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爱上性别一样的人,究竟是不是一种“罪过”

爱上性别一样的人,究竟是不是一种“罪过”

2018-04-18 来源:ItGetsBrighte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同性恋属于人类性取向中的正常一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为一种不同的性取向,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可是事实上,直到现在,这一假设的可靠性从未得到充分的证实。

“不存在的本质差异”——一个建立在错误假设上的结论

 
从古至今,同性性行为——或者说同性恋,一直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但是,直到几十年前,同性恋这一概念才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逐步得到明确的定义和划分。
 
在1880年-1900年间,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医学领域的名词,并被当成一种“性欲倒错”,被划分到疾病的范畴。
 
这一划分是建立在如下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作为一种不同的性取向,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可是事实上,直到现在,这一假设的可靠性从未得到充分的证实。
 
但或许连当时的医学家们也没有想到,这么多年来,对同性恋这样草率的定义,居然到今天还会有着如此巨大影响(Tolman&Diamond,2002)。
 
二十世纪初,精神分析的热潮席卷全球。尽管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在晚年表示他不认同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依旧坚持认为,同性恋是由于性发展的受阻对性功能产生了影响。
 
这一观点影响了同期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它们将同性恋视为一种精神疾病,受到个体童年期经历的影响,并且需要心理治疗。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性学家AlfredKinsey对同性恋进行了系统地调查研究。在他的研究里,Kinsey注意到,大部分人事实上可以同时有过同性和异性性经验。由此,他设计了一套性行为等级的七分量表。这一量表的评分为0-6:0代表只有异性性行为经验,6代表只有同性性行为经验,而3则代表两类性行为经验的比例相等。这就是颇为著名的“金赛量表”。
 
这一量表在当时被誉为“政界天才的漂亮一击”,因为它告诉我们:性行为并非是绝对的二分法,而是一个连续体。
 
人们没有必要一定将自己贴上某种标签,而所谓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并没有本质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一理论为性行为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到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性行为是一个变化的连续体,而同性性行为只是出于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一位置,并非和异性性行为有着本质区别。他们认为,同性性行为虽然相对少见,但我们没有理由将其视为一种变态行为;同性恋的去污名化过程,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巨大的飞越(Delamater&Friedrich,2002)。
 
为同性恋“正名”—来自不同学科的努力
 
最早为同性恋“正名”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英国。英国在当时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立法委员会,调查同性恋者的犯罪和卖淫情况,结果表明同性恋者是完全可以适应环境的个体。根据这一结果,立法委员会建议英国法律撤销禁止法定成年人进行同性性行为的条款,在当时引起轰动(Wolfenden,1963)。
 
同时,英国开展的另外一项研究也证实,同性恋女性和异性恋女性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任何显著的差异(Hopkins,1969)。
 
美国心理学家EvelynHooker也对同性恋进行了大量研究。事实上,她是一位有着一群“Gay蜜”的心理学家,但却惊诧于自己自小接受的教育,将朋友们划分为“病人”。她开展的大量针对同性恋群体的研究表明,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生活同样可以十分幸福。据此,她十分严厉地批判了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提倡医学界摒弃以往的做法,不可将同性恋划分为一种“精神疾病”(Hooker,1993)。
 
在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下,1987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彻底将所有和同性恋有关的条目,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III-R)》中去除。
 
至此,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同性恋属于人类性取向中的正常一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