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阿尔法围棋)”、“无人超市”、“智能同传”、“医疗机器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黑科技”进入我们的视野,大家不禁自问:
我的工作最终会被科技取代吗?
作为一个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者,想想还算庆幸,我们的工作依靠的是能够理解别人情绪和想法的高级心智功能,而这一心智功能也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任何物种的所在,似乎很难最终由科技取代。
但另一方面,心理健康行业真的依然如此古老而不受科技影响吗?面对面的谈话、面对面的诊疗模式将依然持续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变化已经悄然发生:网络,智能手机,个人传感设备,人工智能,所有这些技术都必会掀起心理健康服务的变革。下面的这些景象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日常。
2020年
基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移动心理干预
感到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很久了?或是焦虑担忧无法平静?无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打开手机上的App,或许就能即刻帮助你。
事实上,此类据说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的App已经超过3000多款,而其中有些由专业团队开发的App,经科学研究证实:对问题情绪的缓解效果和面对面的传统心理治疗相当。
这些App大体都拥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实时的评估,一个是心理自助技巧。如图1展示的一款较为成熟的App中,有一个“情绪/健康追踪”的模块,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状况,以及诸如睡眠等其他健康状况。一旦App监测到你近几日的心情比较糟糕时,就会指导你进行一些非常直接、简单的缓解技术,包括放松训练、冥想或是指导你记录下情绪背后的想法等。越来越多的App也逐步把一些成熟、可以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方法融入其中,需要帮助的人只要定期根据App的指导,就能学会识别和管理自我情绪,改变不良思维模式的一些实用方法。
图1.这是一款已经上线的成熟产品,主要用于压力和焦虑的缓解。App提供了六大功能模块,包括心理自助技巧、情绪评估、目标和想法记录、放松技巧、同伴支持和进步查看。(图片来源:https://www.thinkpacifica.com)
2030年
传感装备结合大数据提供心理健康预警
有了问题,再去干预、修复,这是传统的治疗理念。而走在更前面的,当是防患于未然。譬如,如何发现有
自杀倾向的个体?又或者,一个学校或者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最大程度上确保学生或员工的心理健康?这里,科技能再次将心理健康的服务推前一步。
答案或许就在于各类传感装备的运用。我们的心情变化或者心理状态改变,最终总是以某种方式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睡眠,可以是语言特征,可以是活动模式,可以是生理指标,可以是社交网络的运用方式,所有这些信息都能够以某种方式经由传感器传送到一个数据终端。根据既往的经验,计算机能够学会从庞大的数据中整合关键信息,从而最终判断一个人的大体心理健康状况。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近期给你发送的表情包都是负面情绪的,朋友圈晒出的图片都是灰暗的,甚至,当你不经意发现他的搜索记录中存在“怎样自杀更不痛苦”这类信息时,你会如何判断?只不过在这里,传感器和计算机成为了“你”,它们会自动搜集和分析信息,并据此做出判断。
图2是心理学家们目前设想的一个利用传感设备采集信息的框架。在最底层,就要依靠各类传感器,可以是手机,穿戴式的传感设备等等,搜集日常活动的各类信息,包括位置、走动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环境情况等。通过一些算法,可以从中抽取中某个人的初步行为特征,也就进入了框架的第二层。比如,我们发现某个人最近总是在家,活动的地点非常有限,卧床时间增加,入睡时间延后,手机拨出和收到的电话、讯息都要比以往少……进一步的,这第二层数据可以继续剥离出更高层的行为模式数据,形成一系列行为标志。那么,之前这个人的活动模式反映了什么呢?通过算法的分析,计算机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归纳为:各类享乐性活动减少,出现睡眠紊乱,存在社会回避……此时,搜集的数据就进入顶层的分析,计算机判断这个人处于抑郁的概率非常大,建议进行干预。
图2.一个层次化的行为预警系统设想。第一层是传感器搜集的原始数据,第二层是经由算法分析得到的初级行为特征,第三层是进一步分析得到的高级行为标志,第四层是根据行为标志判断处于某种心理问题状态的可能性大小。(图片来源MohrDC,ZhangM,SchuellerSM.2017)
此时,一个工作于企业的心理学家如果能利用这一预警系统,根据计算机提示发现有若干员工可能存在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那么这位心理学家就可以及时地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干预,而非只是坐在办公室,被动地等待求助者上门。
2040年
智能的精神疾病诊断系统
届时,精神科的诊所应该不再这么简单。精神疾病的诊断除了靠医生的判断,还会有人工智能系统的辅助,甚至是最终判断?
IBM公司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致力于这一蓝图的建设。他们正在研发基于患者的语言分析的智能诊断系统。我们所说的话,所写的字,不仅富含着大量的语言学信息,如意义、句法、声调等,更是我们内心状态的一个窗口。不同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语言特征不同:
抑郁症患者的音调低、语速慢、消极词汇多;
躁狂症患者的联想快、音调高、语速快;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内容缺乏逻辑关联,句法结构存在问题……计算机能比我们更灵敏、更深层次、更大量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向计算机呈现几百、几千、几万例不同患者的语言信息后,通过机器学习,它们能够非常好地学会区分某一语言信息更有可能归属于哪种疾病状态。
走得更远的话,我们根本不需要患者在诊室才能搜集信息。通过可携带的装备,我们可以记录到他们在平日生活时更为自然的语言活动,实现远程诊断。当然,有助于诊断的其他医学数据越多越好,包括核磁共振的结果、脑电图等,同样可以协助计算机更好的判别患者的状况。
2050年
帮助照料/治疗患者的机器人
人们对机器人已经不陌生。如除草、清洁、打扫的家用作业型机器人之外,具备社会互动能力的机器人也早已出现。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档晨间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更是和机器人“琳达”谈笑风生。或许会有人对此类社会性机器人感到毛骨悚然,但对于某些疾病的患者而言,却可能是巨大的福音。
已经有人想到了自闭症。这些孩子最大的困难就是和人进行社会互动,他们很难理解人们的意图、情绪和指令。有意思的是,科学家发现这些孩子和机器人互动的困难要少一点,因为机器人的行为更简单、更容易预测和理解。
这些机器人被设计成玩具模样,这样也更容易吸引有自闭症的孩子。机器人最擅长的就是不断的重复和耐心,它们可以一遍遍地教导孩子怎样和别人点头、握手、识别不同的情绪状态。
也许将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此类机器人走入患者的家庭和生活:和抑郁症患者谈心的智能机器人,提醒痴呆老人各类生活琐事的机器人,陪伴智力
发育迟滞儿童的机器人……
真的只有我们才能够去感受别人、理解别人吗?也许还真的不是。人工智能真的能有“意识”吗?他们会失控吗?他们会凌驾于人类之上吗?这些还得交给哲学家或者科幻作家去思考。
至少着眼于心理健康服务,我们看到了上述几个画面,科技有效的介入能够带来难以想象的便利和影响:耻于和别人谈论自己心理问题的人,能够得到非常私密的帮助;一些需要长时间人力投入照料的疾病(譬如痴呆、自闭症),可以得到机器人的帮助;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方式也许会发生彻底的改变;心理干预可以远远走在疾病和问题发生之前。
但是,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也是我们在处理和科技的关系时所无法回避的:大量的个人数据该如何保密?最终做出治疗决定的是人还是机器?甚至回到之前的哲学问题:机器人会失控伤害到患者吗?机器人的判断会故意错误吗?
无论未来如何,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在推进新的服务模式时,要一直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工程师们合作。只有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恪守服务中的保密、尊重等基本原则,科技才能真正助推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