将装有食物的勺子拿出来;
将装有食物的勺子送入口中;
将勺子从口中拿出来,放到桌子上。
具体训练过程
第一步:把勺子放在碗的旁边,对他说“吃吧!”如果孩子不能做出正确反应,马上辅助他将勺子拿起,并用语言表扬他,同时从碗中拿出一小块食物给他作为奖励。直到他能独立拿起勺子为止。
第二步:把勺子放在碗的旁边,对他说“吃吧!”当孩子成功地拿起勺子,马上提示他“把勺子放碗里”,如果孩子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直到能独立完成为止。孩子一旦能独立完成,要马上将语言提示“把勺子放碗里”撤掉,以免将来依赖辅助。
第三步:1—2步能独立完成后,给予语言提示“舀食物(或食物的名称)”,如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转动手腕将勺子插入食物的下面将食物装进勺中。及时给予强化。当孩子能独立完成这一步,要撤掉语言提示“舀食物(或食物的名称)”。
第四步:以上三步能独立完成后,给予语言提示“把勺子端起来”。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保持手臂的平衡,将勺子靠近口部。当能够独立完成时,撤掉语言提示“把勺子端起来”。
第五步:以上能独立完成后,给予语言提示“把勺子放嘴里”。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如果孩子能够张开嘴接受食物,要马上强化他。孩子一旦能独立完成,撤掉语言提示“把勺子放嘴里”。
第六步:以上能独立完成后,给予语言提示“把勺子放桌子上”。如果不能独立完成,马上辅助他将勺子从口中拿出来,放到桌子上,给予强化。孩子一旦能独立完成,撤掉语言提示“把勺子放桌子上”。以上运用的是身体辅助。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动作模仿能力,用示范的方法当然更好。
一旦孩子可以独立地用勺子吃一些软的食物以后,可以教他吃体积小一些的固体的食物。辅助的关键是保持平衡,将装入食物的勺子送入口中。
孩子能够使用勺子独立吃各种不同的食物后,可以教他用筷子吃饭。学习使用筷子,首先教孩子拿筷子的正确姿势,手指的正确部位,然后练习用筷子夹起一些固体的东西,如小积木块儿等。
训练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精细动作不好,不会抓握勺子或者不能将食物舀到勺子里;
手的自我刺激行为太多;
吃饭时坐不住;
长期依赖家长喂饭。
案例
小朋,7岁,男孩。小朋从小由奶奶带,娇生惯养。长得胖墩墩的。我们经常形容有些人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小朋穿衣服时连手都不伸,等着奶奶帮他把手伸进袖子里,就好像那手不是他的。吃饭时,饭不到嘴边不张嘴。小朋总是懒洋洋的。奶奶说:做事那个慢,大冬天都能把人急出一身汗。奶奶是个急性子,碰到这样一个慢脾气,自然事事都代劳了。小朋也不是什么事都这么慢。如果碰到他特别爱吃的东西,就如同猛虎扑食一般,速度快得能吓人一跳。一次,吃西瓜。西瓜刚切好,放到桌子上。奶奶去拿盆装瓜皮。小朋坐在离桌子一米远的沙发上,突然窜起来扑到桌子上,将手伸进西瓜瓤里,抠出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吃够了,他就把西瓜攥在手里使劲挤出汁来,边挤边笑。开心极了。等奶奶拿盆回来,小朋脸上、下巴、衣服、裤子、满桌子、满地全是西瓜。有时走在路上,看见别的小朋友吃东西,也会上去抢。抢到了就吃,抢不到,他也很少哭闹。吃饭从来都是由奶奶喂。小朋连看也不看。常常是吃了几口,觉得不是那么饿了,就坐不住了,满地乱跑。奶奶怕孙子饿,就追着喂。如果一定要求他坐下,他就抓碗里的饭,抹得床上、墙上到处都是。我们训练他自己拿勺子吃饭。开始,他拿不住勺子,勺子经常会掉下来,我们就把着他的手一次次教他,后来他可以整个手抓住勺子,但不会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工。他的勺子从来舀不到饭,因为他根本就不看碗在哪里。有时我们故意把碗拿走,他还是把勺子伸向原来的方向。由于我们会偶尔拿走碗,他慢慢开始注意碗的位置。但他不会将勺子插在饭里,而是把勺子放到饭上就拿起来。我们帮他将饭装进勺子里,然后要求他自己看着勺子保持平衡把饭送进嘴里。但他将勺子拿起来的时候根本不看,也不注意保持平衡,当勺子到嘴边的时候,勺子里的饭基本上洒得不剩什么了。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基本上能把勺子里大部分的饭放到嘴里,但还会洒在桌子上一些。接下来,我们教他转动手腕自己舀饭,他的勺子不会先向下用力,也不知道左手扶着碗,经常是将勺子放进碗里推着碗向前走而舀不进去饭。我们教他先把勺子插到饭里,然后再横着用力,这样饭就被装进勺子里了。慢慢地,他能够坐在椅子上自己吃饭了,尽管吃完饭后,桌子上、身上、地上到处都是饭、菜,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