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你们觉得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模式是什么?

你们觉得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模式是什么?

2018-06-27 来源: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们知道,从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来说,我们长大后和他人的关系,都是在重复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模式,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人世间最难相处的关系,恐怕就是夫妻关系了,它复杂在不单单是夫妻关系,双方还必须是好友、亲人,甚至是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的关系。

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这里就先把“两个人”理解为情侣或者夫妻来作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关于婚姻幸福度的调查表,其中所列的十几条测查标准,恰恰没有爱情这一项,根本没有问你爱不爱对方,也就是说,科学地来讲,决定一份关系的长久与美好的,不是爱不爱,而是两人间的相处模式。

我们知道,从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来说,我们长大后和他人的关系,都是在重复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模式,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付出、表达及获得的模式,带入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来,常常会因为各自这种模式的差异性而引发冲突。

比如即便是对爱的表达,有的人惯用赞美,有的人擅用礼物,有的人讲究实干,有的人钟情拥抱,有的人喜欢玩纪念日……常常就会发生你给的却不是对方想要的,马屁拍在马脚上的悲催,而且我们还会将各自童年期的缺失与创伤,也诉诸于当下的亲密关系,比如因为婴儿期母亲对我们需求的不敏感,或者家里有更夺人眼球特别优秀或特别病弱的兄弟姐妹的存在,以及任何“被分离”、“被遗弃”的经验,都会让我们的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为了填补这种缺乏的安全感,如果父母当年没有对我们做很多该做的事,那么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会不自觉地去要求对方为我们去补做这些事情,过度地去要求“被看见”、“被重视”、“被尊重”、“被保证”……用威胁、恐吓、攻击、示弱等方式去“改造”、“强迫”对方,使其沦为满足我们缺失的那一部分自我功能的工具。

假如对方没有相应的心理能量去担当这个“喂养”者的角色,俗话所谓的“作”便应运而生了。因为当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感时,就会通过拼命地抓住别人,来证明自我的存在。

当我们担心自己不值得被爱时,我们会在关系里拼命找对方不爱自己的证据而不是爱自己的证据,其结果,就会引爆亲密关系中的一个个“地雷”,两人间形成支配、服从、施虐、受虐、敌我、玩偶等各种不健康的相处模式。

朱德庸有一本漫画集名为《大家都有病》,其实倒也并非言过其实,因为现实的世界里,不存在着十全十美,恰到好处的养育关系,因此每个人的内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匮乏感和无能感。

而亲密关系的实质,往往是表面上埋怨的都是对方,内里看见的都是自己,基于以上的理论,我们会发现两个人的相处模式,粗略地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双方都为巨婴,各自生命里都遗留着很多“未竟事宜”,都哭着闹着要求对方来“喂养”和“解决”,因为双方心理都匮乏而无能,结局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所谓性格不合者基本上属于此类。

第二类,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孩子,也就是双方在心理能量上不平衡,通过“吃奶”和“喂奶”,一方将另一方弱化成“儿子”、“女儿”。这个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儿子”、“女儿”总有一天会长大,会需要真正的伴侣而不是“爹”和“娘”,象最近貌似有婚变迹象的被冯柯“喂养”大的张靓颖,或者曾让高晓松很得意是自己“喂养”大的前妻久又米。

第三类,双方皆为成人。成人即成熟之人,一般有三个特征,首先TA会接纳、承认和允许客观的存在,不纠结于对错,不计较于公平不公平,没有受害者意识,并积极应对;其次TA有对自己及对对方情绪的觉察,在理性上能保持一定的警醒;最后是懂得取舍,会抓大放小。

而有以上三个特征的人,是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觉察,自我修复能力的人,是不会对对方无尽依赖和索取的人,可以接纳真实而不完美的自己和对方,从而让双方在这份关系里更好地成为自己,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相处模式,没有攻击和控制,只有理解和共情,便会真正如舒婷的那首《致橡树》里所崇尚的,相互间边界清晰、独立、自由、平等,却又共同分享、风雨同舟的那种关系,自然应该是最好的吧。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