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杀师之怒,缘何而生?

杀师之怒,缘何而生?

2018-03-15 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行为控制则是通过设定规则、引导鼓励、监管限制等方式管理和约束孩子的行为。上面场景中父母和孩子的第二回合对话,就是用了设定规则和限制的方式进行行为控制。

想说说这个话题是源于11月12日湖南某中学16岁高三学生小罗,在教师办公室对其班主任连刺26刀的弑师事件。

 
媒体报道已经铺天盖地,关键词大多集中在:优等生、好老师、学习压力、心理素质??等等。而从事件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我可以看到的关键词是:过度控制和自毁性反抗。

关键词一:过度控制
 
如果在平静的状态下,已经16岁的小罗不会不知道:杀人尤其是杀掉自己的老师在现实层面意味着什么。趋利避害是人类本能,即便是未成年的孩子也能够预想到一个违法的极端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麻烦。那么是什么样的愤怒让他失控到连捅老师26刀?
 
据目前媒体对案件的后续报道,我们看到激怒小罗的促发事件是鲍老师周日占用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看励志片写读后感。小罗表示不想写且对老师态度不好,鲍老师遂当着他的面给他父母打电话。当其父亲没有接听电话后,又继续打母亲的电话,就在此时学生小罗掏出了水果刀??
 
被老师叫家长的场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个行为的潜台词是:“我管不住你就叫你父母一起来管你!最后你还是会按我的要求去做。”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事件中的第一个关键词:过度控制。就如一场木偶表演,控制的金线握在老师和家长手中,孩子如同被操纵的提线人偶,舞台上的一切皆不能自主。

关键词二:自毁性反抗
 
这样的情形里,作为木偶的那个人会有强烈的无力感——为什么我没有能力决定自己做什么?而长期的无力感会带来两种情绪反应:抑郁或愤怒。
 
抑郁源自对无力感的认同和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放弃,有些人会认为:“反正要听你摆布,我自己做不了什么,那就算了吧。”这种深深的无助会根植在他们的内心,若是没有特别的机缘去修正,会伴随他们直到白发苍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患上抑郁症,或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有一部分孩子在极端抑郁状态情况下,还会出现自己“无望、无用”等想法,引发自毁性的反抗行为之一:冲动自杀,用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对外界控制的终极反抗。
 
愤怒则是源于对过度控制的反抗和对自身力量的寻求,有些孩子的潜在心理是:我为什么一定要被你控制,我要自己做主!然而对于小罗这样的处境,能自己做主的事情实在太少了,无论是“周末的自由活动时间”还是“不想写读后感”的权利。即便如此他可能还在想:至少我有不接受批评的权利吧!然而很遗憾的,他还是没有。
 
当老师执意要打电话给他的父母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罗的感受:觉得自己像木偶一样被控制的动弹不得,连吸口气都变得艰难。这种被禁锢的无力感化作极端燥怒,让本就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的他,做出了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杀掉这个控制我的人。
 
我们看到在这个不幸的事件里,过度控制的后果是完全失控。因为一部分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在过度控制下会将假想的施控者恶魔化,引发指向他人的自毁性反抗行为:暴怒杀人,用毁灭他人的生命作为对外界控制的终极反抗。
 
但不得不说,时至今日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仍有着过度的控制欲,而正是这种控制欲不断催化着一个又一个失控的孩子。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场景是否在你小时候或者现在的家庭里不断上演:
 
孩子:我不想练琴了,我根本不喜欢钢琴。
 
父母:你怎么做什么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为了你学钢琴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钱,你现在又要半途而废!你这样以后还能做成什么事?
 
孩子:又不是我要学的,是你非让我学。别的孩子都可以早早出去玩,就我天天要练琴!
 
父母:你就是想去玩吧?那以后这样吧:回家先练琴,早点练完了就能去玩,不练的话就不能出去玩!
 
在上面这个场景中,存在着两种控制: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
 
心理控制是以剥夺要挟、贬低自尊、引发内疚等方式剥夺孩子的心理自主性,迫使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比如上文中孩子和父母的第一回合对话,父母就使用了贬低、引发内疚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控制。
 
行为控制则是通过设定规则、引导鼓励、监管限制等方式管理和约束孩子的行为。上面场景中父母和孩子的第二回合对话,就是用了设定规则和限制的方式进行行为控制。
 
同样是控制,目的也都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从孩子的心理感受和人格发展上差别是很大的。行为控制针对的是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帮助性、指导性的;而心理控制往往充满侵犯性,会带来孩子各种内心冲突和情绪波动。
 
回到杀师案,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鲍老师其实是一位很负责的老师,对于学生小罗也是因为爱之深、责之重的出发点,才份外严格要求。但就当天的情况来看,鲍老师处理师生冲突的方式可能有待商榷。在事态发展的过程中,老师先用了行为控制:写完读后感才能休息;但发觉行为控制对小罗无效,就使用了高度的心理控制——剥夺他的自主权。最后引发了小罗不可遏制的愤怒,进而引发自毁性反抗,进而发生了杀师悲剧。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孩子的情绪波动、行为叛逆和对权威的挑战??这个过程中,作为成年人并担负着教育责任的一方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在和这个阶段孩子的沟通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看到他们地自主性,并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性。比如在制定行为规则的时候让他们参与,产生分歧的时候给他们表达和反思的空间,遇到问题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商量对策等等。总的来讲就是适当给孩子赋权,让他们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力量,自力量中长大成人、担负人生的责任。
 
事件中小罗选择了自毁性的反抗方式,但即使在同样的情形下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做出极端的行为。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小罗自身的诸多问题,比如:性格敏感内向、与同学沟通较少等等。他的失控与其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高考压力、教育体制、原生家庭以及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成长阶段都有关系。最关键的是他欠缺情绪管理能力,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负性情绪。
 
从青少年的角度而言,当遇到类似的事件发生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冲动和愤怒,调整负性情绪十分重要。对于高度学习压力下的中学生们,基本的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良好的同伴支持和家庭支持、积极的亲子和师生沟通都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小罗不是直接跟老师顶撞,而是找同学吐吐槽、回家跟父母说说,或者事后通过其他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那么这个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Tip:
 
同时,还可以选择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比如在上海同学可以拨打:“12320-5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或者“12355上海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等。
 
杀师事件还让我想起另外几起类似的“激情犯罪”案件,这些犯罪事件里都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
 
突发性:犯罪行为往往突然爆发,犯罪人作案的主观随意性大;
 
暴力性:犯罪手段残忍暴力,对被害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侵害;
 
事后悔恨:激情犯罪者往往在情绪平静之后表现后悔态度。
 
激情犯罪在西方犯罪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挫折攻击型”,是犯罪个体的激情体验发展到极限时而迅猛爆发的犯罪行为,其侵害手段残酷,危害性严重,往往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近些年被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激情犯罪案件来看,犯罪者很多是不谙世事、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小学生和青年,因此这类犯罪的预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从预防犯罪的角度,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共同达成。如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孩子的情绪教育,提高自控能力,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学校和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密切注意学生是否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老师或转介专业机构等方式,及时对情绪异常的学生进行个体干预。媒体和大众需要更加注重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完善影视作品放映分级制度;公众媒体减少对暴力、犯罪等不良信息的过度传播;规范青少年的对不良网络信息的获取权限等等。毕竟,对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防患于未然的意义远胜于亡羊补牢。
 
逝者已去,我们同时为鲍老师和小罗感到惋惜和痛心,在这个悲剧里师生双方都是受害者。我想,不管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好的爱有很多种,好的教育也有很多种,但那一定不是用“控制”达到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