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别把所有事想的太美好

别把所有事想的太美好

2018-07-23 来源:南工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一旦我们遇事只能想到它会带给我们什么,而不去思考为了这个我们会牺牲什么,并由此推出我们该怎么做去避免,防止它的伤害。那么,我想,我们永远都无法长大。

莫名心慌……

这个世界在我眼里还是太美好了,我们的眼睛好像只能看见光明的地方,从不见那些充斥着黑暗的国度。

日前,举办一次活动的时候,赶上下雨。霎时,太阳出来了,便以为雨马上也不会再下了。然而,事与愿违。

在生活中,看一件新闻,发生了荒谬的事儿。总觉着,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新闻中的荒谬总不会像警钟一样,在危险来临时敲响!

或许,“乐观”是原罪。

的确,我们都有着乐观看待事物的天性,总是从积极的一端看待我们遇见的事,遇见的人。这样的乐观,小编想,这是最为不成熟的表现,遇事不多思量,只能害人害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愿意把我们所遇到的事情从最好的一面看,在于我们的习惯,塞利格曼称之为“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并且这种倾向性的行为一般在幼时就形成,逐渐养成的一种思维风格。

很多人,其实在家庭的保护下,养成的都是一类乐观的心态,而的确,在主流层面上,这类乐观的心态是被追捧认可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遇事都是往好的方面想,总是没有错的。

我们从好的方面思考事物,不仅仅是因为来源于我们习惯性的思考,还有一定舒适圈的影响。人们习惯待在舒适圈内,习惯性的“乐观”本身就是舒适圈的体现。

舒适圈形容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但是当我们踏出这个圈子的界限的时候,就马上会面对不熟悉的变化与挑战,因而感到不舒适,很自然的想要退回到舒适圈内。

因而,我们产生“乐观”的看法本身并没有错,但这会引发“舒适圈”效应将我们的思维固化,减少我们对遇到困难的准备。

一旦我们遇事只能想到它会带给我们什么,而不去思考为了这个我们会牺牲什么,并由此推出我们该怎么做去避免,防止它的伤害。那么,我想,我们永远都无法长大。

办活动可能会下雨,不要想太多不会下雨,而是怎么去未雨绸缪。荒谬的新闻触动我们神经的不再是无关痛痒的伤感,而是设身处地的设想,真正遇到这样的事,自己该怎么做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