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诊断 > 心理在于实用,而非神圣

心理在于实用,而非神圣

2018-08-18 来源:一致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再比如我们常提到的感觉与想法。简化的说,每一个感觉里都包含着一个想法。很多时候,由于感觉具有一种混沌的不可名状的模糊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识别这种感觉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当这个感觉出了问题,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时,花时间去分析它是很有必要的。

前几日,媒体曝出一个叫「创造丰盛」的培训机构,利用心理学,成功学等进行精神控制,大肆敛财的报道。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敬畏,并极易对未知的事物产生两种极端看法,或者完全排斥,或者完全崇拜。

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科学,虽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国内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心理学依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人们对研究心理学的人,又不自觉的赋予了过多的,甚至超越心理学范畴的期待。

最常见的就是:希望通过心理学而不是生活本身,直接获得幸福。

这就像人们经常去寺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人生幸福美满等等一样,都是求错了对象。人们偏执的希望越过繁琐的日常生活,然后突然间拥有一个从天而降的幸福。

心理学只是一门科学。科学与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去神圣化:把混沌的清晰化,把复杂的简单化,把神秘的正常化。总之,越具体,越明确,越不神圣,越能说明这是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心理学也只有褪去神秘的斗篷后,我们才会逐渐消除对其形式的迷恋,进而真正专注于其内容,实实在在的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

心理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它确实能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是这种改善是有特定背景的,有针对性的,并非是无所不能的「神」和「宇宙能量」。

比如,研究人的内心,需要静,慢,回顾。在的心理学文献中,经常会看到这些词:觉察,当下,正念等等。其目的就是把我们本来正常的心理活动节奏,通过意识上的关注,像放慢镜头一样的让节奏慢下来。然后分析一下发生了什么,并试着找到心结,化解我们心理上的疑惑。这样做,对了解我们的内心是很有帮助,也很有效果的。但是这种思考方式的适用范围是很有限的,也有着特定的背景的。它主要针对人们在心理上遇到困惑或障碍了,就必须调慢节奏,来分析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

就像一辆车出了故障,或者说怀疑出了故障,我们才需要停车检查一番。相反如果车没有问题,还要不停的下车检查,那不仅会严重影响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恐怕对车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再比如我们常提到的感觉与想法。简化的说,每一个感觉里都包含着一个想法。很多时候,由于感觉具有一种混沌的不可名状的模糊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识别这种感觉背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当这个感觉出了问题,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时,花时间去分析它是很有必要的。

但感觉的模糊性并非是一件坏事,相反,它是帮助我们适应外在生活的一把利器。人是一种有时间属性的生物,对节奏的把握,对外面世界反应速度的快慢,也是影响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做同样的一件事,反应快的人更容易在竞争中获胜。为什么有的人反应那么快?因为他们更多的在依靠感觉而非思考来行动。感觉是怎么形成的?它是在我们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它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同类事件,不用思考即可做出反应,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当然,感觉有可能是适应性的,也有可能是不适应性的,也有可能原来是适应性的但现在变的不适应了。

用心理学的思维去体验生活,并不是要拆所有的感觉,更不是对所有的事情进行心理分析。相反,我们只拆解那些不适应性的感觉,在穿透各种情绪和情感的阻抗后,找出里面真正的想法,然后像更新程序一样,把不适应性的想法观念置换成适应性的,从而帮助来访者建立更好更健康的的心理功能。

心理学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内心痛苦,也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很多未曾体验过的积极情绪。但是,不论这种感觉多美好,它也不能替代生活本身,任何科学都不能替代生活本身。

拥有丰盛的心灵,找到幸福的生活,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有力的翅膀,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去生活,去工作。通往幸福的生活,任何捷径,都是迷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