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原发性头痛
头痛是医生面临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主要是指眉弓一直到耳缘上到整个枕骨隆突以上整个部位的疼痛。很多颅内和颅外结构的病变以及功能异常均可引起头痛,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其发生率也非常高,一年之内经历过头痛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90%和95%,终身能够幸免的只有1%。
国际头痛协会将头痛分为三大部分14类。第一部分是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其他原因头痛;第二部分是继发性头痛;第三部分是中枢和其他头痛等。对于医生而言,鉴于安全性(诊疗医疗事故各方面),最重要的是鉴别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
第一步
问诊
70%以上的头痛均可通过详细问诊诊断明确,全面问诊至关重要,涉及很多要点。
①时间,不同头痛类型,持续时间往往不同,一般典型的偏头痛,每次持续4-72h,紧张型头痛持续时间可达15-180天左右。另外,当患者主诉头痛多年几无好转时,应怀疑头痛是否跟情绪相关。
②头痛部位,不同头痛部位提示不同的病变,当患者提及总是前额和眼眶周围不适时,若是年龄大的患者需到眼科检查眼压。
③疼痛性质,分活动性、闪电样、刀割样,或者钝痛、闷痛,这也提示不同性质的病变。
④头痛程度,头痛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没有绝对平行关系,比如剧烈头痛可以是三叉神经痛(无恶性后果),也可以是脑膜性头痛。需要特别注意轻度头痛,因紧张性头痛也可能是轻度的,而很多脑肿瘤也是轻度的。
其他要点还包括是否有创伤、基础内科疾病、
药物因素以及患者心理状况等等,总之,头痛全面问诊非常重要。
第二步
体格检查
哪些症状提示应行相应的体格检查?许多患者头痛发作时是否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和异常体征,包括意识模糊、警觉性下降、意识障碍。还需关注患者起病是否突然、急重、瞬时,这个提示我们一定要做相关的体格检查。
第三步
实验室检查
相应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腰穿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脑部CT或者MRI检查。其中CT和MRI是头痛检查首选。若高度怀疑有感染性或者免疫性疾病诊断时应做血液检查,而做脑脊液检查前应先行CT检查。如果头痛患者需要做腰穿,那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发或者是严重头痛,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发热或有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亚急性或进行性头痛。换言之,非典型性慢性头痛,动力学头痛才可以考虑做腰穿。脑电图检查,美国神经科学会不作为头痛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但是对于头痛伴有意识障碍,怀疑颅内有损害和
脑炎以及有非典型性症状可以考虑脑电图检查。
通过前面的诊疗流程,从全面的问诊发现一些针对性症状,到进行相应辅助检查并且正确分析结果,基本上可以把原发性和继发性头痛区别出来。
门诊中以原发性头痛最多,尤其是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而且这些原发性头痛往往有慢性化的特征。根据2004年亚太地区(台湾、新加坡、日本、不包括中国大陆)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亚太地区原发性头痛一年患病率中,偏头痛为9.1%、紧张性头痛为16.2%,涵盖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的慢性头痛占2.9%,总之,原发性头痛整体患病率很高。
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焦虑
互为风险因素
偏头痛在情绪抑郁焦虑中起很重要的作用。综上可知,原发性头痛往往是慢性化偏头痛,其中最常见的是非典型的慢性偏头痛(约占80%),而这些患者有相当大的部分合并药物滥用,而药物滥用常有人格和精神心理方面因素,与偶尔发作偏头痛的患者相比,慢性偏头痛伴人格特质的患者有明显差别,且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共病情况。
一项入组2715名患者的美国研究,合并所有偏头痛、癫痫、高血压、糖尿病,发现共病率最高的是抑郁焦虑,其次是双相障碍和焦虑抑郁相关的躯体疾病,包括IBS、慢性疼痛、慢性疲乏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等,所以,无论是在发病初期还是整个疾病过程中,抑郁焦虑是主要症状。在2016年1月份发表的一篇综述中,发现偏头痛患者共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一般在50%及以上。另一项探究偏头痛和
抑郁症之间关系的为期两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抑郁患者较无抑郁的患者发生偏头痛的风险高3.4倍;而偏头痛患者相比无偏头痛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高5.8倍,即偏头痛与抑郁互为风险因素。
抑郁的严重程度和偏头痛慢性化的风险是否有关?美国偏头痛流行病学预防研究纳入两万多名患者,表明中度及中重度抑郁患者患偏头痛风险为1.81-1.82,将近两倍,证实抑郁严重程度越高患偏头痛的风险越高。
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焦虑
共病机制初探
最近研究发现在偏头痛患者中,先兆性偏头痛与抑郁之间的
遗传相关性比无先兆性偏头痛更高。很多影像学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有结构性的损害,因慢性疼痛主要引起前额叶背外侧丘脑和颞叶的灰质神经元丢失,而这些部位共同参与疼痛的认知和情感信号的整合。
此外,功能性疼痛不仅仅是皮层的感觉,它由感觉、情感、认知三个因素整合。近几年对于偏头痛功能神经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前额叶、前扣带回、岛叶前部、海马这些区域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而且有神经环路上的联系,偏头痛患者发现岛叶前部,触及视觉听觉皮层,还有丘脑环路功能增强,包括杏仁核、岛叶片、丘脑、感觉皮层环路功能增强,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功能神经环路上的联系。
而这些环路功能的改变被认为跟神经递质相关,前扣带回皮质、杏仁核、中脑脑血管周围灰质、周脑腹内侧水质以及小脑外侧是疼痛下行和上行的调节通路,其中又包括下行的异化性调节(涉及到的神经递质有谷氨酸、五羟色胺),以提高人体对疼痛的警觉性;一旦调节过度,则需通过阿片类物质、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抑制传导通路实现下行抑制性的调节通路,从而避免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这样一些功能和神经递质变化对治疗有何启示?
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焦虑
共病的治疗
其实最方便的是从神经递质角度入手,首先改变神经递质水平。以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为主要作用改变大脑对疼痛的反应。
抑郁患者的5-HT水平下降,当抑制作用减弱以后,即使非伤害性刺激(如维持关节站立姿势时的肌肉收缩、肌肉紧张以及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等)也会引起疼痛导致慢性疼痛症状,治疗本身可以放大下行5-HT的抑制作用,抑制非伤害性刺激疼痛上传;其次,正常情况下NE可以抑制非伤害性刺激疼痛上传,而焦虑抑郁患者该功能下降以后,就会诱发更多的非器质性疼痛的症状,一旦使用SNRI类药物,其生理学作用又重新恢复。
总之,精神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疼痛往往是并存的,人会因痛苦而疼痛,也会因疼痛而痛苦,尤其对有慢性疼痛的患者,临床医生更应该全面关注其症状,包括各类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在诊断时一定要谨慎,疼痛轻度部位不能说明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即便诊断原发性疼痛,慢性伴有焦虑抑郁也需要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