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心理障碍 > 让人知之恨晚的心理学效应?

让人知之恨晚的心理学效应?

2018-09-01 来源:曦雯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想要减少我们整个身心对学习这件事的厌恶,我们应当选择在一个体验最好的时刻结束:在学到最高潮的时候----这是整个学习体验中的“峰”,这时的结束,感觉上是愉悦的、充满收获的。

蔡加尼克效应

有这样一位服务员,他从来不把客人点的东西写下来,而是记在脑子里,“再来一杯咖啡......请来一杯茶......来一份蛋糕......",直到结账。

可一旦结完账,你再过去问服务员刚才那份账单上面都有什么,服务员却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像是一结账,服务生就把那份账单从脑子里彻底删除了。

在这之间,服务员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这正是我们要说的蔡加尼克效应,蔡加尼克效应是基于勒温和蔡加尼克提出的一个假设:

没有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会比已经完成的那些,在大脑中驻留的时间更长。

他们用实验验证了以上的假设,并且还发现,“一份信快要写完的时候遭到打扰,远比刚开始没多久就遭到打扰更令人反感。”,意思是说:你做一件事,在关键时刻被糟糕的打断,会让你对那件事的记忆更长久。

人一旦被某件事吸引,便自然会生出一种动力来想要一口气做完那件事,而这种动力会随着事情接近尾声而变得越发强烈。

“想要完成某件事的欲望,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不算是欲望”,蔡加尼克总结说:“但是到了后来,当你投入到忘我境界之中,「要做完成」就变成货真价实的渴望。”

这个效应对于学习来说,有什么用处呢?

答案是它可以对抗拖延心理----往往我们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事太难或者太大,都会让我们畏惧,因而产生心理上的抗拒,最后这种抗拒累积逐渐演变为拖延行为。

而蔡加尼克效应的运用,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抗拒心理:在任务开始的时候,先去做一部分。

因为你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你在心理上就给那项工作添加了“要完成它”的砝码,如果你已经开了一个好头,那么剩下的对于你来说,就不是那么值得抗拒的事了。

峰终定律

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DanielKahneman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的感受和结束时的感受,这就是峰、终定律。

通俗的说,就是你做一件事情,最后能记住的只有过程中最强烈的感受以及结束时的感受。

如果我们每天都学到精疲力竭才结束,那么结束的那个时刻,那种精疲力竭、那种「累」的感受,会像余毒一样积累。

如果你每次都是在学到“累”的时候结束,长期下来,你对学习这件事的感受就是结束时刻的那个“累”,于是学习这件事在你看来,就变成了一件感觉上很苦的事情。

本质上我表达的就是这位心理学家发现的峰终定律。

这条定律告诉我们:

想要减少我们整个身心对学习这件事的厌恶,我们应当选择在一个体验最好的时刻结束:在学到最高潮的时候----这是整个学习体验中的“峰”,这时的结束,感觉上是愉悦的、充满收获的。

这种感觉长期积累下来,我们对学习这件事的态度肯定会是正面的,不仅仅态度是正面的,连情绪也是正面的。

自我实现预言

有人放出消息:明天某支股票会跌。股民中真的有人相信,于是纷纷抛售股票,结果造成股市暴跌。于是,预言真的应验了。

我认为你是个脾气不好的人,于是我指责你:你脾气真是太差劲了!说完之后,我看到你更生气了,哈,我说的没错吧,你果然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

这也是自我实现预言吗?是的,这种由一个人的信念或期望,使得他引发第二个人的行为,这行为会确定第一个人的信念或期望,其实这也是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的预言成真了。这样的预言为什么可以成真?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可以解释,比如我们对某个人有偏见(当然,在我们看来肯定不是“偏见”,我们怎么可能承认我们是带着偏见看人的呢),一旦我们有了这个偏见,就相当于有了一个观察的视角,我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能够证明自己偏见的信息上,最终我们的偏见得到了确认,这就是一个自我预言得以实现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写东西时的先入为主,先有一个观点,之后我们再去搜可以证明论点的论据。

不明白这个效应的人还好,可以活得没啥烦恼,可是你一旦深深的理解这个道理,就会发现:你的生活根本逃离不了自我实现预言的困扰----尤其在吵架中。

当然,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自然也知道怎么利用这个效应,让它发挥正面的作用:比如,你在学习上要对自己有信心,哪怕是假装自己有信心,因为即便只是假装自己有信心,也可以增加成功率,而增加的成功反过来会给你实际的信心,一环接着一环,最后实现自己有信心的预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