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较于一种理论、一个学派,“人本主义”更像是一种运动,一种革命,是一种尊重人性,对“简化的”心理治疗的一种反抗。
在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于1940年代发展起来之前,很多声音在西方心理学界已经在发酵和酝酿:
在1930年,完形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Kohler(苛勒),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会长致辞中就说到“所有心理现象......由很多了无生机的原子所组成,仅仅是因为连接而成,构成了行动......本该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人生/生命,也因此变得无聊透顶。”表达对于简化的心理学、心理治疗的反抗。
Maslow(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更是认为人的动机不仅仅是生理层面,而有着更高等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动机。这也为Rogers(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开启了序幕。
1940年代,Rogers(罗杰斯)最早使用了“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医学模式的心理治疗(更多强调“症状”、“诊断”、“干预技术”等)不同,这种方法更将个体看做一个“充满潜能的”、“应该被无限接纳”的个体,而“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也更多是通过帮助来访者自我接纳、自我尊重,了解和发展自我的潜能,最后达到自我实现。
在此之后,人本主义在更多形式的咨询中被广泛应用,也为更多流派和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在工作中所使用。
在上周,简单心理采访了国际存在-人本心理学院(IIEHP)院长MarkYang博士,刨根问底地询问,“什么是存在-人本心理治疗”、“存在-人本主义究竟有哪些治疗技术”等问题:
受访者:MarkYang博士(杨吉膺)
简介:美国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国际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院(IIEHP)院长和创始人之一,美国赛布鲁克大学教授。Mark教授自2011年开始,在亚洲各地进行存在-人本主义治疗的传播、训练和督导。
“我不会形容「存在-人本」是一个流派。”
存在-人本主义,更多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作为一个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师,我很少去区分生活与工作,因为我觉得这其实是一致的。卡尔·罗杰斯也很强调,这种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我在学习和传播存在-人本主义,是有我的动力的。
我曾经在美国学了5年的临床心理学。坦白讲,我很失望,这不是我想学的心理学。有人说过,小心你学心理学,会把自己身上“人”的那部分剥夺掉。
是的,我在学习临床心理学的时候,从最开始学个案的诊断,慢慢地学习怎么用技术治疗这样的个案。慢慢的,人身上的那部分、自然的那部分,慢慢就变少了。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学的心理学。
而当我毕业后,我开始读IrvinYalom(欧文·亚隆),包括最近又重新读的CarlRogers(卡尔·罗杰斯),才觉得找到了我想要学的心理学。
举两个例子。
在我5年的临床心理学学习过程中,我几乎没怎么听到过“爱”(Love)这个词。而少数的听到“爱”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你要小心,不能「爱」上你的来访者”这样的语境。
但是我总在想,爱是一种多么大的力量啊,不该被“漠视”。在人本-存在的领域中,会更多强调“爱”的力量,以及将“爱”运用到咨询中。让我知道,心理咨询,不只是只有个案与干预,不只是有移情与反移情。
还有,在临床心理学里面,常听到一种说法,叫做“创伤”。这在临床中,确实会有“创伤”的存在。但我想,其实对于“人”而言,不仅仅只是“创伤”,而更多的会是“苦难”。
在更深的层面,我在存在心理学里面学到的是“苦难”。我觉得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值得我们更多的讨论和探索。
所以,我很想把这部分归于心理学里面,在存在-人本里面,让一些心理咨询和学习,更回归“自然”,更多回归到“人”的东西。
“我们谈存在-人本,确实没有太多在谈具体技术。”
确实,在人本存在这个里面,我们没有看到太多的技术。大家去读欧文·亚隆的书,去读罗杰斯的书,其实都没有太多谈到技术。
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卡尔·罗杰斯也非常强调,“咨询里面最重要的工具,是你(治疗师)本人”。
罗杰斯说一句话,“What'sthemostimportantisnotwhatwemustdo,buthowwemustbe”。也就是说,心理咨询中,重要的不是我们要做什么,而是我们是什么,重要的是我们的being,我们的存在,也就是你本人的气质和本人的存在。
还有,我们谈到“共情”,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的课程中有三堂课来强调“共情”。
事实上,罗杰斯在一段时间内,其实是停止了谈论“共情”。因为很多人将“共情”变为了一种“技术”,认为就是“你要反馈他的情绪”、“你去重复他最后几句话”......
罗杰斯为什么停止讨论“共情”,因为他说他觉得这让他“很遗憾”。他觉得这并不是“共情”。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应该是“想去共情这个人”,而更多的是“深深地,我想去了解另外一个人”,去understand、去了解他。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去强调“Being”的那部分,而不是“Doing”的那部分,这也是为什么罗杰斯的书上、亚隆的书上,很少谈到技术。
另外,曾经有一位神学家,叫MartinBuber(马丁·布伯),他谈到过两种关系,很多人学心理学中会学到:一种是“I-It”,我和它,另一种是“I-Thou”(我和你/我和汝)。
他说到,当我们用技术与另外一个人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把对方变成了一种“物质”,我们要用我们的技术在他们身上。如果我们过度用技术在别人身上的话,好像我们要“干预”、我要用技术,好像那个人就变成了“物质”,变成了“It”。
而在存在-人本主义中,我们其实更强调的是“I-Thou”的关系,是一种“我和你”的关系,更多的是我和你的相遇,在关系里面去听。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存在-人本主义里面很少谈到技术。
另外,存在主义的两位创始人,RolloMay(罗洛·梅)和JamesBugental(詹姆斯·布根塔尔),他们在很早就谈到,其实欧文亚隆也谈到:“存在心理学,并不是想要跟其他心理学流派去对抗,争夺谁对谁错,这个没有太多意义”。
更多的是,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想跟人们去强调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在任何一个学派里面,聆听、陪伴、尊重等,都是最重要的,这是最底层的东西。
所以说,技术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底层的部分需要先打牢。打牢了基础之后,未来不管学习什么样的技术、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学习什么样的技术,都是可以的。
罗杰斯认为,最原汁原味的人本,是把基本的东西做好就足够了。
有些人认为,这些东西/态度只是基础,我把基础学好了,所以我可以去学习更多的技术,可以去改变他的认知、去了解他的过去,他更愿意跟我分享他的过去。
人本里面不一样的是,人本主义认为“把关系建立好,这个关系本身,就具有疗效因素”。其他的东西,去了解来访者的背景、去分析来访者的情况,其实是为了建立关系。这是很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