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说人是有感觉的动物,打一下会痛,不吃东西会饿。
而缺爱,则从经历上来说是一种照顾上的缺失。
父母在孩子幼年没有自理能力的时候,照顾孩子。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的原因。
因此缺爱,从本质上说就是当人还在幼年,需要被照顾的时候,缺乏应有的照顾。于是引发了内心的缺乏。
简单的说,缺爱就事照顾上的缺失。这种照顾可以表现为感情上关怀的缺失,也可以外显为物质上的缺失。
但多少的照顾才算不缺爱?
这世上真的有那种很圆满的照顾吗?圆满到,你一生都非常满意?
或者这种圆满的照顾真的发生的话,你将会变成什么样?
这两问题,我想很少有人能回答的出?因为好像父母或多或少都会疏于照顾一下。
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你真的成年了吗?
成年后如何解决&你真的成年了吗
笔者把这两者放在一块是因为,笔者发现很多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在身体年龄上基本都是处于进入社会,或者即将进入社会的阶段。
所以当她提出“成年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是把自己放置了一个成年人的位置上。
但何谓成年人?
从某种意义上成年人是在各个层面都会有所体现的:
在社会层面上:成年人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比如一个工作岗位;
在感情生活上:能够与人有感情上的联系,能够通过彼此付出来增进双方的感情,这就是我们说的谈恋爱与婚姻;
如果为人父母:能够对小孩实施教育和引导。如果是母亲主要是负责情感上的照顾,而父亲则需要负责规则上的引导;
因此当一个提出“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那意味着,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还没有成年,这个人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卡住,是因为他误以为自己已经成年。
因此要解决“小时候缺爱”的问题,必须回到“我还未成年”的位置上,才有可能从这个地方真正出发。
所以提出“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问题的人,首先就进入了一个逻辑死胡同:其实你并未真正成年,谈何成年后如何解决?
小时候缺爱对我们的影响
如果要从不好的影响来看:
小时候缺爱对我们的影响,其实随随便便都可以举很多条:
我不相信爱情,任何人对我的好我都会打个问号;
我发现我很难适应社会,很害怕同事的目光;
我觉得人生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世界好冷;
那好的影响呢?
怎么会有好的影响?父母那么早就抛弃了我,我从小一无所有,我根本不懂爱,所以长大了我也无法去爱别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和他人打交道。
这种想法,其实并没有什么错。因为现实的处境表明了每个缺爱的人,特别是缺的特别多的人,在社会上,在生活里确实表现为无法与他人靠近。
但这个没有什么错的想法,似乎又使得我们陷入一种无助无力的状态。
因为毕竟这个想法没有什么错误。从影响来看,确实缺爱导致以后的不会爱。
但是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的想法和认识。只是过于沉迷在这种想法和认识中,那么你可能就会陷入无力和无助当中。
所以为什么说,要想重新获得爱的能力或者成人的感觉,那么你就得从这种想法中走出来,或者放弃这种想法。
如果一种想法的结局是困住了我们,那么如何从这种想法中走出来?
首先,明确的一点,所有困住我们的想法它不是一个错和对的概念,而是它是否让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所以其实它是一个适应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对错题。
当你固执在这种想法里,你感觉到什么?感觉到的是无力和无助,是不能和人发生亲密关系?如果是这样,那么持有这种想法导致的结局是你想要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是否该放弃这个想法,或者重新来理解“缺爱”的意义?
因此,当一种想法困住了你,那么你唯一能走出来的机会就是放下这种想法,来重新获取“缺爱”的意义。
“缺爱”对人的意义
缺爱真的对人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因为貌似全世界都在讨论人生的意义的问题。而人生的意义的答案又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但是,当“缺爱”发生的时候,我们似乎又会发现“缺爱”似乎给人提供了一个发展人生意义的机会: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痛苦。
因为痛苦,所以我们产生了摆脱痛苦的动机。试想如果我们感受不到痛苦,那么我们在世上还需要行动吗?我们需要做的即是享受就可以了。那这样的话,自我该如何形成呢?
当我们描述自己的时候,就永远只需要描述某某的孩子就可以了,因为所有的一切父母都给你提供了,你不需要去探索,不需要去工作,因为父母的爱就已经足够满足你了。
你不需要做科学家,不需要做咨询师,也不需要做企业家。因为你没有任何去获得这些身份的动机,所有原因只有一个你早早的被满足了。
因此如果我们从做“成人”的动机来看,“缺爱”似乎又变得有意义,它提供了一个机会:成人的机会。因为缺乏引发的痛苦使得你面临了两种选择:要么承担痛苦,将这些痛苦进行转化成生命的意义;要么沉溺于痛苦之中,陷入无力无助的状态。
回顾那些对人有影响力的人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母亲死于肺结核,父亲传言被农奴溺死,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16日执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1岁半丧母,10岁丧父,他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
笔者在这里举一些名人例子,并不是认为每个人都要成为伟人,而是想说,似乎“缺爱”是可以重新被定义意义的。它既可以是困住我们的牢笼,又可以是促进我们成人的发动机。
回到“缺爱”
笔者写到这里,似乎要走励志套路了。但对于每个人无力和无助的人来说,回到“缺爱”的状态是一种出发。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疑惑“我本来就缺爱了,还要回到缺爱状态”?
对于每个无力无助的人来说,很容易逃入一个想象的世界:比如找一个所谓的全心全意对自己好的,或者找一个人来全心全意付出,只求不被抛弃。在这样想象的世界里,体会一种全能的爱。因此这时候你其实是处于一种全能的想象当中。
但现实情况是,成人世界的爱,是需要对等付出和交换的。他和来自父母的爱最大的差别在于:父母的确实是不求回报的,因为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但成年人之间的爱则是需要互相付出才能得来,彼此能在一起是因为彼此需要和依赖。这建立在平等情况下。
因此对“缺爱”的人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只能打破全能的想象。才有机会作为一个成人去换取别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