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死,焉知生。”
我们这一生做得所有所有的事情,都是希望我们在某一天,生命戛然而止或寿终正寝的时候,回顾此生,问心无愧的说一句:“我没有虚度我这一生”。
但是,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是我们真正想做的吗?想象你现在知道你生命的确切长度,知道你将不久于人世,你会有什么改变吗?
2015年夏天的时候,我偶然间在书上邂逅“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当时看到书上有一个有趣的观点:研究者假设,人们在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之后会更加寻求亲密关系,对自己伴侣的评价变高。
顺着这原初的好奇心,我搜索了相关的文献综述,读的入了迷,从此便扎进了思考和探究“死亡焦虑”的深海中,至今未移情别恋。
这个理论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野心,它试图将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源归结于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一最深层次的焦虑上。
它认为,人类和所有的动物一样,都有求生的本能。但是人与动物所不同的是,人类拥有宝贵的自我意识,这一自我意识在带给人类更高级的智能的同时,也使人意识到自己终将死去,我们的自我意识将我们暴露在“求生本能”与“必死意识”的困境之下,产生了根本性的对死亡、对人存在处境的焦虑。
而人们为了应对这种焦虑,不让他每时每刻影响我们的生命历程,发展出许多心理防御机制。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第一种是文化世界观,人们建立起一系列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观念,以及文明社会的体系,比如相信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有秩序的、有规律可循,比如神话传说、比如道德观念,比如宗教信仰,比如国家民族等;
另一种是自尊,人们通过遵守自己建立起来的这些信念体系,来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观——我是这个有意义、有秩序的世界中有价值的一员。
通过文化世界观和自尊之下的诸多具体的方式,人们投入一个超越自身有限性、必死性的更庞大的体系中,以此来平复自己的死亡焦虑,追寻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永生”。
简单来说,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一些在社会中的行为:例如遵纪守法、追求成功、扬名千古等等,甚至建构文明社会本身,都是为了应对死亡带来的焦虑。人们在社会这个“大机器”中忙忙碌碌,说到底是为了不整天去担忧自己终将一死这件事。
除了野心之外,这个理论也通过数百上千个实验验证了其主要理论。例如,研究发现:
当人们的死亡意识被唤起的时候,人们对于违背道德的人或事会更加厌恶,惩罚力度会更大;
会更加拥护和认同本国的价值观,诋毁外国的价值观;
会更加排斥外群体的人;
会更多的选择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来增强自己的自尊水平;
会希望交更多的朋友;
会对自己伴侣的行为更宽容;
团体中的人们会坐的更紧一些;
人们会更多的从众;
……
有很多很多的行为,都会在人们的死亡意识被唤起之后表现的更加明显。
这些行为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宗教活动、亲密关系领域等诸多领域的很多行为,并且有更多的行为表现被纳入到这个体系下,仿佛正如这个理论雄心勃勃的假设那样: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然而,这个理论中也有一些矛盾的结果,这些矛盾对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例如:在一些研究中,人们在意识到死亡之后更加追求财富,变得更加吝啬,而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人们在意识到死亡之后会变得更加慷慨,更愿意捐款,更多的慈善行为。(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差别?)
此外,从传统的恐惧管理理论研究中,我似乎看到,死亡意识被唤醒后,人的行为会变得更加具有“防御性”(defensive),会更倾向于保护内群体的价值观,维护自己的自尊,甚至贬损外群体,贬损他人,小到歧视、刻板印象,大到群际冲突、民族矛盾,或许都是这一类的防御性行为。
然而另一方面,又有这样一群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亲身经历过死亡,从大灾难中幸存,或者是从病魔那里死里逃生,大部分有过类似濒死体验或经历过创伤后幸运的度过创伤期的人,他们身上的变化确实另一种现象:他们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不再认为财富、名利、美貌是重要的,相反,他们更加追求内在的东西,追求与他们的联结,追求充实和祥和的生活,更加感恩生命,关注当下和内心的富足。
这样的转变让处在二十出头时常迷茫混乱焦虑的我心生羡慕,也让我迷惑:同样是面对死亡,为何人与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同样都走在向死而生的道路上,为何有些人能够心怀敬畏和感恩,找到明确的方向?而有些人却似乎难以直面这个事实,努力用浮躁的事物填补内心的恐惧,到头来换来的只是更多的不安和浮躁?
后来我遇到了欧文·亚隆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在他的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有两种模式:日常模式与本体模式(ontological mode):
在日常模式中,我们被物质世界消耗和分心,心中充满对于世界上的事物如何存在的好奇,从而回避对人本身存在处境的思考和意识。
在本体模式中,我们集中注意与存在本身,我们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意识到我们处境中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同时充满对世界上事物存在的赞叹。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日常模式,但是,哲学家们常常提到的某些“边界体验”——某些紧急的情况——往往会我们“震”出了日常性(日常模式),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存在本身(本体模式)。
这些“边界体验”包括亲人朋友的去世、生活中重大的变故,而最强大的边界体验就是面对自身的死亡:
在日常模式中,我们忙于日常事务,思考着如何谋生、升学、升职,我们为了十几年几十年后的生活忧心忡忡,我们幻想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我们为了理想而热血沸腾或捶胸顿足,唯独,我们把死亡这件唯一确定的事情放在脑后,假装我们永远不会死,假装那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虽然理性上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但其实潜意识中人认为自己是不会死的,人们无意识的拒绝死亡这个事实,因此用调侃、用去情感化的方式来面对(防御)这个意识和潜意识的巨大冲突。
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到了某个年龄,身边出现了变故,甚至一场不大不小的疾病,就让我们不得已从日常模式被震到本体模式,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有些东西离我们比想象的要近,面对死亡,面对人本身的存在处境,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
然而,本体模式的魅力在于,看起来处在本体模式中的人们渺小无力,但当我们以本体模式生存时,我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准备进行改变的状态中。
在这个状态中,我们接纳了自己的渺小和有限性,这个过程尽管痛苦,但是能让我们发现生命本身的力量而不依托于日常模式中外界事物的证明,能够让我们发现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那些经历过死亡的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改变就是有力的证明。
困难的是,日常模式中外物对我们的吸引力往往是很大的,我们很容易被那些事情分了心,忘却我们的存在本身。
美国911事件之后的3个月,研究者发现美国大学生重新对他们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世界观等进行重新评价,更多表现出对于人脆弱性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感恩。此外,社会上的捐赠、慈善、利他行为增加。然而6个月后,这种现象逐渐消失,人们开始关注更多外在的价值。
欧文·亚隆认为,我们一生都在发展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应对死亡。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会通过动物的死亡、花朵的凋谢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从而联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面临同样的命运,儿童怕黑、喜欢看到动画片里的主人公复活,这都是死亡焦虑的表现。
随着慢慢长大,我们掌握越来越多的成人世界的法则,儿童对死亡的关注和担心会被成人世界的种种任务——学习,成家、立业——所分散。
但是我们总会在生命的某些时刻意识到我们存在的处境,那可能是你一个人待在宿舍的时候,可能是你忙完一阵子感到空虚的时候,可能是你人到中年,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可能是你正踌躇满志,身体却不听话出现了问题的时候。
所以我想,尽管面对死亡,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是我希望通过对死亡焦虑的研究,让人们看到,我们面对死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有多少行为最初是出于无意识的对死亡焦虑的逃避,却产生了防御性的、并不能真正抚慰到我们焦虑的行为。
这些防御性的行为,离真实的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害怕陷入悲伤,但是却不知道悲伤在让人感到渺小的同时,我们也最接近真实的自己,同时也唤醒了我们改变的力量。
有的人会说,为什么非要研究死亡呢,多晦气啊。
这样的言论,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早就听过很多了,他常常在书中举一个例子: “莫搔不痒之处”,没有人会愿意一直想着死这件事,而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那种感觉就好像直视骄阳,因为太刺眼,所以人们大都不愿意直视。
但他本人却相信:死亡可能会摧毁我们,但是对死亡的态度却能够拯救我们。我记得曾经在书上读过一句话“When you learn to die,you learn to live”(当你学会面对死亡,你就学会面对生活)。
前不久有幸跟着导师一起去苏州戒幢寺参加一个心理学与佛学对话的论坛,佛学大师、心理咨询界大师云集,医学界也有代表前来参会,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正是“死亡焦虑”和“临终关怀”。
我想,想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学会面对死亡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而我希望在这个领域,多做一点事情,帮助人们看到,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是怎样的,帮助大家更多的理解一些,我们现在费尽心思去追求的,是否是在逃避死亡恐惧呢?如果是,那么那些东西在死亡面前是否还那么重要?对自己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我想通过研究,更接近一点死亡焦虑的本质,也想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离自己存在本身更近一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舍曲林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包括伴随焦虑、有或无躁狂史的抑郁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舍曲林可有效地防止抑郁症的复发和再发。 2、舍曲林也用于治疗强迫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舍曲林可有效地防止强迫症初始症状的复发。
健客价: ¥80治疗抑郁障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
健客价: ¥108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 治疗社交恐怖症/
健客价: ¥54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强迫性神经症、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健客价: ¥75适用于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健客价: ¥166适用于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健客价: ¥120用于治疗抑郁症,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
健客价: ¥2371.抑郁症:百优解片用于治疗抑郁症状,伴有或不伴有焦虑症状。 2.强迫症:百优解片用于治疗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 3.神经性贪食症:百优解片用于缓解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贪食和导泻行为。
健客价: ¥260用于治疗抑郁症。
健客价: ¥79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本品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健客价: ¥10用于治疗抑郁症。
健客价: ¥54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健客价: ¥28轻、中度抑郁和焦虑。 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官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
健客价: ¥61各型精神分裂症。本品不仅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及认知缺陷症状。
健客价: ¥50本品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健客价: ¥100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
健客价: ¥102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健客价: ¥36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其它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 ¥48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症,本品的镇静作用较强,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性或激动性抑郁症。
健客价: ¥19舍曲林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包括伴随焦虑、有或无躁狂史的抑郁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舍曲林可有效地防止抑郁症的复发和再发。 舍曲林也用于治疗强迫症,初始治疗有反应后,舍曲林在治疗强迫症二年的时间内,仍保持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健客价: ¥24各种焦虑症。
健客价: ¥561.各种神经症所致的焦虑状态,如广泛性焦虑症。 2.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健客价: ¥34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以及药物依赖者戒断后的情绪障碍。
健客价: ¥64各种神经症所致的焦虑状态,如广泛性焦虑症 ;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健客价: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