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多多在外边玩的时候不小心把裤子弄湿了,不想穿着湿的裤子又不舍得回家,就很纠结地哭了。旁边的大妈大爷很热情地过来哄:男子汉不哭,这有什么好哭的
面对孩子的哭,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像大妈大爷一样:如何让孩子不哭。
但是这样粗暴地把情绪压制住,就让孩子错失了体验情绪的经验,消弱对情绪的感知能力,而积压在体内的情绪也可能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打人、摔东西等更为激烈的行为。
情绪感知能力是情商的基础,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人让人感觉很舒服,说话总是能说到你心坎里。也有一些人没眼力劲,别人伤心难过,他还一个劲地说着自己开心的事。这其实就是情绪感知能力的差异。
那么面对孩子哭闹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在我们的心里要去接受这样的行为,只有我们接受了,我们才会有耐心去引导孩子。
在还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年龄,孩子面对生气、伤心、难过、嫉妒、不舍之类他们也分不清说不明的情绪的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就是哭,哭只是他们对心里感受的一种表达。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哭是对负面情绪的表达,但这不是”坏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让情绪宣泄出来
多多有好几次大哭中突然停下来自己拿纸擦了擦眼泪然后就好了。
一次是给他做了个楼梯床,但是爸爸在设计的时候没给他加直梯,而当消防员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消防员的床怎么能少了直梯呢?收到货的时候那个痛哭流涕,但是哭到高潮的时候他突然自己停了。所以很多时候孩子把心里的情绪宣泄出来以后就好了。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哭就本能地想去制止:这有什么好哭的,这有什么好怕的,你不哭一会给你买xx吃。成人主观的评判、批评和制止会让孩子觉得哭是不好的,而产生压制和回避的心理,也会削弱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感知。
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批评、制止,不要试图让他从情绪中转移出来。
下边这个小宝贝真是太可爱了,因为不愿意刷牙,一提刷牙就哭,结果哭了几声,情绪发泄完了就乖乖地去刷牙了。
哭吧,哭吧,哭出来舒服一点
认可接纳孩子的情绪
给情绪贴上标签
先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当孩子哭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第二个问题:
孩子想吃冰激凌,但是太晚了,孩子伤心地哭了,你会怎么做?
这是我参加一个活动的一个小测验
当不面对具体事情时,父母会想到很多很好的安慰情绪的方法:抱抱、安抚、拍拍背。
一当面对具体事情的时候,大部分父母就都集中在事件本身:各种讲道理
这是我们经常进入的误区:把情绪和事件混为一谈,试图通过处理事情来安抚情绪。
所以我们要记住我们要解决的是情绪,要感同身受地去倾听,用安慰性的话语、不带任何批评地去回应听到的一切,帮助孩子标注自己的情绪。
周末想带多多去其他小区的一个比较幽静的广场玩滑梯,结果路痴妈妈怎么也找不到,更郁闷的事这家伙去过一次,知道走的路不对劲,死活不肯再走了,也不肯回去,就是哭着要去玩滑梯。
我就搂着他:妈妈也觉得这条路不对,你想去以前我们路过的那个广场,人也不多,还有弯弯的滑梯,觉得可好玩了是吧,可是妈妈找不到路你就很难过是不是?妈妈问问爸爸看知道不知道。
后来打电话找爸爸帮忙,找邻居帮忙,也没找到。小家伙又闹了会儿脾气,我就这样搂着他陪着他。
不一会他自己说:那下次爸爸有空的时候叫爸爸一起来。
有妈妈可能要问,我共情了,可是孩子还哭怎么办?
我只能说我们大人真是太功利了,想想我们要是考试考不好,丢了心爱的东西,心情能一下子好起来吗?
共情是让孩子知道,在他感觉糟糕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关心,当他感觉乱成一团的时候有爸爸妈妈和你共度难关,在接纳和认可中他体验了自己的整个情绪,而父母安慰他的方式也会被他习得用来安慰别人。
让情绪表达更有效
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等于接纳孩子的行为。没有规则和要求的自由就是放纵。我们要指引孩子用更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消极情绪。
比如一个孩子希望拿回自己的玩具而打人,我们要让他明白自己的情绪没有问题,但是行为出了问题,同时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好想玩自己的玩具是不是,你看哥哥没给你你有点生气是不是?你可以直接跟哥哥说:哥哥我想自己玩,你还给我好吗?但是你刚才打人了,这样不对,一会跟哥哥说对不起,然后跟哥哥说你自己也想玩。
还比如孩子看完一集动画片还想看一集,我们需要温柔而坚定。我们需要在他情绪没那么激烈的时候抱抱他,搂一搂,贴贴脸蛋,亲一亲,但是立场一定要坚定,约定好的一定要遵守,即使他一直哭。
如果中途妥协,那么之前都白哭了,而且孩子会把哭当成武器时不时地威胁你。
回顾刚才发生的事情
当孩子的心情恢复平静了,需要对刚才的事情复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情绪变化的过程。
你可以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觉得是什么让你伤心,生气,难过?
你也可以试探性地介入一些自己地想法,引导孩子找出这种感受产生的缘由。
孩子就会逐渐明白,为什么那么难受,这样孩子就能在摸索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恢复平静的模式。
平时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多多是个急性子,经常事情刚刚说,就希望实现。比如刚刚说要喝奶,下一秒就着急,怎么还没来,我等不及了。
所以我经常扮演他的角色,他当妈妈,我假装着急:我要喝奶,怎么还没来,我等不及了。他自己就会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