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里面最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发现你真正喜欢做的事。”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在选择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个问题上,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是选择收入和条件更好一些的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
从本意上说,大家都想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但让人纠结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往往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比如福利待遇相对不足,或者发展前景不够明朗。
于是,我们经常陷入这样的内心冲突中:选择各方面条件更好的,不甘心;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又没有安全感。所以,到底该怎么办?
关于这点,实用菌想分享的一个判断事情对与错的小方法是:
对的事,往往刚开始不容易,但是越往后做起来越容易;
错的事,往往刚开始比较容易,但是越往后做起来越难。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选择的话,显然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是对的事。至于原因,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真正喜欢的意思是:发自本心的喜欢,并能够长久的坚持,在感性上始终保持热爱,在行为上能化成习惯。
做真正喜欢的事对我们的影响
有时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似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往往是表面的。在这些风险和不确定的背后,也隐藏了很多对我们的长久发展极为有利的因素。
它会给我们事业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有一种“自主性功能”,那就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它处于动机的最深水平,可以自发的去驱动着人们去探索和行动。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工作室容易的,不管这个工作是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但不同的是,面对一件你内心并不喜欢的工作,你会觉得这种压力是一种煎熬,而当面对的是你喜欢的工作时,你会觉得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坚持。
客观的说,我们都愿意去付出,去承受一些东西,只要在心理上认为是值得的。而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对我们的付出最好的寄托,所以我们就会更愿意去坚持。
做真正喜欢的事情,时间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时间越久你就会越自在。相反,当我们做的是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时间越久就越觉得是泥潭。
它决定了我们成就的上限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注定都会有独特的性格和气质;受家庭和成长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认知和信念。
这些共同决定了,在某些方面我们会更擅长,而在另一些方面,我们存在着不足。
在职场这种情境中,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并不是你少犯了多少错误,而是你能否把自己优势发挥到极致。
只有我们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才有可能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面对真正热爱的事情,我们会很容易变的专注和投入,并比其他人更多的进入到心流的状态。所谓心流,就是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达到的那种忘我的愉快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仅效率很高,创造性的灵感也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这种体验的不断累积会使我们的能力和优势不断增加,最终成为别人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它可以满足我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你获得了银牌,你总会被遗忘;如果赢了金牌,你会成为典范。”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所有的需要层次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即使满足了安全感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但如果没有达到自我实现,依然会感觉焦虑、不安、甚至是受挫。
不可否认,即使我们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也有可能把它做的很优秀。但是这种优秀是建立在外在的成就基础上的,我们的内心并没有被触动,因而缺少了一种真正的满足感。
当我们所做的是别人认同的价值时,即使再好也不过是迎合别人;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才是真正的在做自己,为自己而活。
最后,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呢?
我们会喜欢很多种工作,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的喜欢。这里我们需要区分开两个概念:表面的喜欢和真正的喜欢。
表面的喜欢更多是源于当下的身体上的舒适和不累,比如之前人们常说的钱多活少离家近。这样的工作我们之所以喜欢,并不是它能带给我们多少内心的成就,而是因为它缓解了我们无法应对压力时产生的畏惧和焦虑。
如果有一份工作,从事之初能带给你短暂的快乐,但之后就陷入长久的空虚和无聊之中,那么这种表面喜欢的工作是你需要远离的。
真正的喜欢则源于内心的归属,即使没有最终成就上的刺激,在从事的过程中就能找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并且,当我们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能体验到自己的潜能不断的被挖掘,内心也一点点的变得舒展,得到成长。
如果有一份工作,你做的时候充满活力,并且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那么这个工作无疑就是你真正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