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边界(疆界)。
相对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还需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空间,被一道无形的心理边界环绕着。
心理边界的意义
保护这块土地,你必须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起负责任!
土地的边界和保护土地的手段,
墙与篱笆,
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
我应该对什么负责任,我不应该对什么负责任,
把有益的留在我的院子里,把有害的挡在篱笆外,
保护我不受伤害。
我的心理边界内有什么?
皮肤:
最最基本的边界
我们和他人之间区分的首要标志
幼年遭到过暴力以及性侵犯的人,往往难于识别和建立心理边界。
话语:
“不!”
“不”限制别人伤害、虐待自己。
不能对外来的压力与你内心的压力说不,你就失去对你所有物的控制权了。
情绪:
选择是我们的责任之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说我该怎么办?”“没办法”、“不得已”、“他/她迫使我”如何如何,这些托词反映出一个常见错觉——我们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别人掌握着控制权,我们不必对自己负最基本的责任。
限制: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限制他人,一方面是限制自己。
限制他人其实意思是限制自己跟行为欠佳的人的接触,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其他:态度、信念、行为、价值观、才能、思想、欲望和爱。
悉心地照料、看管、把握、保护我们心理边界范围内的“财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别人照料、看管他们边界内的“财产”往往也很不容易。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温柔地坚持。
边界问题
孩子:我想吃冰激凌。
妈妈:你才不想吃呢!
妈妈的真正意思是:我不想要你想吃冰激凌。
孩子:我累了。
爸爸回答:你怎么会累呢?你什么都没干啊,就坐在那儿看电视来着。
心理边界是如何发展的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地跟父母建立生理与心理边界的过程。
分娩成功,最基本的生理边界——从皮肤开始,宝宝跟妈妈分离。
共生阶段:宝宝无法区分自己和世界,妈妈一旦不再眼前,就会惊恐不安,只有妈妈才能安慰他。
妈妈积极地响应宝宝的一切需求:宝宝获得“情感客体永久性”。婴儿产生内在的归属感,即使妈妈不在眼前也感到安全。
绑定是序曲。儿童对人生首要关系感到安全和舒适,就能承受边界建立过程中的分离和分歧。依恋是灵魂生存的基石。
依恋不足引起的边界问题
与父母关系的两种不良情景:
要么设立边界,却会破坏跟父母的关系;要么不设立边界,永远当父母意愿的奴隶。
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也会扩展到与他人的关系中。
从共生走向独立自主
当婴儿对安全和依恋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开始表达第二个重大需求:独立自主。这个阶段称为“分离和个体化”。“分离”指的是儿童需要将自己和母亲分辨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种“非我”体验;“个体化”则是儿童与母亲分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身份识别,一种“我”体验。
安全的界限
安全的界限三原则: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伤害环境
“不听话”的儿童正在建立恰当的心理边界。
两样工具:愤怒,所有权。
我,我的,我的东西
说:“不!”
自我意识敏感期:对任何东西说“不”
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
一方面,要让孩子对于说“不”感到安全,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不”、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勃然大怒、或者冷落孩子。
另一方面,父母要帮助孩子尊重他人的界限,学会接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