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恐惧焦虑 > 如何应对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焦虑

如何应对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焦虑

2018-09-01 来源:心理医生DrPaul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朋友圈、微博上的信息或许可以称得上有趣、与时俱进,但它却不像那些经典读物一样可以帮助你深入别人的内心。有研究指出,那些高雅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促进人们理解他人思维、情感以及行为动机的能力。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

如今,人们越来越少地进行深度阅读,沉溺于微博、朋友圈里的大量信息,娱乐头条、热门话题等等。然而,快餐式的阅读、膨胀的信息很容易让人变得浮躁、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信息大爆炸时代,要如何缓解焦虑,保持内心的平和吧。

人们对信息的感觉阈值变化

感觉阈值,就是能够让人体有感觉的阈的数值。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从刚好能引发人体的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人体的感觉刺激的范围的数值(对人体的刺激过大或过小,都无法让人体产生感觉)。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宽容。人们每天都处在各种刺激的环境中,媒体、社交网络想方设法地用别致的言语、尖锐的观点刺激着我们的生活,就以公众号为例,越来越多的公众号、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对信息刺激的感觉阈值被逐渐拉大。说得直白一些,信息内容只能不停“秀下限”才能刺激到大众的神经,吸引到更多人。

信息成瘾

由于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注意力难以集中,也变得难以静下心来思考、专研。如果你心中有一个疑惑,你只需要打开搜索引擎,就能搜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获取到许多”二手知识“,却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膨胀的信息,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害怕自己没有浏览完所有选项,错失了潜在有价值的信息。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提出了“信息成瘾”的概念。他指出,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

“信息成瘾”多发于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具体症状是,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看报纸、杂志上,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单位出现网络堵塞、电视断电、电子读物无法打开等现象,就会感觉极其不适应,变得焦虑不安、心情浮躁,总担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闻,害怕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

没有目标与判断力容易陷入焦虑


如果在阅读信息时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就能够锁定查阅的范围。如果没有明确的查阅目标,我们就会无限地浏览信息,查到任何时候都不够,心理上也得不到获得所需信息后的成就感,只有不停地查下去。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不断重复同一行为,使大脑内部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信息成瘾”。

也有小部分成瘾者浏览信息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他们的工作比较清闲,对于事业没有追求,只有在不停浏览信息的时候,他们才感觉自己是充实的,一旦停下来,他们就不知道干什么才好,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爆炸的信息当中且不说虚假和重复的有多少,真正符合你自己需要和兴趣的并不多,只有明确自己涉猎信息的目标并保持判断力,才可能免于焦虑。

回归经典,帮助身心成长


朋友圈、微博上的信息或许可以称得上有趣、与时俱进,但它却不像那些经典读物一样可以帮助你深入别人的内心。有研究指出,那些高雅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促进人们理解他人思维、情感以及行为动机的能力。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DavidKidd,从俄罗斯文学转到社会心理学,现正在纽约的一所大学攻读Ph.D.学位。基于小说的二元分类理论,David说:“当我们阅读一本惊险刺激但结果一目了然的畅销书时,这本书或许可以吸引我们的眼球并带我们进行一次如同过山车的旅行。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似乎经历的是同样的事情。与此相反,经典文学则给予读者一种责任感。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内中充满着扑朔迷离的动机。同样地,经典小说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方法告诉我们怎样去理解这个故事或者谁值得信任。”或许,这就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魅力之所在。

阅读过程赐予我们共情(empathy)的能力。共情指的是一种能够理解并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实验证据显示,渴望阅读者或对经典小说十分熟悉的人在共情实验中比其他人表现出了更高的共情能力。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对读到的内容进行思考、反映与理解,同时提高了直觉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然而,提起阅读,我们总是忘不了那句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每个人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从而也导致该文学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冲击着人的心灵。或许有人从故事中得到了伦理与道德的共鸣,或许有人在品读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弥补了心灵的些微空缺,或许有人只是享受这个阅读的过程。

回归经典,就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在信息的海洋里用自己的思考和专研获得知识,这样才能真正避免焦虑,达到内心的平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