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到自己的孩子,很“自私”、特别不爱与别人分享。她说孩子有时明明已经把玩具送给了别人,却很快又要了回来;吃东西时也不管别人,都按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更不愿意分享给父母或者别的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争抢起玩具来谁也不让。
如今,许多家长都“倾尽全力”想要培养孩子学会分享,遇到有时孩子不愿分享的情况,家长甚至时常会做出强行逼迫孩子分享的行为,如拿走孩子的玩具送给其他的小朋友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违背孩子本意的分享,会在无形之中伤害到儿童幼小的心灵,严重的甚至会危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可能造成孩子在成年后畸形的金钱观、价值观以及损害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就从孩子的分享教育出发,聊聊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事。
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分享意识不到位
其实,我们不能指望一两岁的孩子会自觉分享,或者理解什么是分享。教孩子分享,也不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这么简单。分享是关爱(Sharingiscaring),是一种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它与人的社会认知发展是相关的。
幼儿“不愿分享”是一种即普遍又正常的表现,特别是孩子0-3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Egocentrism)。
在3到4岁时,自我意识从萌芽到发展,虽然他们能够开始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但是要他们懂得分享也是很困难的。
4岁以后,孩子能够理解什么是分享,经过成人的指点,也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
不过,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期间会出现各种“伪分享”(分享的时候会以交换为条件,只是渴望得到成人的表扬),父母对孩子的分享行为要求尽量不要太高,特别是不要随便评价他们,说他们小气或不懂事,这对孩子培养分享的意识和行为没有益处。
被迫分享的伤害
孩子真正被侵犯的是边界(Boundary),幼儿需要在自主选择、自我控制的领域和事务中,区分出自我与他人的边界,并且获得自我力量感和自主感,达到自我的认同。孩子年龄还小得时候,被送走心爱的东西根本没有力量反抗。被抢走心爱的东西或许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尊重,自己能力不足,心灵受到伤害。在成年之后也会因为这些伤害,可能造成更多的心理问题。
父母如何做?
1、在生活中,父母或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因为观察和模仿是孩子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父母把好吃的、好玩的分给孩子,孩子都看在眼里,很多时候也乐意模仿。
2、父母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你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并且尊重他们对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东西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东西做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步明白什么是主动的分享。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玩和物品,不要强行让他们分享,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如果他们自己决定不分享,那就听他们的。同样的道理,别人的东西,因为所有权是别人的,不能随便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
3、不要随意逗孩子,因为这会使得分享意识被误导。有的成人提出要分享孩子的东西,如果孩子不答应,成人就佯装争抢,孩子吓着了,以后更不愿意与人分享;如果孩子答应,有的成人又不回馈分享了,而是“独享”了孩子的心爱物,结果孩子哭了,成人就乐了:“看看,小气吧,还是不愿意吧,我是逗你的,不要了,还给你。”孩子可能会误以为分享只是一个游戏而已,从而产生许多错误观念。
爸爸妈妈们及时注意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发展分享、同情、规则、助人、合作、友爱等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