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自体心理学:解读“分裂的自我”

自体心理学:解读“分裂的自我”

2018-07-04 来源:曦雯心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相反,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多的被迫顺从外界环境,那么患者会发展出一个身体化的假自我,而真实的需求,也就是内自我会被压抑。

英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莱恩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病人之间的转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从阐述人的存在感这个角度出发,首先描述了一类异常人群,这一类人群是有着存在性不安的人群,而造成这种不安的来源则是由于“心――身”分离的感受,这是一个从现象学上推出的结论。

在莱恩的理论中,他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一种假自我的状态,他描述了假自我的产生,临床表现,以及这样的人群是怎样的与现实的环境脱节,最终到达了一种疯狂的境况中。莱恩的理论并没有成为目前理解人精神病人和重症人格问题的主流理论,但是他对这种假自我现象的描述与许多同时期的理论家有着共通的地方,而且存在主义的观点也对精神疾病的形成提供了又一条广阔的通路,对临床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第一次读到这一本书是在六年以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觉得是打开了对精神病人理解的一扇窗户,但许多的部分还不是特别的明白。又把它拿出来看是因为本人最近醉心于探究人类发展周期中“分离――个体化”这一个时期的病理过程。这种探究是从对温妮科特的理论探究开始的,温妮科特最大的贡献在于形象地阐述了婴儿从完全的全能感过渡到有现实检验能力的过程,他十分强调象征的意义,过渡性客体实际上就是一个有着特殊象征意义的象征物。在这里,他详述了婴儿正常发展的过程,那是要通过一个“婴儿错觉到错觉破灭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有着一些由以后的心理学家们假想出来的心理过程,并且给这些心理过程加上了定义,也就是现在的诸如“全能感,挫折,投射认同”等等的专有名词。

那么病理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妮科特说,如果母亲给到婴儿的挫折,不是足够好的,而是过大的,而且这个挫折超过了婴儿在记忆中由于母亲的镜映留下的片断的温暖影像,那么婴儿就会发展出一个假自体(falseself),而真实的自体将会躲藏在假自体的背后,这个人将缺乏创造性,总是在牺牲自己顺应他人,这样的人会通过使用分离的方式来应对生活。温妮科特对分离的现象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分离出来的自体和真实的自体的关系是平行的,这种假自体对生活是没有益处的,它是没有能量投注到真实的生活中的。

但是带有象征意味的梦境和想象则不同,这些部分对现实是有帮助的,象征是我们在幼年时就使用的一种很好的帮助自己平静情绪的方式。而分离则是一种被迫的支撑。温妮科特对假自我,象征,分离有着大量的临床描述,他甚至观察到了这些现象在儿童,青少年,成人,艺术,宗教等等方面的体现,但是他并没有形成一个理论的系统,所以当我们回头来问问,假自我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它即清楚又模糊,到处可见,又不甚清晰。

莱恩和温妮科特同为Tavistock诊所的成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莱恩有可能是会受到温妮科特的影响的。莱恩对假自我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的出发点不同,温妮科特是来自于临床观察,而莱恩的出发点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这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不过莱恩绝对是个临床学家,据说他会让自己在病房里面和患者一起住上两个月来体会患者的感受!莱恩首先从现象上描述了一类有着存在性不安的人群。“一个人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完整的、在时间上连续的人。作为这样一个人,他可以切身进入社会,和他人和睦相处。世界和他人在他的眼中也同样真实、生动、完整和连续。”这样的人是带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人。这里需要提到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他认为一个实现了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体验:

1、自己是独立的、独特的个体,是可以和别人分离的。

2、个人的需要、动机、反应模式是可以整合一致的,从时间上看,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

3、所设想的自我与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及为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被社会所承认的。

然后还要引入两个和存在主义哲学相关的概念,一个是心身的问题,另外一个是自我意识。关于心身问题: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一个是心理上的,另外一个是从实物中认识的。比如一个人的长相,身高,等等,综合起来让我们认识到他是某某。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心理上的,经典的例子就是青蛙王子的例子。青蛙王子有着青蛙的身体,但是我们并不认为他是一只青蛙,相反,我们通过对他可以说话,他的记忆,他的情感的认定,认为他就是王子,只不过是被魔法变化了外形而已。在这里存在着身体和心理的矛盾。也可以说是缺乏一个在空间的统整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所以青蛙王子是痛苦的,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被一个带着挚爱的吻所解救。另外一个问题,自我意识:莱恩提出自我意识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自己的觉知,比如我自己是谁,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将要去做什么;另外一个部分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的自己,也就是我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是一个怎样的恒常的样子。

综上补充的三个部分可以看出,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一个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人,也就是一个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人,他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统整性被破坏了,所以这样的人不得不发展出心理上的应对机制来对抗外界环境不断带来的冲击。就像青蛙王子一样,只要在他熟悉的环境中,他努力追寻的就是解除他身上的魔法,回到心身合一的状态中。

这个应对机制就是莱恩所提到的假自我系统,而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也就是温妮科特所看到的分离现象造成的一种假自我现象。同期的肯博格,科胡特都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了不同的侧面,并且发展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有看到的相同的部分,也有看到的不同的部分。为什么患者会发展出分离的方式,成为一个面具人;为什么不是分裂的方式,变成一个情绪极端化的BPD患者;为什么不是一个具有脆弱的自体的夸大狂。是什么导致了分化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呢,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来看看莱恩对假自我的论述。“集中营中的囚犯,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他们都看不到出路。唯一的出路是脱离身体,进入自我。这种分离多半会伴随这样的一种想法‘这好像是一场梦,这不是真的。’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正常方式继续各种外部行为。”以上是正常人的分离状态。正常人在环境的逼迫下会陷入到一定时间段的“心――身”分离的状态中。这种分离是对“内自我”的一种保护。而具有假自我系统的人这种状况要严重得多。

正常状态下的自我是身体化的自我,身体化的自我会真实的和外界环境发生接触。

相反,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多的被迫顺从外界环境,那么患者会发展出一个身体化的假自我,而真实的需求,也就是内自我会被压抑。患者不能以真实的自我和外界接触,只能通过假自我和外界接触。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缺乏自我的空间完整性,时间上的连续性,是一种前述的存在性不安的状态。

这里需要做两点区分。

第一,正常的分离状态和假自我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去顺应外界的时候,也就是说,从广义上来讲人人都有假自我。只是在假自我存在的时间和程度上会有很大的不同。按照莱恩的论述,那些具有“非身体化自我”的人只有在极端的状态下才能够看到自我的那一部分出现,比如精神病发病前,患者会一反常态的开始攻击,或者以一种“部分的自居认同”的形式出现。不论是哪种形式,患者都是带有憎恨的。另外,莱恩十分强调患者是被迫到达这种状态的,而且假自我成为了患者几乎唯一的应对外界环境的武器,所以一旦失效,患者将面对自我的崩解,也就是分裂的状态。

第二,假自我状态和癔症的分离也是不同的。癔症的分离可能是内部冲突的一种矛盾状态。比如一个对父亲有敌意的人,可能出现了右手不能动的躯体化症状,在这里,顺从的那一部分占了上风,导致于他的手不得不“瘫痪“。但是对于有假自我的人,顺从是绝对的上风,他的内自我是不能和环境接触的,他完全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甚至都不会出现内心冲突,而是直接的,无条件的顺从外界。

在这里,我要去回答我在中间提出来的一个问题,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为什么去对抗自我被外界环境吞噬的方式是如此的不同,可以是分裂的,假自我形式的,也可以是自恋的夸大狂?如果把“自我自发的,创造性的”作为一极,而“顺应外界环境”作为另一极,中间是一个广阔的连续普。所有的人都是处在中间的,只是靠近那一边更多一些的问题。对于一个有着充分照顾的婴儿,它可以很好的发展出它的创造性的部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接受恰到好处的挫折,发展出现实检验能力。

所以,所谓的正常人会更多的靠近“创造性的”那一极,他们有活力,体会到生活的真实感,对自身的感受在空间上是完整的,在时间上是连续的。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挫折,所以他们也会对环境做出主动的顺应;另外的情况就是我们见到的神经症的患者。神经症的患者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过大了,这会使得他们发展出顺应环境的方式,这种环境中过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使用非同寻常的心理方式来平衡自己,比如躯体化的,抵消的,置换的等等;还有就是很严重的情况,也是本文的重点,如果婴儿在发展的早期就经受了过大的挫折,比如很早的镜映的失败,婴儿会倾向于回缩在自己的内部开始自给自足,而中断了与外界的连接,这是很早的自恋的方式。

再比如一个有着钟摆一样情绪的人,是在一个时段顺应外界,当她感到自己的自体存在收到威胁的时候,那么就会用愤怒和毁灭性的方法,让积压的情绪倾斜而出。还有就是莱恩所描述的具有假自我的人,是一种极端的顺应外界的状态,因此他们时刻生活在害怕自我被吞噬的恐惧之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