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锦涛课题组在著名神经科学与精神病学杂志《Neuropsychopharmacology》发表了题为“IsNeuralProcessingofNegativeStimuliAlteredinAddictionIndependentofDrugEffects?FindingsfromDrug-Na?veYouthwithInternetGamingDisorder”的研究论文。
网络游戏成瘾(IGD)已成为世界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在东亚的青少年群体中尤为严重。目前,精神障碍领域最权威的两大分类与诊断指南《精神疾病统计与诊断手册第5版》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均相继将网络(游戏)成瘾列为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均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具有较高的共病率。此外,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不足,也是很多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报告的问题。然而,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情绪问题却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充分研究。目前,网络游戏成瘾者对消极情绪加工与调节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以往在非成瘾的群体中的研究发现消极情绪调节困难往往伴随着边缘系统(如杏仁核、脑岛和纹状体)的活动增强以及皮层区域(腹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的活动减弱。而针对物质成瘾的影像学研究则普遍发现消极情绪线索进行加工时,其中脑边缘系统和皮层区域的活动都有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物质成瘾可能具有不同模式的消极情感加工和调节神经机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种异常是由于摄入成瘾药物造成的影响,还是作为成瘾本身的特质而存在――即行为成瘾人群是否也会表现出与物质成瘾群体类似的消极情绪加工模式?为探讨这一问题,共有56位被试(IGD和健康对照组各28人)在完成经典的情绪调节任务时接受了fMRI扫描。综合采用基于杏仁核的感兴趣区分析(ROI)、全脑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研究者们发现,相比健康对照组,网络游戏成瘾群体在皮层下区域(如杏仁核)和皮层区域(扣带,外侧前额叶)等区域在加工消极情绪刺激、进行消极情绪调节时都表现出活动降低模式。
该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加工消极情绪刺激、及在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时表现出与物质成瘾者类似的神经活动模式,提示这种加工及调节消极情绪刺激的神经钝化现象并非完全是摄入成瘾药物的效果,而与成瘾本身有关。以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情绪加工与条件异常与成瘾的因果关系。
该研究由YaleUniversity的SarahWYip博士,PatrickDWorhunsky博士,及北京师范大学张锦涛副教授团队合作完成;StanfordUniversity的JamesJGross教授也是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美国NIDAgrantsK01DA039299,K12DA000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00992)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5YJA190010),以及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