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药物治疗 > 创伤是人类的共同经验,对生命而言具有宝贵的意义

创伤是人类的共同经验,对生命而言具有宝贵的意义

2018-06-12 来源:匡衡·心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成年后,会面临种种不同的压力与焦虑。例如:工作上,可能会碰到老爱找我们麻烦的主管、背叛我们的同事,或公司决定将某些工作外包出去,然后缩编,最后将我们革职。

尽管创伤对生命而言极富意义,但大多数人并没有体认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看待创伤经验的方式。创伤是人类的共同经验,这一点,了解人类的诞生过程就知道了。诞生的经验是痛苦的,过程中会遭到挤压、推挤,甚至被人用坚硬的金属器具夹出来一一这绝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欢迎式。诞生在世上,对人类有机体而言是一大震撼。产房里冰冷的空气、刺眼的光线和其他人的噪音,与我们在母亲子宫内所习惯的暗、温暖、舒适的环境截然不同。由于改变如此巨大,难怪人出生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嚎啕大哭。

出生后,躺在婴儿床里的我们,还会遭遇到饥饿、腹绞痛、皮疹等各式各样我们既不了解也不晓得要如何因应的身心不适,所以只能无助地放声大哭。到了大一些,我们会发现自己有行动能力,刚开始这项能力并不稳定,难免会撞上什么坚硬的物体。学走路时,一次又一次的跌交所造成的震动也会带来压力。终于,在努力学会站立后,还会遭遇各种磨难,如脑袋瓜撞的满头包、破皮、擦伤等等,身体上的疼痛或自尊心受伤的经验往往还伴随着泪水。

学会“忍气呑声”

迈向独立的过程,不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还可能带来情感上的创伤。事实上,我们的文化里充斥着不少造成心理情感创伤的情境一一这类创伤,主要都源于社会制约(socialconditioning)。当我们面临可能会危及“社会我”(socialself)的情境时,比方说排挤、羞耻、害怕失败或他人的负面评价,我们可能会摆出投绛和退缩的姿态,譬如:低下头或弯腰驼背等姿势,跟我们在身体遭受威胁时摆出来的姿势一模一样。年纪很小时,即使最舒适愉悦的经验中,也可能伴随着创伤,譬如:我们学会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后,一定会面临一种情境,就是有人想“抢走”我们的玩具。但过没不久,当大人将我们从沙坑或其他小朋友的院子里强行拖走,对我们斥责、怒骂,甚至打我们一顿,就会从原本经历到的快乐被泪水、发脾气和创伤取而代之。

进入托儿所或幼稚园时,也可能受到情感创伤。正当我们和爸爸、妈妈或家中的某个照顾者建立起安全感的稳固关系时,忽然被丢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很多孩子会在这时候痛哭失声:“妈妈!爸爸!不要走!”上学后,则可能在学校的操场或校车上遭到霸凌。从小到大不曾在求学过程中遭到霸凌的人,应该少之又少。一个孩童要是不断被霸凌,他的身心可能会受到严重创伤。举例来说。某个非裔美国少女刚满十一岁时,父母决定将她送到镇上另一个文化差异很大的区域去念国中。在此之前,她在生活中接触的对象主要都是非裔和日裔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因此在她坐上校车准备到一个完全由家境富裕的白人美国学生所组成的学校就读时,她对即将面临的文化冲击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才坐上校车,她便经历到了创伤。她上车的地点是校车行经路线的最后几站,因此每当她上车时,车上已经挤满了人,但没有人想跟她坐在一起,大家都把她当成“害羞的书呆子”,所以没有人愿意多挪出点空间给她。尽管校车司机命令一位同学挪位置给她,但她能坐到的空间往往都只有一点点而已。每天从家里到学校那十五英里的路程中,她只能坐在座位的边缘处,小心翼翼不让自己跌到走道上。坐她身旁的同学则满脸怒气,不肯让出多余空间给她,甚至趁机占她便宜,只因为她是个乖巧、温顺、不敢反抗他人的非裔女学生。遗憾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孩子有时候会用很残忍的态度对待别人。对受到排挤的学生而言,这是段充满压力与虑的创伤经验。因此这名少女往往暗自哭泣,一路哭到学校。

开始上学后,她发现这种文化冲击并不如她想像中来得容易。而且她还发现,自己跟某个女孩子有许多共同点,不久后便成了好朋友。然而,和她要好的女同学却因此而受到创伤,因为跟她住同一个社区的同学们开始闲言闲语,在她经过时嘲笑她,甚至出言讥刺,说她是叛徒,还用一些仇视性的言语辱骂她,深深刺伤了她的心。对青少年而言,融入周遭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圈圈非常重要。但要是你的小圈圈属于非主流阵营,你就得付出被排挤的代价。日复一日,有无数学童都在经历这种痛苦。的确,在这样的学校里长大是件充满压力的事,许多孩子因此经常生活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下,但他们却只能“忍气吞声”。

其实,不论别人带来何种威胁,成长本来就会遭遇到许多痛苦。例如:我们可能很喜欢某项运动,在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时,免不了要经历身体上的冲撞以及受伤·例如:淤青、脚踝扭伤,甚至骨折。进入青春期时,我们还会经历种种令人倍感压力的“成年礼”,如讨厌的月经来潮,令人难为情的青春痘,以及难以避免的失恋与心碎等等”这些都是一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里可能遭遇到的创伤,许多青少年甚至会遭受到虐待,相较之下,这类创伤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一一一梢后,我们在“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_t“aumaticstressdisorder)这个部分里将会探讨这个主题。

压力与家庭生活

成年后,会面临种种不同的压力与焦虑。例如:工作上,可能会碰到老爱找我们麻烦的主管、背叛我们的同事,或公司决定将某些工作外包出去,然后缩编,最后将我们革职。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决定成家,透过小孩再一次经历成长的痛。为人父母,自然会想要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但是却发现自己办不到。为兼顾事业与家庭,可能会引发强烈的焦虑,但这却是许多现代人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如同某位母亲所说:“生下头一胎后,原本抱持的所有人生志向的信念与期待马上烟消云散。从小我一直梦想成为大企业的执行长,但生下孩子后,这个梦想马上破灭,我只关心一件事,就是照顾我的宝宝,喂他、抱他、亲他、念书给他听,就算一整天只做这些事也无所谓。”如这位母亲所发现的,残酷的现实,往往会冲击到我们最深切的渴望。工商的环境里,原本就充满了挑战。在职场上,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不仅遭到剥夺,甚至要常常面临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办公室就成了悲惨世界一一每天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人要在这样的悲惨世界里苟延残喘。

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提出的报告,有多达四成的上班族认为自己工作压力颇大或极大,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工作是生活中主要的压力来源,曾经因为职场压力而暗自垂泪者,比例也在四分之一左右。有百分之十九的上班族曾经因为工作压力而主动辞职,有百分之二十九则曾经因为工作压力而对同事恶言相向。甚至,有多达百分之四十二的劳工坦承,口出恶言或语言暴力在自己的工作环境里相当常见。因此《职业与环境医学期刊》报告中指出,工作压力沉重的劳工,其医疗支出比一般劳工要高出将近百分之五十。尽管没有人能免于创伤,但只要能体认到创伤对生命而言具有宝贵的意义(在创伤事件发生后,不是非得永远活在创伤的阴影中),我们就不会因为抗拒创伤而带给自己更多苦难。生而为人,只要接受必然会受到创伤这一点,创伤经验反而能转化我们,让我们得到蜕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