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斯蒂芬妮·斯蒂尔认为,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成年行为有很重要的影响。
童年时期,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那么,在成年以后,ta就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缺失的东西。
那么,具体是如何影响的呢?今天实用菌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斯蒂尔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太懂事的孩子,会经历更多的迷茫
懂事的孩子,或者乖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心理需求放在一边,先去满足别人。
比如经常被父母忽视或呵斥的孩子,会倾其所有地讨父母的欢心,满足父母的各种愿望,以便让父母满意,或者至少不会受到惩罚。为了更好的适应父母的要求,孩子会压抑自己与父母要求相悖的愿望和感受,变的乖巧听话。
懂事的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怎样处理愤怒的情绪。
愤怒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我们的底线和坚持。孩子不懂得愤怒,就会逐渐丧失对自我的主导。Ta会形成这样的内心信念:
我不能反抗
我不可以生气
我必须自我适应
我不可以有自己的意愿
等等
由于这种信念的影响,他们一旦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比如和小伙伴或同学相处时,一旦受到品行不好的人欺负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即使成年以后,他们也会习惯性的把别人当成主导,认为别人的需要比自己更重要。他们会是很好的执行者,努力去实现别人的意志,但是一旦需考虑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变的很迷茫。
只有当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这种信念,并学会表达愤怒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和身边的人平等相处。
信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会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如果一个小孩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那么这个孩子便会养成这样的信念:
我是受欢迎的
大家都很爱我
我很重要
等等
这些信念会让ta内心的小孩变的强大。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冷酷拒绝的,那么孩子也会产生负面的信念,比如:
我不受欢迎
我是个负担
我不值得别人的爱
等等
尽管信念产生于一个人的童年,但是它们会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并会变成我们成人阶段的心理模式,对我们的认知、感受、思考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信念就相当于心理上的操作系统,也许它听上去简单易懂,却凭借自己无穷的力量在无声无息的影响着我们。信念就像一副眼镜,它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在看清现实,还是在扭曲现实。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内心的消极信念,不仅仅产生于父母的忽视和冷漠,也可能产生于过度保护。
那些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会给他们的孩子留下这样的信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不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
这种信念会让他们高估自身的意义和重要性,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事情没有按照他们所想的去发展,他们就会非常伤心和愤怒。
一个孩子受溺爱的程度太高,ta对悲伤的容忍度会比较低,无法忍受哪怕是程度很低的沮丧,缺乏适应能力。他们的信念可能是:
我很重要
我一直深受欢迎
我想要的都能得到
我应该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我比其他人都强
等等
这些信念会导致他们在长大以后出现适应性障碍。他们经常会得罪身边的人而不自知,当他们喜欢一样东西但遭到拒绝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绝望,因为他们不习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足够幸运,他们也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一旦失败,他们脆弱的挫折承受力决定了他们难以承受这种结果。
虽然我们的童年生活,或者精神分析眼中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年以后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澄清一点的是:探讨这些,并不是要否定父母的心血,把自己身上的问题责任归结到养育我们的父母身上,而是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的负面信念,然后担负起自己人生的责任,调整自己,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成长。而且,在实用菌看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人活着的最大价值也不是为了去变的完美。生活的意义更多是在体验,体验我们所经历的喜怒哀惧。
或许换一个不同的成长环境,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会有所改变,但我们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快乐就是快乐,痛苦就是痛苦。《欢乐颂》里,樊胜美买不起房子的痛苦,和曲筱绡因父母要离婚失去家的痛苦相比,并没有什么大小的区别。
我们之所以要去探索自己的心理成长轨迹,也不是要让自己变的完美,而是让自己从旧的信念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让自己能够体验的更多,人生的体验更完整,而不是一直过着重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