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但也有很多方法可以缓解和治疗失眠。
失眠的类型
暂时性失眠
一种突然发生的暂时失眠,失眠的时间通常不超过3周,病因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多种因素,例如情感上的挫折、压抑、不安和焦虑,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事件,工作班次的更换调整,长途旅行横跨几个时区后,很难在夜晚入睡。睡眠环境太冷、太热、太吵、太亮,睡眠环境不舒适或对睡眠环境的不熟悉,都能使不少人难以入睡。通常这类失眠要经过2~3周时间,能够调整恢复到正常睡眠。
慢性失眠
症状至少持续3周以上,部分慢性失眠患者由暂时性失眠延续而来,另一些是由于躯体化焦虑状态所致,如忧虑、不安、过度警惕、反复思量等。同时,患者越想睡眠越难以入睡,越发变得对失眠过分关心和忧虑,这样失眠又反过来加重症状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应用安眠药也可能是造成慢性失眠的重要原因,一些安眠药的长期使用不但对失眠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失眠。习惯饮用咖啡、浓茶等都可导致失眠发生。
另外,一些其他疾病的症状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心绞痛、夜尿多、瘙痒等也引起继发性失眠。胃溃疡、夜间哮喘、胃食管反流、肌肉和关节疾病可让人在睡眠中频繁觉醒后难以入眠。因患其他疾病而长期服用β受体阻断剂。甲基多巴、麻黄素、氨茶碱及抗抑郁药等均可导致慢性失眠。
失眠的症状
1、睡眠质量差:许多患者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
2、睡眠感觉障碍: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许多病人虽然能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着,而同房间的人或配偶却说他一直在打呼噜。
3、睡眠浅容易做梦:病人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早醒,不管几时入睡,早上三点钟准醒,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瞪眼到天亮,失眠病人都知道,在睡不着觉的时候是最痛苦的。还有的病人经常做恶梦,从恐怖惊险的梦境中惊醒,出一身冷汗,紧张心悸,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入睡了。这也是失眠的表现。
4、入睡困难:辗转难眠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患者说本来也很困也想睡觉,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心静不下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的病人是白天发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夜间却兴奋不眠学习开会,上课打盹,看电视靠在沙发上就睡着,可往床上一躺就又精神了,说什么也睡不着。
失眠的危害
1、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失眠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导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机体的各类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患感冒,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记忆力减退,头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失眠会使人记忆力下降,精力不足,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还会使人变得焦虑、容易发脾气,影响正常生活。
3、夺走女性健康和美丽。女性可能因失眠加重疲劳乏力、低热畏寒、头痛心烦、咽喉不适等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急躁易怒、缺乏自信等异常情绪,加剧晚上失眠,如此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另外长期睡眠障碍甚至令年轻女性出现面色灰黄、皱纹增多等早衰现象。失眠还会使女性的皮肤粗糙、产生黑眼圈和皱纹,而持续的失眠还可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心脏病。
4、增加死亡几率。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5、失眠给健康带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给他们生理上造成的不利。据研究表明,长期失眠的危害,皮肤暗淡无光、心烦气躁还只是最轻微的,有很多严重失眠患者在经历长期的失眠折磨后还患上了其他危害健康的严重躯体疾病。失眠虽然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其会引发很多的其他疾病。长期失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失眠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乳腺癌、偏瘫、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
6、我们如果被长期失眠所困扰,连续两个晚上不睡觉,就可发生调节血管和神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小时,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这种情况如果延续一周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现糖尿病前驱症状。
7、失眠症状超过一个月,在临床上就可以称为长期性失眠,长期失眠可以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之久,有些甚至产生一种习惯性失眠,如压力一大,就时常睡不着觉。长期失眠必须引起重视,积极到采取措施。
失眠的治疗
1、心理治疗:
(1)一般心理治疗。通过解释、指导,使患者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预期性焦虑反应。
(2)行为治疗。进行放松训练,教会患者入睡前进行,加快入睡速度,减轻焦虑。
2、药物治疗:
失眠的药物有很多,中药、西药具体药剂要根据专业的精神康复专家的医嘱来使用,不是所有的失眠药物都是通用的。
3、其他:
(l)生物反馈。可加强自我放松训练,对于减轻焦虑情绪有效。
(2)体育锻炼。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重躯体疲劳感,对睡眠有利,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
(3)调整生活习惯,如取消或减少午睡,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