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龄大了,有的反而越来越像孩子一样。其实,小孩子和老小孩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每一天都在收获,而老小孩每一天都在失去,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尤为如此!那是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我们能做的是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耐心……
9月21日,是第24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自阿尔茨海默病被首次报告以来,这一个多世纪内,患病人数急剧攀升,全球每年新增病例多达770万例,我国每7秒就有一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为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我们力所能及的,
就是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这个病症,
它不是玩笑话中的“老年痴呆”,
更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的绝症,
它真实地存在在很多家庭中。」
是谁动了他们脑中的“橡皮擦”?
在美国一项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老年人最怕患上哪些疾病”中,回答最怕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或其它痴呆症”的比例最高,达35%。害怕原因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我会忘记我的亲人、我会成为家庭的负担、我将不能照顾自己。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们是一群被禁锢在记忆中的人。亲人的离世是死别,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面对的是最残忍的“生离”。他们依然有生命,但他们的理性和情感却像退潮一般慢慢远离家人。
在疾病面前,任何人都难以幸免。被称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她女儿讲,撒切尔夫人几乎从不读书看报,因为她几乎看了下句就忘了上句,有时候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读完就忘了开头。
除了记忆力丧失外,老人们还可能经常打架摔物、撒娇胡闹、四处游荡和儿女闹脾气。有人这样形容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子女:“那些子女,他们最怕的不是老人过世的那一刻,而是有一天父母转过头来问他们‘你是谁’的那一刻。那意味着他们之间几十年的联系都清零了。”
歌手蔡国庆在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说:“其实有的时候我想,宁愿我妈妈患其他的病。未来的日子她不能跟你分享,这是让人觉得最难过的。”
“四不”症状识别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及社会功能下降。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归纳为“四不”:
一是“记不住事”。尤其是最近刚发生的事,今天早晨吃的什么饭,刚才做了什么事情,转眼就忘记了;但多年前的事还能想起来,多大年龄结婚,什么时候退休都记得清清楚楚;
二是“算不清数”。如买菜算不清账,多给钱或少给钱;
三是“认不得路”。独自外出可能回不了家,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方;
四是“说不清话”。一件很简单的事她啰里啰嗦就是说不明白。
这个时期也是最有治疗价值的时期。但很多家属都认为患者是“老糊涂了”,未能及时就诊,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治疗之困:对病症认知程度低
尽管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加,但中国如今尚未进入该病的爆发阶段,所以很多家庭还没有对这个病症做好准备。即使接受了家里有患者的事实,有的家庭还存有“治不治都一样”的错误观念,阻碍了坚持治疗的行为。
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延迟诊断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耻感文化。即使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患者家属,也不愿公开自己家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件事。患者本人在头脑尚清醒时也难以接受自己将变得痴呆的事实。蔡国庆就曾在节目中坦承:“我也跟别人一样,很羞于说自己的妈妈痴呆了。”
尽管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没有可以根治的药物,但如果病人能够接受早期诊断,坚持长期服用合适的药物,再加上良好的护理,是可以延缓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也能极大地减轻家属的负担。
反之,如果没有积极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用不了三五年就会从最初轻度的记忆减退,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完全失忆,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卧床褥疮,最终多因感染而死亡。
他们没“痴呆”,
只是回归孩子的状态。
对患病父母,请像当年他们照顾我们一样,以最大耐心关爱!
不要等到世界上最爱你的那个人
走了,忘了
才明白陪伴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