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强调移情,认为移情是心理症状的“再现”。如果来访者的症状没有在咨询室里“再现”,心理咨询就是纯粹的“纸上谈兵”。一旦出现移情,咨询师就“看到了”来访者的症状,可以直接处理症状。这样的症状“再现”也叫见诸行动(actingout,enactment)。在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中,兰克、弗伦齐、赖希等直接要求来访者把“症状”表演出来,倡导“行动疗法”。莫雷诺把行动疗法发展到极致,创建了心理剧。很多流派都从心理剧获益,例如体验派家庭治疗(萨提亚模式)、格式塔(完形)疗法、沟通分析(TA)、行为治疗(角色扮演)。
所以,侧重于行为的心理咨询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指导和引导
心理咨询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指导运动”,过了半个世纪,才被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所取代。严格地讲,指导并没有完全被取代,只是变成了次要的方法而已。大多数心理咨询师都承认,指导是“影响性技术”的一种,但要慎用。
新手喜欢指导,但又害怕误导,所以很纠结。其实,指导通常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咨询师的指导不符合来访者的利益和意图,他是不会接受的。因此,也就不存在误导的问题。
尽管如此,指导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1、不要以命令或强制的方式,应该以试探性或尝试性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2、最好同时提两三个建议,让来访者有选择的余地。
罗杰斯反对指导,但在咨询中有很多引导。他用点头和微笑,把话题引到某个方向,得出某个结论。
引导和指导的区别在于,指导是直接告诉来访者做什么,而引导是启发、鼓励来访者做出决定。如果把指导理解为“明示”,那么引导就是“暗示”。也可以把指导比作经典条件反射(事先设置),把引导比作操作条件反射(事后强化)。
二、问题解决
现代心理咨询有两种模式:态度转变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态度转变模式以罗杰斯和艾利斯为代表,主张心理咨询不解决实际问题,只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或认知(不合理信念)。问题解决模式以伊甘为代表,采用人工智能“问题解决”程序帮助来访者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方法是:1、确定问题,把问题分解;2、确定目标;3、把问题(现状)与目标进行比较,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然后一个一个检验,找出最佳方案。
本人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常人,他遇到了“问题”,咨询师应该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修改”他的内心。鞋子不合脚,应该修理鞋子,而不是修理脚。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心理病人,他的心理生病了,所以需要修理他的心理,而不是改变环境。
问题解决又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一种是以解决为中心。侧重于认知的心理咨询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就完了,“解决”的任务由来访者自己去完全。侧重于行为的心理咨询以解决为中心,把重点放在与来访者讨论如何“解决”上,和来访者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示范
指导属于言教,示范则是身教。咨询师不告诉来访者做什么,而是亲自做给他看。来访者通过“模仿”学会了怎么做。
言教是抽象的,身教是直观的。示范的效果往往比指导更显著。咨询师应该多示范,少指导。
但是,对于咨询师来说,指导比示范容易得多。看看书、听听课就能指导别人,而示范需要身体力行和实战经验。
四、角色扮演
有的人模仿能力比较强,通过观察,就能内化别人的行为。如果模仿能力不是那么强,就要反复练习,才能把咨询师的行为内化。这个时候就需要角色扮演。
有人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沟通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常需要指导来访者如何与人沟通。但是,光指导(告诉来访者怎么做)是不够的,也需要示范和练习(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时候,咨询师要和来访者演对手戏,扮演来访者的家人、同事或敌人。在角色扮演中,来访者如果改变了沟通方式,学会了更好的沟通方法,他的人际关系肯定能够改善。
角色扮演还有很多作用,这里只介绍一种(其它作用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
也许有人会说,示范和角色扮演已经超出心理咨询的范围,因为“咨询”的本义是说话。但是,它没有超出知情意的范围。侧重于行为的心理咨询当然可以有所“行为”。
三种心理咨询总结如下:
心理咨询
支持性
分析性
引导性
焦点
情绪
认知
行为
目的
转移
接受(理解)
改变
咨询师面具
爱心大使
灵魂伴侣
精神导师
流派
人本
精分,认知,叙事
行为,“行动”,焦点
方法
接纳(抱持)
共情(替代性内省)
真诚(示范)
心理活动分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部分。三者本为一体,可以互相影响。因此,心理咨询既可以从认知入手,也可以从情感或行为入手。
从认知入手的心理咨询也叫解释性心理咨询或分析性心理咨询。如果问题比较简单,给一个现成的解释就可以了;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需要花些时间慢慢分析。分析完了,给出解释。
解释一词有两层含义,分别对应于英文interpretation和explain。前者是用前件解释后件,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动力因”;后者是用生理、化学、物理来解释心理现象,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质料因”。
除了动力因和质料因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形式因”和“目的因”。形式因就是用结构解释功能,例如鸟有翅膀,所以能飞。目的因则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是有目的的,它总是导向某个结果的,例如毛竹顶开石头是为了往上长,小孩哭闹是为了引起关注。
所以,分析有四种:
一、过程分析
把事件还原,找出各个环节,使其环环相扣,形成“因果链”,于是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如果完全复原,整个过程会显得“天衣无缝”,“非如此不可”。既然非如此不可,那还能怎么办呢?
从理论上讲,只要改变任何一个环节,结果就会不同。但是,如果没有改变某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结果只能如此。所以,过程分析就是回顾和还原。来访者可能忽略了某个环节(应激导致记忆碎片化),所以对结果不满意,或者感到迷茫。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他正确回忆各个环节(具体化和认知重建)。
二、心理分析
精神分析用潜意识和童年经历解释心理问题。用潜意识解释心理问题,就是让来访者往里看(insight),也就是内省:当我做某件事的时候,我是什么感受?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如果不做会怎么样?用童年经历解释心理问题,就是回忆童年,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它与心理问题有什么关联。
存在人本主义用终极问题来解释心理问题,例如生与死、爱和孤独、自由和责任、意义和无意义。所不同的是,存在主义侧重于死亡、孤独、责任(不自由)、无意义,人本主义侧重于生存、爱、自由、意义。
认知疗法用不合理信念解释心理问题。贝克把不合理信念分为三级:负性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假设,核心图式。负性自动思维是突然跳出来的,而且是“负性”的,譬如我真没用,一切都完了。功能失调性假设是一种潜在的观念,在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它会激发负性自动思维。用逻辑学的三段论来比喻,功能失调性假设相当于大前提,不顺心的事是小前提,负性自动思维是结论。
贝克对功能失调性假设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主要包含两种“核心图式”:1、我是不好的,我是没有能力的;2、我是不可爱的(别人是不喜欢我的),我是得不到关心和保护的。
行为主义用前因和后果解释心理问题。前因就是条件刺激,后果就是强化物。有了条件刺激和强化物,行为问题就会反复出现,难以消退。
用心理学解释心理问题容易导致“过度内省”(行为主义除外),把责任归咎于来访者。这种方法适用于心理治疗,不适用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宜过度内省。
三、生态分析
这里是指用生理学、化学、物理学、医学或社会学来解释心理问题。
生理学、化学、物理学和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从广义上讲,自然科学的解释属于explain,社会科学的解释属于interpretation。后者除了“过程解释”(动力因)之外,还包括形式因和目的因。社会学的解释属于形式因。但从某个角度看,自然科学的解释和社会科学的解释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用另一个东西解释心理事件,而不是用心理解释心理,用事件(前件)解释事件(后件)。这样做的好处是把人和心理问题分开,叙事疗法称之为“问题外化”。
家庭治疗用系统(人际互动)解释个体的问题,家庭系统排列用祖先的过错解释后代的问题,前世催眠用前世解释今生的问题,都属于“问题外化”。
四、功能分析
用功能和作用来解释心理问题,也就是找出心理问题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精神分析带有些许目的论的色彩。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问题(症状)是适应环境、满足欲望的手段,只是不被社会认可而已。心理问题虽然是不高明的适应,但毕竟可以减轻痛苦,对人有好处(原发性获益),一个人得了心理病之后又能得到好处、推掉责任(继发性获益)。所以,心理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阴抗)。
在家庭治疗中常常会看到,孩子生病是为了保护家庭。
查清心理问题的功能,等于赋予它积极的意义。按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心理问题也不例外。于是就有“意义疗法”和“积极心理学”。
多动症是有活力、机灵的表现,抑郁症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透支),骄傲是自信的表现,小气是节俭的表现。恨是因为爱,疏离是因为不想打扰你。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爱。
解释和分析有三大作用:1、找到了原因,就有办法解决了;2、找到了原因(理由),就可以心安理得(推卸责任)了,对自己的现状也就“接纳”了;3、解释就是自圆其说,认知协调,不再矛盾、纠结、困惑、迷茫。
需要注意的是,解释性心理咨询和分析性心理咨询不是咨询师给来访者一个解释,而是启发、引导、鼓励、支持来访者自己做出解释。咨询师的解释是“异物”,有可能扰乱来访者的认知,加重认知失调。只有来访者自己的解释(领悟)才有助于促进认知协调和内心统一。
钻石卡可享受的服务: 1.女性频道购买药品9折优惠; 2.女性频道购买朴医生品牌药品8.5折优惠; 3.享受妇科专家一年四次一对一问诊跟踪服务; 4.享受线下朴医生女性服务中心妇科检测两次(目前仅限广东地区); 5.享受线下朴医生女性服务中心治疗费8折优惠; 6.每一年享受一次线上心理咨询辅导一次。
健客价: ¥1980成人: 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 ;结节性痒疹 ;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 ;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 ;扁平苔藓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过敏 ;盘形红斑狼疮 ;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 ;粟疹。 儿童: 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患有皮质激素
健客价: ¥31.51.成人: 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接触性过敏;盘形红斑狼疮;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粟疹。 2.儿童: 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患有皮质激素可缓解
健客价: ¥48.51.成人: 适用于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 ;结节性痒疹 ;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 ;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藓 ;扁平苔藓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过敏 ;盘形红斑狼疮 ;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 ;粟疹。 2.儿童: 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一岁以上(含一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
健客价: ¥40抑郁发作、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可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用于减少贪食和导泻行为。
健客价: ¥214抑郁发作,强迫症,精神性贪食症,可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用于减少贪食和导泻行为。
健客价: ¥22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综合征。 眼科方面: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
健客价: ¥54.5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综合征。 眼科方面: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
健客价: ¥66养心滋肾,健脑安神。用于心肾不足.用脑过度引起的失眠健忘,虚烦多梦,心悸不安.目暗耳鸣.精神疲倦。思维反应缓慢,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心理紧张、情绪波动大、白天瞌睡、夜晚失眠、四肢乏力等症状。
健客价: ¥50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 治疗社交恐怖症/
健客价: ¥46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
健客价: ¥71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68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98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88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240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85请按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健客价: ¥80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
健客价: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