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纠结于诊断结果
近半的家庭会花超过一年时间对孩子进行反复诊断,因为接受诊断结果是一件需要极大心理承受力的事情。但我们通常建议父母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尽早干预,甚至不必等到诊断,因为自闭症以及发育迟缓的黄金干预年龄为2-6岁,适宜干预年龄为2-12岁。要清晰认识诊断的目的只是为了做一个分类,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各项技能的当前水平,只要技能水平达到同龄儿童了也就是脱离了诊断标准。在国际上,自闭症也被称为突触综合症,因为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神经树突异常过量生长从而导致了大脑神经回路的异常发育。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就好比交通枢纽处车辆过多导致交通堵塞。早期干预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帮助孩子的神经网络建立新的通道,相当于在堵塞的公路旁再建新的公路网,让车辆有新路可走,从而尽可能恢复孩子的各项功能,这是因为年龄越小儿童的大脑可塑性越高。
2、大量使用感统训练
根据美国国家自闭症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国家保准项目研究结果,将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治疗孤独症的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已经被验证有效的方法(主要为ABA),第二类为尚在论证中的方法(比如DRI),第三类为不成熟的方法(比如感觉统合训练)。所谓不成熟的方法就是极少或者没有证据表明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被归为此类。在美国工作期间,未观察到机构大量使用感觉统合方法。但笔者要澄清的是,这项研究表明的是感觉统合疗法对于孤独症的核心问题(社交障碍,语言发展障碍,刻板行为)没有显着疗效,但并未指出它不能改善孩子和肢体协调有关的技能,因此是否在孩子干预计划中加入感统训练应严格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切不可认为只要感统训练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3、随意使用禁食疗法
禁食疗法—或称去谷物及酪蛋白食疗也是被美国国家自闭症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国家保准项目归为第三类的方法。尽管在临床报告中确实有父母报告孩子食用糖类物质后就显兴奋,或者检测到对于蛋白类物质有过敏现象,但这里有一个需要区别的因果关系。即正常儿童也存在耐糖和耐蛋白的异常,这种异常非孤独症的特有现象,也就是说不是代谢异常产生了孤独症,而是孤独症儿童中代谢异常比例偏高,单绝对不是全部。在临床处理上,是否要使用禁食疗法必须先去医院获得检查和医生建议,切不可听信传闻随意给孩子禁食,儿童正处于大脑和生理发育快速期,随意禁食很有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甚至脑萎缩等严重问题。
4、忽略家长的介入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将家长培训纳入机构服务内容,因为孤独症的干预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和环境密切相关的事情。就干预时间上来说,有效干预时间是每周25-40小时,一般机构一周可以为一个孩子完成10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需要家长在家里完成。在美国,治疗师和孩子的比例是45:1尚且如此,在我国治疗师和孩子的比例是2000:1,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大多数的孩子基本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干预。就环境的角度来说,孤独症的大量训练都需要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家庭环境中存在大量生活场景,对于孩子的语言,认知,社交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个部分几乎是机构相对结构化的环境无法替代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只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完全可以胜任一个治疗师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