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焦虑对成绩的影响
要想去一个好学校,首先要有成绩作保证。即便考前做了最充分的准备,有些孩子在大考时,仍会失常发挥,马失前蹄,功亏一篑,让人叹息。这是怎么啦?
通常意义上,大家会说这孩子心理素质不好,这只解释了一个表面现象。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成功度过中考的比比皆时,而平时没出什么问题却栽在中考这种关键性考试上的孩子也不少见。
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在考试中焦虑情绪超过了承受限度,导致发挥失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考试焦虑所导致的不良结果。
武汉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曾做一份调查,发现中考考生把自己考试结果归因为七个方面:
自身心理因素(如自信心问题、心理素质问题、过度紧张和压力感等)
自身生理因素(如考前生病、睡眠质量差等)
自身知识掌握因素(如知识点遗忘、知识储备不够、准备不足等)
自身考试技能因素(如时间控制、审题答题技巧、做题顺序等)
考场客观因素(如考场陌生、监考教师过度关注等)
意外因素(如堵车迟到、家庭出现突发状况等)
运气因素(如命中注定、蒙对很多题目等)
出现率最高的归因是自身心理因素,有55.8%的考生将其列为自己中考发挥得好或不好的第一要因。
这里所说的心理因素整合在一起,就是考试焦虑的心理学范畴。
2、考试焦虑如何影响成绩发挥?
我们先看看考试焦虑是如何影响成绩发挥的,再看如何去调整。
首先,适度焦虑不仅不会影响成绩,相反会让考生排除干扰,专注于当前的答题任务,有利于取得好的成绩。
但是,当焦虑水平超过一定值时,考生通过调整都无法回到考题当中,那就麻烦了。可能家长在某些场合经历过类似的焦虑状态,就是脑子一片空白,怎么样都想不起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考试是一种个人动作,焦虑状态可能不那么显性地呈现。但高度考试焦虑状态,的确会影响成绩的发挥。
高焦虑状态下,会出现高的唤醒,也就是莫名的紧张害怕。
高唤醒状态下对于处理简单任务,或许有帮助,而对于中考这种复杂的认知任务,只会加重答题的错误率。这是个什么逻辑呢?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高压下,对于简单任务,脑子里只有一根弦,我要快速完成任务,从而启动全身资源去应对,往往能快速正确地完成任务。
而对于复杂的认知任务,由于面临大量未知,脑子里就会时不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我完不成怎么办?不由自主地就会关心自己做不好的事情,结果提取信息就会发生偏差,加重答题的错误率。
在这种状态下,分散了本该集中在答题上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答题水平。
3、如何克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
考试焦虑这个怪异虎,到底离你家孩子有远呢?
前段时间有一份调查报告,发现超过80%的中考生有明显焦虑感,其中低度焦虑13.9%,中度焦虑49.2%,高度焦虑36.9%。可见,考试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那如何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在考试中完美发挥呢?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孩子焦虑的来源,才好有的放失。
我们调查发现,中考生的焦虑主要来于下面几方面:担心注意力难于集中(77.6%),对考试信心不足77.1%),认为中考太重要(93%),怕考不好父母失望(90.4%)。
不难发现,父母给了孩子极大压力。其实孩子都具备自我发展的需求,这份需求也是一份压力,这种自我发展需求下的压力属于健康的压力,可以引起适度焦虑,能很好地应对考试。
但现实情况却是,孩子接受到更多来源于社会、家长的压力,而社会的压力往往也是通过家庭在传递。所以说克服孩子焦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家长不要传递不恰当或过重的压力给孩子。
如何做呢?这会牵涉很多方面。
落实到目前阶段,做家长的要特别注意两类行为.
第一类行为,我相信大部分家长朋友们很少做了,比如说片面强调学业的重要性,限制孩子参与其他活动;不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甚至直接批评、指责孩子。
第二类行为,大考之前,家长不一小就会触及的雷区,比如说小心翼翼,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大步走路;对孩子关怀备至,一切生活问题全由家长包承包;暂停工作全面迎考……这些看似帮助孩子的行为,却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对此,我特别想提醒家长朋友们,此时的无为就是最大作为。你们平时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孩子们已习惯你们的样子,不用再费心去考虑你们怎么样啦。但是一旦你的行为发生变化,孩子就会去推测,相反不利于孩子心态的稳定。
当然我也不是说家长的不良行为可以忽视,不良的行为还是要去避免的。其他的教子方式需要调整的,我们可以慢慢来,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大行动。
其次,从焦虑起作用的方式说说如何降低焦虑水平。
1.如何降低“唤起水平”?
第一,学业基本功。知识越牢固,越不容焦虑,且知识越熟练,越能将复杂任务变成简单任务,这样即便是处于唤醒状态,也可以用处理简单任务的模式避免错答率。
第二,心理基本功。平时越放松,考试时越不容易唤起焦虑水平。家长平时要督促孩子劳逸结合,作息规律,适当的运动,最好能继续保持一两个兴趣爱好。
2.如何集中注意力作答?
第一,强化考试技巧,见招拆招,这样就不会消耗过多注意力资源。
第二,要增强考试信心,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开始怀疑自己,启动分心的扳机。
总的来说,家长要给孩子力量,要从心里相信你的孩子,并将这种信心传递给孩子。我所说的相信,是指你要相信孩子以后在什么领域都会有出息,认可他身上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相信会考好。就算你是关注中考,也只有通过方式迂回救国,达到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