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欢喜、奖励与赞赏。”
但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波澜后,往往会变成严苛、冷眼的人,
在我们的内心形成许多的标准,并以这些标准来评价另一个人的标准。
这些标准用来衡量身心成熟的大人,有时都感到难以负荷,何况是对一个稚嫩的孩子呢?
北京某幼儿园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发现年纪小的孩子相比年纪大的孩子更加愿意与妈妈亲近,更听妈妈的话。
而在年纪大的孩子之中,与妈妈亲近的孩子成绩更好,更懂事。
专家表示,和妈妈亲近的孩子会更懂事,学习能力更强。
所以想要教出一个好孩子,妈妈要多和孩子亲近。
但为什么年纪越大的孩子越不与妈妈亲近呢?
因为年幼的孩子自我认知低,所以妈妈说什么,孩子都愿意听妈妈的。
而年纪大的孩子自我认知度高,对于世界有自己的看法,
更需要家长用技巧和孩子聊天。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和家长有了隔阂
专家表示,中国的家长都太大人。
国外的家长与孩子相处重在与孩子打成一片,
而国内的家长习惯性的担当着大人的身份。
因为爸爸妈妈是大人,所以爸爸妈妈在聊天时会习惯性的从聊天变成教育。
孩子上初中之后,妈妈接孩子下课,都会问孩子今天过得怎么样?
孩子回答学到很多新知识,教到很多新朋友。
这个时候妈妈与孩子还处于日常的聊天之中。
但很多妈妈会习惯性的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与成绩好的孩子交朋友。
这个时候妈妈的回答就开始站在了大人的角度与孩子对话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感就产生了。
对孩子,勿忘初心,方能有爱。
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长紧张地在病房外面等待,那时不知道会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于是他们双手合十向菩萨祈求:“只要给我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就好了。”
好不容易等到护士从里面把孩子抱出来给我看,她先把正面给大家看,说:“你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有了。”然后她把孩子转过来给大家看背面,说:“屁股,屁眼也都有了,一切正常,母子平安。”
当时我们充满感恩的心,我们是多么幸运呀!生了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
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也就是我们对孩子的“初心”。
可惜的是,等孩子长大了,
万一功课不如人,我们就在心里对孩子生起不满意的心。
如果不幸你的孩子又进入“差班”,我们就感到无望,甚至舍弃了对孩子深刻的爱,等到孩子几年考不上大学,游手好闲的时候,
简直是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恨不得孩子在我们眼前消失。
到了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孩子刚诞生时那种欢喜的“初心”了。
其实,只要一个孩子有善良的心,那么功课差一点又有什么要紧呢?
我们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上好的孩子呢?
孩子是如此,我们的人生不也一样吗?
遇到最坏的情况,那也不坏,因为从今天起再也不会比这更坏了,只会再好起来。
我们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也是我们镜中的影像,
我们互为镜子,互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