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其他疾病 > 人心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人心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2018-04-18 来源:ItGetsBrighter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或许,敏感已经成为了你的烙印,偏执深深影响了你的生活,焦虑正让你看不到希望,但希望你能记得:人心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啊。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有段时间,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很火。
 
我们看着松子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有几段失败的感情,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都寻求不到安全感,学会了一个词“边缘型人格障碍”。
 
后来大家都追韩剧《Killmehealme》,也不忘讨论讨论多重人格如何自处,“解离型人格障碍”成了挂在嘴边的热词。
 
知乎上,常常能见到这样的问题,“如何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相处?”,“有个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家人是怎样的体验?”...
 
如此云云。
 
人格障碍成为了一个还蛮时髦的词。
 
但是说出口的轻松和实际的沉痛之间有耐人寻味的反差--目前,世界上有约5%-10%的人口正在受到各类人格障碍的困扰。尽管比例如此之高,相比抑郁症焦虑症,鲜有人真正知道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今天,我们援引英国《卫报》记者DavidBatty的报道,结合最新DSM-5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与研究成果,带大家以问答的形式,走进这类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心理障碍
 
什么是人格障碍?
 
为了理解人格障碍,我们首先要对“人格”这个概念进行初步的解释。所谓人格,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个体所具有的、与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更加通俗地来讲:人格就是指的每个人的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所有行为特征的群集。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人格的不同方面,我们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对人格的各个维度进行区分,心理学的各个学派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在这之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大五人格理论”:它将人格分为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五个方面,认为这五种特质便可以基本涵盖人格的各个特征。除此以外,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卡特尔的16种根源特质等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了划分,
 
那么,从这个概念出发,所谓人格障碍,就应该是指的是个体在人格的某些维度上发生了异常。据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人格障碍定义为:“人格障碍是一种适应不良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在知觉、思维与感受方式上,会显著偏离大众文化下的一般标准,尤其是会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会在思维、知觉与情感模式上严重偏离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范围。具有人格障碍的个体,往往会在各种各样的社交情境和私人空间中,表现出一系列相当稳定的异常行为特征。人格障碍通常发展与青少年晚期相关,并且会在成年后一直持续下去。

有多少种人格障碍?
 
根据目前最为权威的精神病学分类与诊断标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人格障碍共包含10种不同的亚型,它们分别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同时,对这10种人格障碍,我们可以再对它们进行归类,形成A、B、C三种类群的人格障碍:
 
A群人格障碍:该组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在他人看来往往十分怪异,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三种人格障碍;
 
B群人格障碍:同时也被称为“戏剧型”或严重型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患有该组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上有非常明显困难。
 
C群人格障碍:患者行为具有焦虑和恐惧的行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三种。

人格障碍有什么特点?
 
人格障碍的特点包括但不仅限于:攻击性、酒精或物质滥用、焦虑、抑郁、自残、进食障碍、多疑、精神紧张、情感缺乏、对批评过分敏感、持续寻求肯定、依赖他人、欺骗、霸凌或不尊重他人。人格障碍的诊断往往需要包含至少三种异常的行为特征。
 
人格障碍是否可以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
 
目前围绕人格障碍的争议还有许多,尤其是关于人格障碍是否能够被称作是一种“心理疾病”,各方对此依旧众说纷纭。尤其对于现在而言,虽然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在人格某一维度上的缺陷,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疾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某些人格障碍确实与精神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对于A类群的人格障碍来说,它们往往和精神分裂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在患有人格障碍的人群当中,有相当高比例的患者正在受到其他种类精神疾病的困扰。
 
人格障碍是如何引起的?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和人格障碍相关的一些异常行为(例如酗酒),与遗传基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还有研究发现,大脑中一种特殊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与冲动性和攻击性等异常的行为表现存在相关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理论认为,不良的儿童期经历(例如虐待经历),也会影响个体成年之后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其他可能与人格障碍有关的风险因素还包括颅脑损伤、物质滥用和其他种类的精神疾病等。
 
人格障碍有多普遍?
 
相比其他种类的心理障碍,有关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才对其开始进行系统性的调研。
 
根据2008年的研究,北美洲人格障碍的流行程度约为10.6%,即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受到人格障碍的困扰;而如此高的比率,也使得人格障碍在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
 
200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一项横跨13国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格障碍在人口中的流行程度约为6%。这一比率会随着社会经济学和人口学因素在不同地区发生变化,但无论是哪个数字都提示我们,人格障碍离你我其实并不遥远。

人格障碍为何饱受争议?
 
即便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心理学学会这两大权威的精神病学机构在人格障碍的定义上达成了基本共识,它们各自对人格障碍下分类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并且在过去30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在对人格障碍的标准进行调整与改变。
 
更为棘手的是,人格障碍在临床上面临着比抑郁症和焦虑症更为尴尬的境地:许多心理咨询师和医生都认为人格障碍是难以被治疗的,这也导致相当一部分临床工作者对人格障碍患者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心理;甚至在某些慈善机构中,人格障碍被冠以“垃圾诊断”的头衔,被确诊为人格障碍的患者,承受着他人和医生偏见所带来的双重压力。
 
如何治疗人格障碍?
 
虽然人格障碍的治疗难度较大,但研究者们从未放弃寻找治疗的方法。目前,药物和心理疗法双管齐下,被认为是对人格障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抗精神病药物通常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人格障碍中的自残行为;一些抗抑郁药物(例如百忧解)则在边缘型人格障碍上被应用,用于治疗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性;卡马西平等抗惊厥药物,则在攻击性行为的治疗上有着比较明显的疗效。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认知行为疗法(CBT)——一种旨在改变来访者信念行为的疗法,已经被证实在多种人格障碍的治疗上有着不俗效果。此外,自信心确立训练法和焦虑管理等方法,通常被用来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和焦虑情绪;而愤怒管理等技巧,也可以对攻击性行为起到比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后记:
 
与IGB之前向大家介绍的心理障碍不同,关于人格障碍的争议仍在继续。读完这篇文章,或许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在自己身上找到某种人格障碍的影子。毕竟,人无完人,无论是因为遗传因素还是成长经历,在人格的某一维度上,我们确实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
 
但是,IGB想向大家重申的一点是:无论哪种心理障碍,我们最终的目的都不是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也不是让我们给自己贴上专业术语的标签。这对于人格障碍来说也是一样:尽管在许多人眼中,人格是难以改变的,但研究者们从未放弃对其治疗方法的探索,也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正在以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和关爱被人格障碍所困扰的人们。
 
 
或许,敏感已经成为了你的烙印,偏执深深影响了你的生活,焦虑正让你看不到希望,但希望你能记得:人心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啊。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