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最核心的特征是对自我重要性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才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自恋者在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往往是神话人物纳西索斯(Narcissus)——他只爱自己,拒绝被任何人碰触。事实上,这种深藏的自卑感才是自恋者真正的问题,自大只不过是用来掩盖内在深层“不足感”(inadequacy)的假象。
1、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组成
自恋者的自大行为主要是为了增强其自我的满足感(adequacy)。由于自恋者不能自己维持这种满足感,因此他/她需要通过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来达到这一目的。但自恋者极度脆弱的自我价值感让他/她无法冒险去经受任何批评。因此,他/她会避免与他人产生有意义的情绪互动。自恋者在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崇拜的同时,又会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的方式往往能让自恋者忽略人们的真实反应从而维持自大的幻觉。因此,自恋者在被夸奖时自大感会增强,而遭受批评时却通常不会受影响,而是去贬低批评自己的人。Akhtar(1989)[引自Carson&Butcher,1992;P.271]讨论了自恋者的六种典型病态功能,其中有四种最好地诠释了上文提到的模式:“(1)自恋者在对杰出成就的幻想背后,有着一种基本的自卑感;(2)无法信任和依赖他人,因而发展出很多肤浅的关系,以此来从他人那里获取称赞;(3)道德观不稳定——总是准备好通过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来获得支持;(4)不能长期停留于一段恋爱关系,维持忠诚关系的能力受到损害。”
2、自恋的心理治疗要点
来寻求心理治疗的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通常而言,自恋者寻求治疗的原因是他/她无法维持那种使他远离绝望的自大感。自恋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处境是由个人的适应不良导致,而是源自于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环境因素。因此,自恋者并不期待治疗师“治愈”他/她的问题——因为他/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相反,自恋者希望治疗师能帮其恢复自大感带来的那种受保护的感觉。因此,对治疗师而言很关键的一点是,在治疗中治疗师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自恋者会试图操纵治疗来治愈其受伤的自我,而不是探索其背后的自卑感和绝望感。
3、不同心理学派对于自恋的观点
1898年,Ellis最先将“自恋”用于描述心理现象。Ellis描述了一种自体性欲(auto-erotism)的特殊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将性感受(sexualfeelings)融入到对自我的崇拜中(Goldberg,1980)——就像纳西索斯一样。随后,Freud在其1914年发表的论文‘OnNarcissism’中,将“自恋”整合到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中。Freud将“自恋”定义为一种性欲倒错(asexualperversion),其中包括对自己身体的病态性爱(Sandler&Person,1991)。此后,一些心理学理论也尝试解释并治疗自恋现象。尤其要注意的是,最全面的心理理论都受到了心理动力观点的推动,其次还有荣格(分析的)观点的影响。基本而言,两类理论都认为,童年期的发展问题导致了自恋障碍的发生。存在主义学派也尝试去处理自恋问题,只是已有的文献相对较少。存在主义学家假定,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可能是自恋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是人本主义观点:尽管缺乏具体的自恋理论,但人本主义也能应用于自恋障碍。针对自恋,人本主义与精神动力的观点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共鸣。
4、自恋的精神动力学观点
自恋的精神动力模型主要由两个有重叠的学派主导,一个是自体心理学学派(theselfpsychologyschool),另一个是客体关系学派(theobjectrelationsschool.)。自体心理学学派(代表人物为Kohut)指出,自恋是每个人精神(psyche)的一个成分。我们生来就是自恋者,婴儿期的自恋会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的成人自恋。当这个过程以某种方式被扰乱时,就会导致自恋障碍。相较而言,客体关系学派(代表人物为Kernberg)认为,自恋并不是由于婴儿期自恋的正常成熟受到了抑制,自恋者代表的是对儿童期某个发展阶段的固着。具体而言,自恋者所固着的发展阶段是在自我和他人的分化变得模糊的阶段。
5、Kohut的自恋理论
Kohut认为,自恋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里程碑,健康个体会学着将他/她的婴儿期自恋转化为成人自恋。这个转化发生的过程被Kohut命名为“蜕变的内化作用”(transmutinginternalizations)。在婴儿转化为成人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挑战从而导致最终的挫败。如果这种挫折仅仅只是略微超过个体应对能力,那么个体体验到的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frustration)。“恰到好处的挫折”会让个体发展出一个强大的内在结构(如一种很强的自体感),刚好可以用来补偿外在结构的缺失(如来自他人的支持)。由于遭受的挫折水平超过“恰到好处的挫折”所在的水平,自恋者经历“蜕变的内化作用”的过程受到抑制,因而被“卡”在婴儿水平,表现出一个全能且“刀枪不入”的小孩所具有的很多特点(Kohut,1977)。
6、Kernberg的自恋理论
Kernberg对自恋的观点基于Mahler的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个体分化过程理论。Mahler的理论探讨的是,发展中的儿童如何通过成功掌握个体分化的前两阶段(正常的自我中心,正常的共生)以及四个子阶段(分化,实践,和解,固化)【differentiation,practicing,rapprochement,andconsolidation】,来获得一个稳定的自体概念。Kernberg指出,自恋者不能成功地掌握和解这个阶段,因此会固着在这个水平。但很重要的是,在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理解自恋者在实践阶段的动力。实践阶段(10-14个月)是儿童学会行走的发展阶段。行走的能力给儿童带来一种对周围世界的全新认识,它赋予儿童一种自大感和全能感,这与自恋者的表现非常相像。但是,一旦儿童进入和解阶段(14-24个月),现实很快就会让他们尝到苦果。在这个阶段,儿童发现自己并不是全能的,他们能做的非常有限。Kernberg认为,儿童在这个阶段会非常受挫,他们可以通过拒绝或回到实践阶段来适应,因为这些方法为他们提供了自大和全能所带来的安全感(Kernberg,1976)。
7、被偏爱的精神动力模型
一般而言,精神动力学文献更倾向于客体关系学派,它重点强调一种全面的发展性解释(如Mahler所采用的个体分化模型)。但是,Kohut的理论也给精神动力学的思想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从精神动力学文献对Kohut各种概念的使用中可见一斑(如Johnson,1987;Manfield,1992;Masterson,1981)。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其余分支也沿用了相似的思路,偶尔用Kohut的观点来强调客体关系的概念。
8、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根据Kernberg和客体关系学派的观点,和解阶段的危机对于自恋型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体如果不能成功应对这一阶段挑战,就会遭受一种自恋损伤(anarcissisticinjury)。从本质上说,不论任何时候,只要环境(特别是重要他人)要求个体成为不是他/她的样子,这种自恋损伤就会出现。遭受自恋伤害的个体会被告知“不要成为你自己,成为我需要你成为的样子。你原本的样子让我失望、受威胁、生气、受刺激。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样我就会爱你”(Johnson,1987;P.39)。自恋损伤摧毁了个体正在形成的自体。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样子。这些受到自恋损伤的个体通过分裂自己的人格来适应。被分裂出来的两个自体被Kohut命名为“核心自体”(也是真正的自体,thenuclearself)和“虚假自体”(thefalseself)。其中,真正的自体支离破碎,受到压抑,而虚假自体则掌控了这个人。由此,自恋者学会通过隐藏被他人拒绝的部分来拒绝自己。最终自恋者会尝试通过给他人留下深刻的自大的印象去补偿自我的“不足”(deficiencies)。自恋者从本质上就决定了“我本身是有问题的。因此,我必须特别”(Johnson,1987;P.53)。
9、自恋者眼中的他人
正如自恋者的自恋是由于环境“需要”,自恋者眼中的他人也不是他们真正的样子,而是自恋者需要他们成为的样子。这样一来,他人被觉知到的存在也仅仅只与自恋者的需要有关。因此客体关系这个术语对于自恋者就有了特殊的含义。“我们对他人而言只是客体,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都是自恋的,他人对我们而言也都是客体。他们并不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我们是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自恋的,我们也不能真的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他人真正的存在。他们、我们,都是客体……我不是真实的。你也不是真实的。对我而言,你只是我的一个客体。对你而言,我也只是客体”(Johnson,1987;P.48)。这比自恋者维持与客体融为一体的婴儿期幻觉更为明显。在心理上,自恋者存在一种自体与他人分化的困难。正是这种区分个人界限的无能程度,决定了自恋障碍的严重程度(Johnson,1987)。
10、自恋的水平
最极端的自恋形式包括这样一种觉知——自我和客体之间不存在分离。自恋者认为他人是与自己融合的一部分,客体因而被看作是自我的外延。通常,被自恋者选中的客体代表着自恋者人格中那些让他/她自卑的部分。比如,如果一个自恋者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他/她就会寻找那些让自己觉得有吸引力的人来融合。承认与客体分离的自恋者存在于更高的水平,然而,视客体与自己相似的自恋者,就此种程度而言,认为客体同样有相似的心理状态。因此,自恋者就会将客体知觉为“刚好像我”。发展最好的自恋人格将客体知觉为与自己是分离的,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同的,但又无法将客体当做一个独特且分离的个体来欣赏。因此,客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增强自恋者的虚假自体,这个客体就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有用的(Manfield,1992)。
11、自恋的类型
在对环境觉知需求不确定时,自恋者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支持他/她的夸大的自我,同时对他/她的要求又超过了他/她能成为的样子,这个个体就会发展成一个暴露的自恋者(anexhibitionisticnarcissist)。这样的个体被告知的是“你优于他人”,但同时,他/她自己的感受却是被忽视的。因此,为了恢复自我的满足感,这个发展中的个体会尝试去强迫环境来支持自己优越和完美的自大声明。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感觉受到了个体自大所带来的威胁,环境就会尝试去抑制他/她自大的表达。个体学会将自大隐藏起来不被他人发现,最后发展成为“壁橱里的自恋者”(aclosetnarcissist,即隐性的自恋者,译者注),只在自认为自大的暴露是安全的时,才显露出自己的自大感(Manfield,1992)。
12、自恋的防御机制
在某种程度上,自恋防御机制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但在自恋者中尤其普遍。这些防御机制被用来保护自恋者免受自恋伤害。最普遍的防御机制就是自大防御(grandiosedefense),其功能在于恢复自恋者膨胀的自我认知。一般而言,当他人的言语与自恋者夸大的自我认知相冲突或者自恋者的自大被他人揭穿时,这种防御就会出现。自恋者会体验到与儿童期经历过的相似的自恋损伤,同时通过增强自己的自大作为反应,以此来修复受伤的自体概念。在相似情景下,另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是贬低(devaluation)。受伤或受挫时,自恋者会通过贬低“冒犯”自己的人作为回应。贬低通过让自恋者体验到一种优于冒犯者的感受来修复其受伤的自我(ego)。此外,自恋者还会采用另外两种防御机制。第一种是“自给自足型防御”(theself-sufficiencydefense),用来保持自恋者在情感上与他人的隔离。通过情感隔离,自恋者的自大可以继续保持不被挑战的状态。最后,当无价值感出现的时候,自恋者会采用“疯狂防御”(themanicdefense)。为了避免去体验这些无价值的感受,自恋者会尝试让自己忙于各种活动中,这样一来,他/她就没有时间去体验那些感受了(Manfield,1992)。
13、针对自恋者的精神动力疗法
针对自恋者的精神动力疗法的核心主要围绕治疗中出现的移情关系(thetransferencerelationship)展开。为了发展出移情关系,治疗师必须能同理病人的自恋需要。通过与自恋者产生共鸣(echoing),治疗师在自恋者面前是“沉默的”(silent)、“隐匿的”(invisible)。从本质上说,治疗师成为了自恋者的一面镜子,而自恋者在面对另一个自我(alterego)时获得了自恋愉悦(narcissisticpleasure)。Grunberger的观点非常好地澄清了这一点,他认为“病人应该是唯一的主动方,因而应该享受完全的自恋自由。在分析中,分析师自己并不真的存在。分析师不需要是好的或者坏的——他甚至都不需要存在……因此,分析从根本上不能算是对话;最多只是一种有着两个声音的独白,一个在说,一个在共鸣、重复、澄清、解释——就像一面忠实而没有污点的镜子”(Grunberger,1979;P.49)。
14、镜像移情(TheMirrorTransference)
一旦治疗性关系建立起来,两种类似移情的现象——镜像移情(themirrortransference)和理想化移情(theidealizingtransference),统称为自体客体移情(selfobjecttransference)——就会出现。当治疗师给自恋者提供很强的肯定感(validation)时,镜像移情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受到自恋伤害的儿童,由于自己本来样子没有受到过肯定,因此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有问题的。这种想法会给他们的自尊带来严重的伤害。通过反映自恋者的成就和自大,其自尊和内在凝结(internalcohesion)得以维护(Manfield,1992)。镜像移情现象有三种,每种都对应自恋的不同水平(上面已经讨论过)。自恋者如果不能区分客体和自体,就会产生融合移情(themergertransference)。这类自恋者会将治疗师看成是一个虚拟的自我的外延。他们会期待治疗师与自己有非常完美的共鸣,就像治疗师是他/她真实的一部分一样。如果治疗师与自恋者的需要或观点哪怕有一点点的不同,自恋者都会在治疗师所提供的统整的自体客体功能上体验到痛苦的破裂感,随后还可能会感受到被咨询师背叛,并通过回避咨询师来回应(Manfield,1992)。第二种镜像移情类型是“孪生/另我移情”(thetwinshiporalter-egotransference)。在这种移情中,自恋者认为治疗师在心理上与自己是相似的。从概念上说,自恋者将治疗师和自己看做是双胞胎,分离但相像。在孪生移情中,为了维持自体客体的内在凝聚力,自恋者需要将治疗师视为“就像我一样”(Manfield,1992)。第三类镜像移情也被称为镜像移情。在这类移情中,自恋者对治疗师感兴趣的程度依赖于治疗师在多大程度能反映自恋者的自大。在这种移情关系里,治疗师的功能是增强自恋者不安全的自我(Manfield,1992)。
15、理想化移情(TheIdealizingTransference)
第二种自体客体移情叫做理想化移情,它包括借助于客体(治疗师)的力量来维持内在的统整感。自恋者将治疗师理想化为自认为能够联结的人,这样的联结也反过来激励了自恋者自己。将“理想化”的自恋者定义为一个婴儿是很有助益的,他们就像婴儿一样,从全能的养育者那里获取力量。于是,在理想化移情里,治疗师代表着全能,这反过来让自恋者感受到安全。对于自恋者而言,将客体理想化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宁愿归咎于自己,也不会去指责治疗师(Manfield,1992)。相较于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是一种更成熟的移情,因为理想化需要一定量的内部结构(如与治疗师的分离)。通常自恋者会先发展出镜像移情;只有当内部结构足够强大时才会发展出理想化移情(Manfield,1992)。
16、在治疗中利用移情关系
自体客体移情关系为自恋者带来了稳定的效果。支持性的治疗师能允许自恋者去疗愈自己现有的低自尊,并恢复其受损的自大。但治愈当下的自恋损伤并没有强调其背后最深层的原初性伤害,特别是虚假自体的议题。要处理这些议题,治疗师必须在自恋者变得反常地情绪化的时候——即自恋者感到受伤的时候——非常有技巧地利用当下发生的情况来处理。由此,治疗师在移情关系的背景下,将自恋者的关注移动到他/她内在的感受就变得很关键(Manfield,1992)。精神动力学理论家普遍认为,不干涉(ahands-offtypeofapproach)是处理自恋者当下经验最好的方式。要做到不干涉,最好是让自恋者“控制”与治疗师的会面,在治疗的过程中,当自恋者的损伤(injuries)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时候,治疗师再去处理这些伤害。发展出镜像移情之后,只要治疗师对于自恋者的经历作出错误的理解和/或反映,伤害就会出现。类似地,当理想化移情形成时,自恋者对治疗师的理想化受到阻断,伤害就会以失望的形式呈现。不论哪种情况,自恋者都会尝试掩盖这种伤害,这样治疗师就不会注意到它。所以治疗师必须去发现自恋者针对伤害的痛苦所采用的防御方式,追本溯源,找到导致伤害的原因(Manfield,1992)。一旦治疗师发现伤害的原因,就要非常小心地与自恋者一起去探索该议题,只有这样自恋者才不会感受到威胁。下面的案例很好地诠释了治疗师与一名自恋病人一起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耐心和技能。“……来的是一名35岁左右的女病人,她因为刚得到一份新的工作而情绪高涨。她能谈论的所有内容都是这份工作有多完美;谈话间完全没有内省的迹象,也没用丝毫的焦虑。治疗师无法找到一个切入点,在整个会谈中没有做任何干预,除了承认病人对新工作的那份显而易见的兴奋。然后,当病人正要离开,治疗师注意到她把自己的眼镜落在了桌子上。他说,“你忘了你的眼镜”,听到治疗师的话,女病人的反应惊讶又尴尬,她说,“哦,我多么笨拙啊”。病人的这个反应为治疗师所呈现的,是其自大盔甲上的一丝缝隙,这为治疗师提供了干预的机会。他说,“你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此兴奋,这是你所有能想到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部分。”病人笑了,她的笑中包含着饶有兴趣以及承认的意味。在这个案例中,病人在会谈中一直在防御,直到让她惊讶的那一刻,她很尴尬,并给自己贴上了“笨拙”的标签,这才给治疗师提供了解释的机会——解释病人的防御(她聚焦于外部世界的兴奋)以及这个防御是如何将她带离自己的(Manfield,1992;PP.168-169)。自恋者的治愈并不来自于自体客体关系本身。相反,治疗师的自体客体移情功能的治愈力仅限于它能为自恋者提供一种来自外部的支持,这让自恋者能够维持内在的统整。要治愈自恋者,就需要让其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真正的自体-thetrueself)。因此,治愈的过程是漫长的。当治疗师所提供的结构(structure)不小心被中断,治愈的过程才会取得一点点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回想Kohut的概念——“恰到好处的挫折”——就很有用。“如果治疗师的自体客体功能被中断的程度并没有严重到让病人有缺陷的内在结构无法承受,这些中断功用就跟“恰到好处的挫折”一样,病人的内在结构会因此得到成长,从而补足被打断的自体客体功能”(Manfield,1992;P.167)。荣格的(分析的)自恋分析心理学观点则认为,自恋是一种自我疏离(Self-estrangement)的障碍,是由于母亲照料不足导致的。在处理自恋之前,抓住分析学派观点的精华是很有益处的。
17、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我(Ego)和自体(Self)
理解“自体”(Self/self,在分析心理学中Self首字母大写用以区分)在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动力学观点中的意义不同是很重要的。精神动力学理论认为,自体总是由自我(ego)引导,即自体是自我的一部分内容。相较而言,分析心理学认为自体是心灵(psyche)的总体,是完整感的原型(archetype)和人格的管控中心(theregulatingcenter)。不仅如此,在心灵中,自体还是神的形象。自体被体验为一种超个人的力量(atranspersonalpower),超越了自我(ego)。因此,自体先于自我存在,自我是随后才从自体中发生出来的(Monte,1991)。在自体中,我们感知到一种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从而组成人类一出生就共有的原始形象(primordialimages)。这些原始形象被称为原型(archetypes),在塑造自我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自我在看向自体的镜子时所看到的东西总是“不真实的”,因为它看到的是原型的形象,它永远都不会与自我融为一体”(Schwartz-Salant,1982;P.19)。
18、自恋是自我疏离的一种表达
对于自恋者而言,破碎的母亲原型导致了自恋的发生。母亲的原始形象代表着天堂。在那里,儿童所处的环境能完美地满足其需要。只要母亲能合理的满足儿童的需要,他/她就会“正常”发展。但是,没有哪位母亲能在现实中满足儿童的原型期待。一旦母亲没能成为一位“足够好的母亲”,自恋的情况就会发生(Asper,1993)。当母亲与儿童的关系受损,儿童的自我就不能以最优的方式发展。儿童不能发展出一种安全的“自我-自体轴”联结(‘ego-Selfaxis’bond);相反,儿童的自我会体验到与自体的疏离。这种自体疏离会对儿童的自我产生消极影响,由此自恋者被认为产生了一个“消极化的自我”(negativizedego),通过抑制自体固有的个人需要来补偿自体疏离;因而,“处于自恋不安中的个体的这种消极化自我,其特点就是有很强的防御机制和自我刚性(egorigidity)。这个不安的个体远离那些消极经验所带来的痛苦情绪,并且变得自私自利(egoistic)、自我中心(egocentric)、自恋(narcissistic)”(Asper,1993;P.82)。
19、自恋的分析治疗
由于自恋的情况是自我疏离的表现,分析治疗师尝试去修复自我-自体轴联结上由于缺乏足够好的母性照料而产生的断裂。要修复这种断裂,治疗师必须通过共情的方式向自恋者传达这样的信息:他人真的关心他/她;治疗师必须通过给予自恋者一种母亲般的照料来修复其对于好母亲的原型(Asper,1993)。而这种母亲般的照料,就包括了关注自恋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