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好奇的心理学家们也不会错过这个观察人类的好机会。通过研究社交媒体,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我为人民看论文,现在开始播报简单心理weekly第七期,为你带来享受数字生活的科学指南。
宜多发朋友圈
有人说,朋友圈容易令人产生攀比的心态。毕竟大家一般只把好事往朋友圈里发,今天A晒几张异国风景,明天B晒开工大红包,你羡慕吗?嫉妒吗?
心理学家们早就发现,社交网络容易令人产生负面情绪。但是,要想让自己心情更好,你不一定要戒掉它——相反,你也可以更积极地使用它。
去年,鲁汶大学的PhilippeVerduyn教授和密歇根大学的EthanKross教授等人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们发现,和在Facebook上发状态、聊天、回复评论的积极使用者(activeuser)相比,被动使用者(passiveuser,也就是潜水党)的人心情更容易变差。例如,在刷FB一个小时后,积极使用者的情绪没有明显变化,而潜水党的情绪变坏了。
Kross教授说:“潜水的时候,人们更容易产生妒忌,这导致了情绪的恶化。”但是人们似乎更倾向于潜水。在前面的研究里,当被试自由使用FB的时候,他们潜水的时间大约比积极参与的时间多50%。
所以,要想愉快地刷朋友圈,就从多发状态、多给别人点赞和留言开始吧!
宜使用emoji??
你能坚持一天不使用任何形式的表情包吗?反正我不能。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发表情包就对了。
“你妹妹长什么样?”“就长这样——(?????)”
而且,多用emoji或许还能增加你的桃花运呢!
一项对5600位单身者进行的调查(SinglesinAmerica,2016)发现,一个人使用的emoji越多,约会的次数也就越多,性生活也更活跃。在使用emoji的人中,54%拥有性生活;而不使用emoji的人群中这个数字只有31%。
更鹅妹子嘤的是,对女性来说,emoji使用偏好甚至和性满意度相关——使用和亲吻有关的emoji的女性享受了更多的高潮。
但是这样子用emoji是行不通的!
语言学家VyvyanEvans认为,不是emoji的使用增加了一个人的魅力(废话),而是通过使用emoji,对方能够更好地理解你。
Evans说,emoji就是网络上的肢体语言。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会结合一个人的语调、表情、动作等非言语信息来领会对方的意图,而这些重要信息在网络通讯中都被抹去了。而表情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损失,让沟通更顺畅、更高效。
忌秒回信息
“秒回”已经被视为网络交流中的VIP待遇。但是,有些人一边盼着对方秒回信息,一边又故意拖上一会儿才回复,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确定性会提高奖赏的吸引力,这一现象被称为奖赏不确定性(rewarduncertainty)。
纽约大学的EricKlinenberg教授说,如果让实验动物按动杠杆,每按一次都能得到食物,它们按杠杆的频率会逐渐下降;反之,如果降低提供食物的频率,它们就会积极地按动杠杆,这时它们的多巴胺水平也会升高,这令它们感到兴奋。
所以,如果将心上人的回复视作一种奖赏,那么等待ta的回复就是享受不确定性的过程。
不确定的魅力到底有多大?Klinenberg和TimothyWilson、DanielGilbert(就是写出《哈佛幸福课》那位大牛)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让女大学生们浏览四个男生的Facebook主页,并告知这些男生已经看过她们的主页,对她们a)有好感、b)没感觉或是c)不确定。
他们发现,a组被试对男生们的好感度高于b组,而c组对男生们最有好感。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对方对自己有感觉,我们也倾向于喜欢ta;但是如果无法确定对方对自己的感觉,我们会加倍地喜欢ta。
回到发信息这件事上。多年后,你或许会忘记对方说过的情话,却不会忘记等待时自己雀跃的心情。
忌挑挑拣拣
如果一个人想要脱单,我们常常会建议ta扩大交友圈子,多认识不同的人。可是,选择多了,就一定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吗?
威斯康星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被试们有的可以从24位候选人中选择在线约会对象,有的只能在6位候选人当中选择。一周之后,选择更多的那组被试对约会对象更不满意,也更希望重新选择。
还有研究发现,选择较多的时候,人们考虑每个选择的时间更少,评估选项好坏的能力也下降了。
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著名心理学家BarrySchwartz认为,面对太多选择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有压力,觉得应该做出一个“完美”的选择;而一旦发现这个选项实际上没那么好,我们又会十分失望,后悔没有选择另一个“更好的”。
似乎都不太好……|图:《家族的形式》
当然,如果相亲app随机给你分配一个人,告诉你这辈子就ta了,你很可能也不愿意。那多少个选项是比较合适的?Schwartz教授给出的区间是8到12。
所以,如果想脱单的话,就先定一个小目标:列一个8到12人的候选名单吧。
好啦,本期的随缘周更就放送到这里。
以上所有研究结论均不代表本人观点,欢迎吐槽和反驳~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