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其他疾病 > “抽动症”孩子的强迫倾向,我该拿你怎么办?

“抽动症”孩子的强迫倾向,我该拿你怎么办?

2017-11-19 来源:南京精神心理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强迫意识(或强迫行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强迫意识(强迫行为)一旦形成就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消除,这个和对待抽动症的态度是一样的,尊重孩子保持淡定。

  一位六岁孩子的妈吗说:“女儿上个月,有一天晚上她说大拇指疼,我一看就知道,这几天她抠大拇指的指甲根了。我们知道这是抽动的一种表现。虽然心疼她,但也不敢表现出如临大敌的模样,我轻轻的问:“有点肿,怎么会这样的呀?”。她说是自己抠的。我又问“可不可以少抠它几下呢?”。她说“我想要抠”。我微笑着说:“嗯,没事儿的,我天天晚上给你涂一下碘酒,过几天就好了”。我那几天也和她聊天,她心里并没有什么纠结。再过了些日子,指甲根儿没事了,好像她也不频繁的抠了。我和老公都私下好心疼,但是也只好关注她的内心并淡化抠指甲这件事。”

  不少抽动症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其实即便孩子没有抽动症也有这样情况的,比如:抠手、咬指甲、咬嘴唇等等,也就是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情况和多种因素有关:孩子小时候所处的环境;孩子的体质(是否太差缺乏维生素也有说是缺乏微量元素);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等等。

  孩子的抠手,咬指甲,咬嘴唇等等小动作的行为,一开始也是为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只是孩子不知道完全是无意识的行为,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御,如果家长这个时候错误引导,比如每次看见孩子扣手都说“看看你又扣手了,快别扣了!”,家长的强调不要扣手起的是反作用,一方面强化这个概念,一方面因为阻止造成孩子内心更为紧张焦虑,于是这个行为会被强化,最后会慢慢演变成强迫行为。

  环境因素导致抽动症孩子的强迫行为

  有的孩子出生后就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甚至是亲戚,父母因为工作或别的什么原因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当这种天然的联系被中断或者隔离,如果代替者没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孩子就会因缺乏安全感而焦虑,内心的焦虑刚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孩子超强的自我防御系统会自动生成来自我保护,孩子会开始抠手,咬指甲等等,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动作一开始只是起到释放作用,减缓内心因不安全而产生的焦虑。幼小的孩子只会被动的自我保护,这些小动作的出现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当周围环境的压力一直存在,孩子就会一直用这样错误的方式缓解压力,久之就形成强迫行为。

  孩子的体质导致抽动症孩子的强迫行为

  当父母不尊重孩子经常强迫孩子做违背孩子意愿的事情,孩子因为幼小反抗无效(或者反抗无力),为了自我防御和保护,孩子的自我防御系统会应急出现焦虑,刚开始是焦虑(内心焦灼无奈,没有安全感!真正的本我,主我意识受到妨碍和威胁),焦虑的过程为了不让自己过于难受,帮助释放的小动作会出现,比如抠手,咬指甲,咬嘴唇等等。当父母反复重复、强化用他们的意识干扰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焦虑期过后强迫行为开始出现,这就是孩子会反复的扣手的表现。当焦虑出现时孩子需要释放他的焦虑,如果这个焦虑反复存在,最后焦虑以强迫的形式得到转化。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导致抽动症更加严重

  有的孩子抽动的不算厉害,但家长一般觉得他心理健康很危险,归根究底是家长以前对小孩非打及骂,现在患病后,一做错事孩子就会让家长打他,不打他就自己打,家长会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做错事就该打,孩子说“你们以前不都这样的吗,我被打习惯了”

  孩子的焦虑会演变成抽动症

  应对的办法就是淡化,一定不要提醒,提醒是一种反向的强化,你越是说:“宝贝别抠手!”实则你是在提醒她:“看!宝贝,你又在扣手了!”,所以越提醒越强化。孩子扣的时候不要说,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比方孩子扣手的时候让孩子做另外一件她感兴趣又必须要用到双手的事情。其次,在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稳定温和的爱。情绪大起大落的父母给孩子的刺激就是没安全感。

  焦虑最初来源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如果孩子出现强迫倾向家长要深刻反思(反省)自己,家长内心的焦虑会第一时间传递给孩子,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粗暴的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会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担忧,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没有用心(低质量的陪伴是非常不给力的),这些都是强迫倾向的“因”,当这些不易察觉的“因”累积到一定时候就会形成既定的“果”。

  对强迫意识(或强迫行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强迫意识(强迫行为)一旦形成就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消除,这个和对待抽动症的态度是一样的,尊重孩子保持淡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