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真相!对于精神疾病你所不知道的事!

真相!对于精神疾病你所不知道的事!

2018-05-09 来源:康德精神心理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精神状态的健康状况相对较难把握,临床上讲究人们的知、情、意保持一致,即在处理问题时,人的情感、思维、意识相互协调。

我国每13个人当中就有1人患精神障碍疾病

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

随着竞争压力在不断的加大,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多。而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以及发病几率均不明,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手段均不足,一旦患病,治愈率低。而在我国,精神疾病是导致很多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计生委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我国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经达到510万例。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在1亿人以上,而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也已超越1600万。

而大众对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知识仍所知甚少,不少人甚至患者和家属,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精神疾病的这些误区该纠正了

×精神疾病就是精神分裂

√失眠、抑郁问题等也是精神疾病

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的,也并非都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医院的门诊患者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比例约为30%,其余则为抑郁、焦虑、失眠等。

大多数人不愿承认自己精神方面有问题,还有人认为自己的症状是因为近期太累,休息几天或忍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缺少精神疾病知识,所以在出现症状时就没有及时就诊,还有些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偏颇,担心被周围人歧视等,不愿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

×治疗后不稳定最好少接触

√不少患者治疗后可回归正常生活

有些精神疾病常常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不少患者都是之前在综合医院就诊多次的。因而医生会建议患者去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

至于治疗效果,这要取决于具体的病种。“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治疗,情况可出现明显好转,只是相较于普通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时间稍长。”对部分躯体疾病来说,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也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不少患者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和状态,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精神疾病的范畴比较广泛,除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疾病外,还包括睡眠问题、焦虑、抑郁等。下面就列举一些不同年龄段常见的精神问题,大家可以多多注意!

人一生中常见精神问题

婴幼儿(0-3岁)

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4-6岁)

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建议: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12岁)

青少年(13-18岁)

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

建议: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55岁)

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

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

建议: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岁以上)

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

建议: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健康的精神状态什么样?

精神状态的健康状况相对较难把握,临床上讲究人们的知、情、意保持一致,即在处理问题时,人的情感、思维、意识相互协调。具体来说,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制订的《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并非单纯的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参照以下标准:

1.认识自我,感受安全:对自我评估准确,有较强的安全感,能够融入周围环境。

2.自我学习、生活自立: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可以照料自我。

3.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能得当地处理问题,控制和管理好情绪。

4.人际关系和谐,接纳他人:人际关系协调,能接纳和容纳他人。

5.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行为符合年龄、周围环境等因素,也能很好地应对挫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