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合教育,这些专家如是说……
摘要:我们现在认为30%到50%的自闭症孩子智力是落后的,50%到70%智力正常,尤其是在2岁3岁低年龄的时候,我和一些其他专家都认为,大多自闭症孩子都是智力正常的。
融合教育模式有助患者康复
很多家长问,
自闭症儿童能不能就读于普通学校?当然可以,而且有很多孩子都在普通学校就读,只不过这些家长都一个个不愿露出水面而已,这就是一个问题,他们的孩子训练好了以后就不愿意露面了。
我们现在认为30%到50%的
自闭症孩子智力是落后的,50%到70%智力正常,尤其是在2岁3岁低年龄的时候,我和一些其他专家都认为,大多自闭症孩子都是智力正常的。但如果长期不交往,那么智商可能会越来越糟糕,因为交往可以得到知识。
在发达国家,社会都是坦然接受残障孩子进入正常学校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严重
脑瘫连坐都坐不住,你怎么让他去上正常学校呢?这种孩子只能放在家里或者特殊机构里去教育。
台湾做得很好,文山特校五六百个孩子在里面学习,都是中重度的特殊孩子,那么轻到中度的都应该到普通学校。我们倡导,轻度孩子应该回到普通学校就读,中度的不是不可以,经过康复训练后,也是可以回到普通学校的,因为要给他们融合教育的环境。
融合教育从整体来讲绝对是有帮助的,因为他们缺少交流,你把他们融合进去,就是给了他们更多的交流机会啊。不过学校要做足功课,避免他们在学校被欺负。
现在有些地方,自闭症儿童要做鉴定才能入学,我不同意鉴定,学习能力的鉴定我是不赞成的,我们只需要鉴定这个孩子有没有伤害自己和他人,严重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学习能力差不能成为拒绝他(她)受教育上学的理由,不能用群体的权利去剥夺几个人的权利,老师照顾不过来这几个特别的孩子,可以理解。
过去我们没有经济实力,没办法去做这个事情还可以理解,今天我们的财政收入达到了一定程度,政府就应该帮助学校,完善融合教育,这才是应该有的进步。
送孩子上学前先与老师沟通
从家长角度来讲,送自闭症孩子去普通学校、培智学校还是机构,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判断,这没有统一的答案。
要送孩子去学校学习,家长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正式入学前要让孩子先去接触学校,尽可能先熟悉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规则。家长可以先和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孩子的特点。有些行为问题可能就是老师不太熟悉孩子的特点,把某个行为作为一个问题去管理,反而激发孩子更多行为问题。
二是家长可以在家庭内对孩子进行一些锻炼,比如锻炼孩子安静做一些事情的能力。把这些基础做好,再和老师沟通好,孩子上学的困难和阻力肯定会更小。
自闭症学生会有一些干扰班级日常秩序的行为问题,但这些行为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消退或者消失的。对于自闭症儿童,学校首先应该保持接纳的态度,而没有权利拒绝接收这样的学生。
坚决制止违反社会规则(自伤、攻击、破坏)的行为问题,除了这些红线行为以外的其他问题行为,可以有一定限度的宽容,比如下座位,对于自闭症谱系的孩子来说是应该给予容忍的。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只要老师没有向你投诉孩子在园内有什么让她们难以容忍的行为,那么就说明孩子稳稳踏入融合第一步了,其余的,像排队时跑开,从教室离开,下位子,家长应该要知道这些行为是基本上会出现的,应该都是要接受的。
星孩随班就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随班就读成为我国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措施,是中国发展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1992年,仅有28%的在校残疾学生在普通教室随班就读,2003年随班就读生占入学残疾学生总数的70%左右。但是,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些地区的随班就读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仅仅停留在统计表与各地的汇报材料之中。连“随班混读”、”随班就坐”的学生都很少,何谈质量?
尽管国家规定普通学校应接纳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但大多普通学校仍拒绝孤独症儿童入校,原因之一是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知如何开展有效地学校教学。有的自闭症儿童即使有能力入校,有的也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多动、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原因中途退学或者转学。各地关于孤独症儿童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报道层出不穷。
在一些农村以及西部地区,当地很多家长意识落后,在观念上难以接受,羞于谈论自己的孤独症孩子,并且将孤独症孩子藏在家里,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更谈不上让孤独症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社会大众对孤独症认知很少,对孤独症认识没有普及,社会接纳程度较低。多数孤独症患者及家庭仍处于一种无从认定、无人问津、无人理解、无法获助的痛苦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