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其他障碍 > 孩子的“不乖”其实是想得到你的爱

孩子的“不乖”其实是想得到你的爱

2018-06-10 来源:深蓝心理工作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一到幼儿园,分开就大哭。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尖叫声震耳欲聋。作业也不写,还偷改试卷的分数。遇到生人就哭,遇到熟人也不打招呼。

1.哭闹的孩子,渴望陪伴

我们家屋后,住着我的同学阿丹。

她的两个小孩,特别爱哭,哭声听得撕心裂肺的。但同时阿丹的骂声也并不示弱:“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们了,去给别人家当小孩……”

国庆8天假,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哭骂交响曲。

有一天我去串门,好难得,两个小孩安安静静在看电视:“阿丹啊,孩子这么萌,为什么平时你总骂他们?”

话匣子一开,阿丹开始滔滔不绝的倾诉“当妈之苦”。

在“倒苦水”的同时,阿丹时不时的低头看微信“抢红包”。

经常听人说,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街边,只要孩子不闹,阿丹就抱着手机不放。

寒暄几句,我打算起身离开。

这个时候,两个小孩一人穿一只高跟鞋,走到阿丹面前问:妈妈,好看吗。

可小男孩走得太快,摔倒在地,鞋跟也摔断了。

紧接着,新一轮的“哭骂大战”又开始了。

看到这一幕,我突然就明白,为什么阿丹家里总是哭骂声不断。

就像实用心理学泰斗张国维博士说的:孩子没有错,父母也没有错,是互动出了问题。

称职的父母,不是一味指责,而是会用心去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为什么会有“不可爱”的举动?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也就是,“求关注”。

那一声声哭泣,那一次次顽皮,无非是在表达:嗨,爸爸妈妈,我在这里,我在做什么。

陪伴孩子成长,不是说待在一起就好,也还需要关注、需要互动。那样家里会少很多哭声骂声。

2.难搞”的孩子,往往最缺爱

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说,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无论遇到的学生多难搞,不爱学习,欺负同学,抽烟逃课……

她都会用万分的耐心,尽心尽力。当然,她也赢得了很多学生的尊重。

“我知道他们需要关心。当被家长数落同学冷眼,你看他们表面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内心很受伤。”

大多被否定的孩子,

他们容易孤独迷茫,无处倾诉,最后变得沉默,甚至自我放弃。

说到这个,我深有体会。

至今还清楚记得,在7、8岁刚上学的年纪,比较调皮,成绩不好。有一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人指着我说:这样的小孩就是不乖不可爱的,大家不要像她这样。

后来很多年,一直被这句话困扰备觉受伤。

总是小心翼翼的躲避人群,容易对自己没有信心。

长大后,才从收获的一次次肯定中,慢慢去疗愈这份“受伤”。

最后释怀,逃出“自卑的囚笼”,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

因为有过“不可爱”的年纪,

我知道“不可爱”的孩子,心里都很想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希望努力做个好孩子!

但他们年纪还小,

有的没有方法,有的不知方向,有的难以控制情绪,有的无法做到完全自律……

不可爱的孩子,往往最缺爱。

他们需要来自至亲至爱的人,那份饱含真诚与爱意的鼓励和指导。

3.先听孩子说,不要急于指责

在高铁的上,遇到过这样一对母子。

女乘务员推车路过,小男孩拿空水瓶轻轻敲打了她几下,说了句阿姨。女乘务员转身诧异的看了小孩一眼:小朋友,有什么事情吗。

小男孩的妈妈特别尴尬,还等不及小孩开口,第一时间就表达了她为人母亲的态度,迫不及待的“教育”小男孩——

“你怎么总喜欢打人,不是经常和你说要懂事点吗。等回了家我就告诉你爸爸……”

女乘务员见状,笑着说没事。

坐在旁边的我目睹了整个过程,被骂后的小孩低着头,惴惴不安。

后来听到那句“告诉你爸爸”,他抬头双手搂住妈妈的脖子,眼圈都红了。

“走开,不听话的小孩不要碰我……”。

这位妈妈还在继续指责,好像为了让大家知道:不是我没教育孩子,而是孩子学不会。

你看,一遇到问题,家长都忙着表明立场,忙着教育。

那小孩呢?

有谁关心过,他犯错后的情绪呢?那小小的人儿啊,低着头的样子多让人心疼。

小孩犯错,第一时间就责备,这样的教育方式未免太野蛮。

最后小男孩边啜泣边说:妈妈,我只是想把空瓶子给阿姨去扔掉。

这一份,多么沉重的委屈!

当着众人的面,被最亲的人误会,无从辩解。

原本只是想不乱扔垃圾,却被说成是爱打人的孩子。

如果父母选择询问倾听,也许能少一点误解。

就算了解到是小孩子错了,除了指责,更好的方法,还可以教教他们道歉和承担。

4.“不要怕,爸妈不会不要你”

一到幼儿园,分开就大哭。

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尖叫声震耳欲聋。

作业也不写,还偷改试卷的分数。

遇到生人就哭,遇到熟人也不打招呼。

孩子的这些“不可爱”行为,确实会让家长心累。但每个闯了祸的孩子,他们自己内心也是很紧张的。

一旦被当众被责怪,被嘲笑,都是对他小小自尊心的沉重打击。

这样的孩子,信心容易被打击,积极的态度会被慢慢消磨。

长此以往,当再遇到问题的时候,

他们大多会选择退缩,不再主动去面对错误克服困难。

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吧!

那就请记住,教育从来不是单纯的讲道理。

更重要的是陪伴与指导,要让孩子知道:不要怕,即使做错了,爸妈也不会不要你,会陪你一起成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