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心理障碍 > “叛逆”是病吗?

“叛逆”是病吗?

2018-08-13 来源:一致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是一场漫长的长跑,而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

在这重重障碍中,叛逆期也许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关于叛逆期的定义: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

孩子无端对老师的教育表现出一种不信任,不认同;

同时,开始非常在乎个人的自尊心或面子,有时还会故意在课堂上与老师当众抬杠;在家和学校,都表现的我行我素,大人不准他做什么,他偏要尝试去做什么……;变得不爱说话,脾气暴躁古怪;叛逆行为增多……

经科学研究表明,90%左右的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叛逆是青春期正常的表现。

①决定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典型的特色,就是抗逆父母亲,有自己的主见,不听话。

事实上,当孩子的身体成长到某一个阶段,他的荷尔蒙有变化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所谓的成人感。

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逆反,家长不要急于否定。

青春期是训练孩子准备成为大人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从小事开始练习做决定。

要让孩子知道知道做每一个决定都会有一个后果。

他要从这个后果知道哪些决定是他将来成熟的时候他该做的,哪些决定是他不该做的。

例如孩子穿着短裤短袖,可是天很冷。其实没有关系,天冷不要紧,只要不危及到他的生命,他出去感冒,这是他自己的决定。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急着去否定和纠正,不妨放他这样试一次。

②隐私

为了解子女,有些妈妈常忍不住偷看子女的日记,看了又担心,担心就忍不住去问,问了就穿帮,亲子关系因此破裂,得不偿失。

曾有个女孩提到,母亲送她最好的礼物,就是尊重她的隐私权。

事实上,父母尊重及相信孩子,青少年会很感激并记在心中,所以千万不要偷看他们的信件或日记。

或许父母会想: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看看会怎样?

但孩子的想法是:即使我没有干坏事,我也希望自己能不受干扰,拥有一片自由不受监视的天空。

维持良好关系比问清楚每日行踪细节更重要。

“其实建立好关系,他们什么都肯跟你说。”

所以面对孩子青春期时,父母应关心“何让亲子关系不要断掉”,

而不是“你做了哪些行为?”

当孩子沉迷电玩时,只是一味地不准他上网,或扣除零用钱,不让他到外面上网,就是指关心他的“行为”,但如果父母可以问孩子,沉迷是什么样的心情?

为什么喜欢电玩?电玩难吗?你是在逃避什么事情吗?我可以协助你吗?

此类的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窝心,了解父母是真的想帮助他解决问题。

③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就是——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

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

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

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

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

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此时,若处理不当,孩子极有可能做错事,故而大人一定要正确引导。

④危害

青春期叛逆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其危害是巨大的。

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

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

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叛逆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

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

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案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叛逆的本质,要从“叛逆期”这个名词的来历说起。

其实,“叛逆期”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现,给爸妈带来的困惑,从而引发了焦虑、失望和无奈的情绪,最后爸妈们对此下了一个定义:“叛逆期”。

也就是说“叛逆期”是以爸妈为中心下的定义,而不是孩子。

当我们定义“叛逆期”的时候,我们都潜意识地下了另一个判断:“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不合理的”。但其实,所谓的“不合理”,是因为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而这个时候,他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这正是孩子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此刻他是最容易受影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