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一觉熟睡百病消”。
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
可如今,对于很多人来说,
睡眠这件事变成了心中的一根“心头刺”。
现代生活中,我们面临最多的问题
不外乎二个
▼
睡不着
睡不好
怎么办?
往往这个时候
很多人就按照所谓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比如各种食疗、药补、运动健身....
甚至是吃安眠药
可到头来
却发现这些并没有什么用!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熬的夜,缺的觉,最后只能是身体来“买单”......
失眠、睡不好引起的危害不可小看,比如脸色不好、胃口不佳、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等会伴随失眠的加深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各种精神疾病患者都可能伴随失眠的症状,失眠可能是精神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失眠常常是精神疾病发生前的危险因子。
不同的精神疾病,导致失眠的原因和失眠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治疗失眠时应结合精神疾病的特点及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精神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大脑边缘系统上神经核团(主要有: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中央隔区、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额束等)的分泌、调节、传导异常所引发的精神异常、情感异常及行为异常。
总的来说精神病的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致病相关因素有出生缺陷、先天
遗传、个性特征、体质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刺激。
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
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期和缓解期都可以出现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
多梦或间断性睡眠,一般是以入睡困难为显著特征。精神分裂症后期患者睡眠增加、睡眠效率也增加。精神分裂症经治疗后,可延长睡眠潜伏期。长期用药的患者,体重增加,易出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2.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乱,最常见的是失眠,少数患者睡眠过度或睡眠总时间延长;年轻
抑郁症患者睡眠潜伏期大多延长,老年患者入睡多正常,但与梦有关的觉醒次数增加,扰乱了睡眠的持续性,降低睡眠效率。
3.
躁狂症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情感高涨和易激惹状态也可引发睡眠紊乱,致使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需要减少。
4.对于焦虑合并抑郁的患者,常常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总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重复性焦虑性梦境。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间的关系
精神疾病常被称为精神病,是一组由不同原因所致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上突出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异常,即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注意、记忆、行为、意识和智能方面的异常。精神病有两种不同含义,广义是泛指各类精神障碍,狭义则仅指精神障碍较为严重的一组疾病。
睡眠障碍可能是精神病本身的症状之一,可能是精神病的并发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治疗精神病的
药物也可能引起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入睡困难、睡眠减少、睡眠过度和睡眠模式的改变,其中以入睡困难与睡眠减少最为常见。与精神病有关的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太明确,同样也存在许多推测,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它们与精神病本身是密切相关的。
有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基因在睡眠和精神障碍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精神障碍不是造成睡眠中断和昼夜节律紊乱的原因,那么睡眠障碍一般会发生在精神疾病发作之前。
睡眠异常确实是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例如,我们知道睡眠紊乱通常发生在抑郁发作之前。此外,双相障碍和儿童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前,都以睡眠障碍为表现。
有多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报道有这种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的症状,并被公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特征之一。
抑郁症患者常见睡眠障碍,尤其以早醒为特点,有时抑郁症状可能不明显,而失眠是唯一的临床症状,睡眠障碍可主要表现为夜间频繁的早醒和醒转。
对于焦虑合并抑郁的患者,间断性睡眠和早醒均会发生。
还有部分精神病患者会出现白天和黑夜的周期颠倒或睡眠模式的变化。
睡眠和昼夜节律混乱可能是精神障碍患者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早期干预的可能性。治疗睡眠问题会对精神疾病的干预产生积极影响。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来降低患有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中断问题。研究发现:睡眠的改善能够使患者偏执性想法减少,同时也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所以最新的数据表明:减轻精神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治疗睡眠问题。
那么,现在非常清楚的是,在精神障碍中,睡眠问题不单单是在适当的时候无法入眠,而且是加剧或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诱因。
总之,睡眠障碍的病程与精神障碍的病程密切相关,常常是精神症状缓解时,睡眠障碍也相应得到改善。
无论是哪种疾病困扰,如果发现疾病已经影响到生活及健康,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改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