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药物治疗 > 让电休克为孤独症患儿带来获益

让电休克为孤独症患儿带来获益

2018-05-29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事实上,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不明原因所致智力残疾的患者共病精神障碍的风险很高。Ghaziuddin博士及其同事针对年轻患者的电休克治疗开展了一些工作,发现电休克「非常有用」(veryhelpful)。

纽约——一项新的系统综述显示,电休克治疗(ECT)有望成为存在精神科共病的孤独症患儿的有效干预措施。该研究显示,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对多种精神科药物反应不佳,电休克或可带来一定的获益,如自伤行为的减少及功能水平的相应改善。

研究者、迈阿密大学RaulJ.Poulsen博士指出,上述结果为电休克在ASD患者群体中的应用增加了证据。考虑到ASD的难治性,电休克对这一患者群体伴发精神状况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研究于2018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年会发布。

名声不佳

相当一部分ASD患者存在显著的精神共病,包括紧张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力残疾等。一些患者共病心境障碍,而电休克治疗此类疾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尤其是难治性抑郁。研究者指出,之所以开展本项研究,一个出发点即在于梳理现有证据,明确仍有待探索的领域。

另一个原因在于,面对严重的、对多种药物反应欠佳的ASD患者,医生在考虑使用电休克时顾虑重重。

「遗憾的是,」Poulsen博士认为,电休克在大众中的形象很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休克常常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媒体。

通过检索三大主流数据库(Cochrane、Embase、PubMed),研究者纳入了17篇文章,共21名ASD患者,年龄8-17岁,平均14岁,大部分同时使用三种以上的精神药物。目前,ASD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神经兴奋剂、心境稳定剂,以及某些形式的行为治疗,如应用行为分析。

76%的患者接受了双颞侧电休克治疗,10%为右单侧,14%不明。其中,右单侧的电极放置主要用于减少副作用。一些研究开始采用的是双颞侧电休克,若出现不良反应,则临时调整为右单侧。这些患者每人接受了10-156次电休克治疗,脑电图提示发作时间为26-206秒。大部分研究的评估指标包括自伤行为、反复发作的紧张症、上学、参与日常活动的情况等。

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可从电休克治疗中获益。研究共报告了11例患者上学的情况,所有这些患者在接受电休克治疗后均成功进入校园。

由于ASD患者往往存在一系列共病,因此很难厘清电休克究竟改善了患者的哪些具体症状。然而,电休克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提高脑内5-HT及多巴胺的水平,而通常认为这些递质有助于改善心境。

Poulsen博士还表示,这些ASD患者对电休克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为数不多的不良反应包括疲乏、饥饿及治疗后激越。尽管如此,与其他治疗一样,开展电休克之前也应权衡利弊。其他人群使用ECT时所面临的风险包括逆行/顺行性遗忘及头痛等。

专家观点

作为对该研究的评论,密歇根大学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副教授NeeraGhaziuddin博士认为,上述发现与其临床经验一致。她指出,电休克对于共病精神障碍(如抑郁)的ASD及其他发育障碍患者是有用的。

事实上,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不明原因所致智力残疾的患者共病精神障碍的风险很高。Ghaziuddin博士及其同事针对年轻患者的电休克治疗开展了一些工作,发现电休克「非常有用」(veryhelpful)。若年轻的孤独症患者罹患严重的心境障碍、紧张症,或存在威胁生命的自伤行为或精神病性障碍,电休克治疗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然而,「电休克不是万能灵药。它是治疗伴发疾病的,而非治疗孤独症本身,这个需要知道。」Ghaziuddin博士强调。

Ghaziuddin博士接诊的接受电休克治疗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8岁。她还曾给年龄更小的患者提供过建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