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孤独自闭 > 缺了这个东西,社交就永远是星孩跨不过去的槛

缺了这个东西,社交就永远是星孩跨不过去的槛

2018-03-20 来源: 自闭症互助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同理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道德感的源头,调节人际关系、协同合作都少不了它。同理心是人的重要的情绪能力,它是孩子好性格,甚至孩子将来人生幸福的重要推动力。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宁宁6岁,眉清目秀,和人对视的时候,目光里总是透着一股怯意。在奶奶的鼓励下,他会带着颤音向人打招呼,如果相处的时间长一点,他还能在你面前轻轻地背一首儿歌。这让宁宁的奶奶很骄傲:“你看他表现得这么好,像是不正常、没教养吗?”

 
宁宁是在3岁零4个月的时候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可奶奶却从来不忍用“傻瓜”来形容这个漂亮的孙子,但和正常孩子相比,他又太过“特殊”了。
 
这种“特殊”体现在宁宁生活的一切细节上。比如他突如其来的各种情绪起伏,哭闹撒泼,时常不受控制的乱跑和推搡等等。这个自闭症孩子的到来,总让全家人时刻处在战斗的状态。带出门坐地铁,车厢里人太多,孩子就会感觉烦躁,习惯性地通过频繁地转圈、晃腿和发出奇怪的声音来发泄情绪,旁边的人瞪他一眼,嘴里嘟哝一句“没教养”。而此时的宁宁,还沉浸在自得其乐中,睁着懵懂的大眼睛,丝毫没有理解其他人的排斥和不喜,也完全没有体会到家人的难堪和羞耻。
 
*上面内容来源于文汇报
 
这样的感觉不只宁宁奶奶有体验过,相信看着这篇文章的诸位星爸星妈在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感受过,自家孩子对于外界很多情绪信息总是漠然与无动于衷。常常旁边小朋友的嫌弃、大人的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都被自然“屏蔽”了。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闭症孩子的社交障碍的问题核心:缺乏同理心。
 
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成分,这是自闭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细致进行训练培养的部分,也是他们在后续成长和自立的过程中需要的核心生存素质之一。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又叫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不同于一般心理学枯燥的理论,下面这则短片用了可爱的动画及简洁易懂的语言带出:“同理心与同情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能够对别人造成完全不同的意义与情绪”。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同理心的四个特性:“接受别人的观点、不加以评论、辨识对方的情绪以及试图与他人交流、沟通”。
 
当我们把同理心仅仅理解为换位思考的时候,其实仅仅发生在脑中,换句话说,我们可能没“走心”,但如果是换位感受,那么就不一样了。当换位感受的时候,我们能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情绪,当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就会有思考,那么行动就随之而来。
 
所以,我们要换位感受,而不单单是换位思考。而且,同理心还需要表达出来。
 
同理心对自闭症孩子重要吗?
 
“你把小朋友给抓了还笑呵呵!”
 
“妈妈很伤心啊,你怎么还不懂得来安慰一下!”
 
“其他人都不喜欢你,你为什么还上赶着跟着他们玩被他们欺负!”
 
……
 
这样的话肯定很多家长都曾经说过。多希望孩子能够懂得自己的心声,能够及时安慰哭泣的小伙伴,能够想到小伙伴的哭泣和失落而不再轻易抢夺对方的玩具或者推搡对方。
 
“同理心”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事实上,对于“臆测”对方脑中的想法,或由对方脸上的表情来“判别情绪”对自闭症患者而言是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与他们的社交困难的核心表现紧密相关。
 
心理学家认为,同理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道德感的源头,调节人际关系、协同合作都少不了它。同理心是人的重要的情绪能力,它是孩子好性格,甚至孩子将来人生幸福的重要推动力。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1、同理心帮助控制不恰当行为
 
如果理解了自己不恰当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后果,自闭症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去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并产生自我管理的表现,从而降低不恰当行为的出现频率和强度。
 
举个例子来说,乐乐以前总是不管不顾抓挠小朋友,抢他们手中的玩具,险些被幼儿园退学。乐乐的治疗师为此跟乐乐进行了近三个月的绘本阅读和角色扮演训练,让他充分了解到了被抢夺玩具和被抓挠带来的伤心、沮丧和害怕,之后乐乐抓挠小朋友抢夺玩具的行为有明显的减少。哪怕发生了,他也会在提醒下将玩具还给小朋友。

2、同理心帮助建立同伴关系
 
同理心能够让孩子体谅对方的立场和情绪感受,更好地在社交互动中做出回应。
 
很多自闭症孩子都因为不能站在对方角度看事情,所以很难在普通社交沟通中接话,因此对话总是在一问一答中尴尬结束。
 
比如,有人说,“我今天早上了吃了超级好吃的早餐。”缺乏同理心的孩子一般连回答都不会,因为他可能无法了解对方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分享他吃到的“超级好吃的早餐”,而能够共情的孩子则会抓住这点,马上问:“你早上吃了什么?”然后与同伴讨论一番自己喜欢这类的早餐与否。
 
因此通过社交性对话建立起来的同伴互动,能够很好地加强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友情,对于孩子的社会性独立有很好的帮助。

3、同理心帮助实现任务协作
 
具有同理心的孩子能够在任务遇上困难时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退让,或者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这是每个自闭症孩子长大之后在工作中独立所必要的技能之一。
 
在针对阿斯伯格孩子社交技巧的一个研究中,经过同理心训练的孩子往往可以跟同伴进行相同任务的合作,并且放弃对一些细节的过度执着以促进任务的完成。
 
比如使用不同颜色搭建一座乐高高塔,孩子们能够妥协使用没有颜色变化规则的乐高进行搭建。而未经过训练的一组则因为孩子本身狭窄兴趣或者刻板仪式等问题,忽视了与同伴之间的协作,总是执着于使用红蓝绿一致的顺序来搭建高塔,却忽视了有的乐高积木形状不一定有需要的颜色,导致团队未能完成任务。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自闭症个体来说,同理心从控制个人行为到促进社会融合和独立自主生存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理心该怎么训练?
 
同理心的训练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对于自闭症孩子非常重要。对他们来说,同理心的训练包括对细节的观察,情绪的认知,社会规则的认识以及基础人际关系的互动等你多种内容和技巧,对他们的社会性适应和独立自理极其重要。

1、同理心始于模仿
 
有科学家认为,孩子1岁到3岁之间,同理心有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是照顾他的人,妈妈、爸爸,或是爷爷、奶奶等。所以,早期的亲子互动模式,在孩子的同理心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科学界普遍相信,模仿是孩子学习情感反应模式的重要途径。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积极敏感地回应孩子,鼓励孩子体验他人的情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孩子有善意的行为。可以试试下面这些具体的做法。
 
首先,身为家长,自己要有同理心。我们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说,孩子想吃糖,你不肯给,孩子哭闹。一种方式是跟孩子说:“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一颗糖吗?你哭也没用,别以为你哭我就能答应你。”
 
还有一种方式,是跟孩子说:“你现在很伤心,因为你想吃糖果,我不给你,对吗?我现在不给你吃糖,是因为你今天已经吃过两颗了。你可以明天再吃糖果。现在,先吃一个香蕉怎么样?”
 
显然,第二种方式,孩子更能接受一些,因为你理解他的感受,而且提供了替代方案。
 
爸爸妈妈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两个常见的问题:第一,不要去推测孩子的动机,比如说,“你以为你哭我就能答应你?”而是真正理解孩子情绪的表达,会说:“因为我不给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你伤心。”
 
如果不知道原因,就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伤心呢?”如果孩子不说,那你只描述和接受孩子当时的情绪,也可以,“你哭了,很伤心啊。来,我抱抱你。”
 
你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孩子能模仿你的表情,你说的话,你的动作,你的情绪,以及你对情绪的反应,这些都是同理心的基础。

2、多跟孩子聊心事
 
正常人天生都会有情绪,但要识别和用语言命名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识别别人的情绪更难,需要解读非语言的符号,比如表情、动作之类。这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更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它直接与孩子的核心障碍相关。因此,家长经常跟孩子聊一聊,能帮助孩子更好的体会和解读情绪。
 
家长要主动讨论自己的情绪。与其硬撑着给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读书,不如告诉孩子:“我累了,有些烦躁,想要休息。明天再读书好吗?”孩子更能理解家长,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3、利用假装游戏
 
思考、想象情绪,假装对情绪有反应行为,也有助于培养同理心。
 
家长在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跟孩子一起演,来玩假装游戏。让孩子挑一个他喜欢的故事,大家分配好角色,一边演一边讨论角色的想法和感受。还可以利用游戏“还原”孩子与其他人有冲突的场景,帮助孩子理解别人。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抢别人的玩具,争执哭闹了。回来之后,家长可以跟孩子玩假装游戏,假装是小狐狸抢小兔子的玩具,孩子扮演小兔子,家长来演小狐狸。让孩子体验一下,玩具被抢时的心情。鼓励孩子想想:如果小狐狸想玩玩具,还可以怎么做?
 
用这种第三方的角度,孩子更能体会“是什么感觉”,理解“为什么”,也更愿意思考“该怎么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