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孤独自闭 > 自闭症孩童的五大哭诉:孤独离群,其实我们并不是傲娇

自闭症孩童的五大哭诉:孤独离群,其实我们并不是傲娇

2017-11-22 来源:南京精神心理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言语很少、不愿说话、情感冷漠、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是自闭症的常见症状。这些症状与常见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滞容易混淆,就连经验丰富的临床儿科医师都不能只凭借面诊就做出明确的判断。

  导读

  言语很少、不愿说话、情感冷漠、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是自闭症的常见症状。这些症状与常见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滞容易混淆,就连经验丰富的临床儿科医师都不能只凭借面诊就做出明确的判断。所以,想要确定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只有借助专业的医学检查手段。那么,自闭症都有哪些表现,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自闭症儿童的表现

  儿童自闭症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孩子一生的人生轨迹。儿童自闭症起病年龄大多在2-3岁,婴儿孤独症通常在生后第一年表现出来,不会晚于3岁发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那么家长们应该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自闭症呢?下面一块来看看自闭症儿童都有哪些表现。

  1自闭孩童哭诉一:

  孤独离群,其实我们并不是傲娇。

  自闭症儿童从婴儿时期就不太喜欢和人亲近,即使面对父母也会有疏离感,对父母的呼唤及亲近没有什么反应。当家人要抱起他时,不会伸手表现出期待被抱着的姿势,面对下班的父母也没有分离的不适。

  2自闭孩童哭诉二:

  避开接触,默默一个人站在角落。

  缺乏社会交往技巧自闭症儿童不会和小朋友进行交往,找小朋友玩的时候常常突然拍人以下或者拽下衣服,然后自己转身就走了。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在那里玩,或者一个人看着外面发呆。

  3自闭孩童哭诉三:

  不敢直视,并不是我的错。

  对周围漠不关心自闭症儿童常常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似乎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他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4自闭孩童哭诉四:

  谈吐不清,我也很想努力说清楚。

  大多数自闭症患儿的语言都很少,严重的甚至终生不语,有的即使会说话,也不愿开口,只是用手势来代替,或者小声、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5自闭孩童哭诉五:

  兴趣狭窄,不能愉快的玩耍。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自闭症儿童的日常表现)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和原因还有很多,归根结底,自闭症儿童其实更多还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家长们该从孩子平时的言行举止中观察孩子的性格和心性,多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避免孩子产生自闭心理。

  那么,如果发现孩子自闭现象,父母能够怎么做?上海鸿慈儿童医院专家总结以下四点:

  1.要细心,要有常识。

  一般的自闭症儿童中,42%有严重智力障碍。29%有轻到中度的障碍,只有10%—20%的孩子智力正常甚至某一项超群。象KimPeek《雨人》的原型那样的天才非常少见,大众宣传容易用这个吸引人,但自闭症天才的案例针对是少之又少。这10%--20%智力正常的孩子若能及早进行一些专项训练,有可能成年后具备基本的社会功能,有工作,甚至能成家。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容易让大家忽略了他的真实情况,以为他只是有些怪癖而已。这个孩子的妈妈就是缺少常识,也不够细心,以为孩子是耳朵听力有问题,也忽略了孩子在社会交往上的缺陷:孩子虽然也会看人的脸,但从不与人对视或目光交流;虽然他也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玩儿,但就是一起踢球或追逐,玩耍中没有跟别人的互动,他只是参与,在场,在玩儿而已。而这些特征家长都没有注意到。

  2.积极训练、矫治和药物治疗,但不要期望过高。

  研究表明,接受过至少两年,每周至少40小时的强化行为治疗后,自闭症患儿在认知技能和行为控制上有显著进步,但离正常人还是有差距。约三分之二的孩子在成年后仍离不开家长或专业机构的看护。所以,如何治疗,治疗的投入有多大,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约30%的自闭症患儿到了青少年期会发生痉挛和抽动,表明其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必要的生物医学治疗是必需的,虽然不能让孩子恢复为正常人,但是会减少很多症状的出现。

  3.接受现实。

  接受他们比改变他们更重要。演员文章因出演过一个自闭症孩子而对自闭症有很多了解。在一次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电视节目上,当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侃侃而谈,如何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时,文章当场情绪失控,差点与专家们吵起来。文章的观点是对的。与其费尽心力去改变他们,非要他们融入社会,不如接受他们的状态,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包容的环境和更人性化的福利。治疗与矫治训练交由专业的人去做,家庭和社会能做的,是对他们的理解和接受,接受就意味着承认他们与我们不同,而不是非要把他变得跟我们一样。由于大多数孩子成年后仍无法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更需要的是对他们生活的补助以及父母去世后这些孩子能享受的社会福利。

  4.避免误诊。

  心理/精神科的很多专业术语都容易被大众用字面意思误读,近几年自闭症检出率高,不一定是发病率增加,可能的原因是,过去诊断为智力障碍的案例,现在被诊断为自闭症。再就是误诊,很多人一看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跟小朋友玩或玩得不好,就说孩子是自闭症。家长一旦有怀疑,一定要去儿童医院或精神病专科医院正规检查。有一种说法,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越容易的自闭症。这种说法目前没有任何理论依据和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支持。目前自闭症儿童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中检出率高,原因可能是这样的父母更有机会了解并怀疑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因而送医院检查。在贫困地区和精神卫生还不发达的地区,自闭症的案例被当做智力低下而没有送去医院检查或者误诊。

  专家指出: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有以上类似自闭症的症状,就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的儿童专科医院,请有经验的医师帮助诊断。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