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普遍在内心深处都更能“原谅”自己生理上的疾病,因为身体好像并不完全应该是受自己控制的;而心理上的“疾病”则不然,人们常认为心理应该是可以被调控的:我应该能掌控我自己的心理、情绪、想法等。
因而,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有很强的“病耻感”,觉得自己生病就是一种“耻辱”,一种无法对外界言说的东西。这种“病耻感”继而影响着很多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助之路。
污名化,英文是stigma。就是赋予某个群体、某些人的一些消极的印象,通常把它叫作“刻板印象”,也包括与之相关的一些歧视和偏见。
我们对心理疾病往往比对生理疾病,就有着更强的污名化。
污名化效应:根源人类深层的恐惧和不安
心理学里有种研究方法叫内隐联想测验,主要测量人们的反应时长。研究者把一些词汇结合在一起,根据人的反应,判断人对于哪些词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大量测验都证明人们对“老年人”和消极词的联系更紧密。这一点反映了人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和厌恶。
社会心理学里还有个很著名的现象叫做:责备受害人,指的是很多时候当我们听说有人受害的时候,我们常会找出这个受害人自己性格或行为上的不妥,似乎在暗示说他罪有应得,ta就该这么倒霉。
“不幸会非常随机地降临在任何人头上”,这样的信念会让人觉得太不安全了。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去指责受害人有错,而我可以通过避免这些错误感到安全。其实这也是一种“污名化的效应”,其背后是人们的某种不安和恐惧。
污名化效应:也有认知上的偏差
导致污名化效应的,还有些有偏差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一件错事,会更多地担心“别人性格上有一些问题”;而轮到自己做错了事时,则会说是自己“身不由己”。这些现象背后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归因方法。
另一种有偏差的认知则是由民族、种族、性别年龄产生的。比如说人们会说九零后很“自我”。其实每个九零后都有自己特点,“自我”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标签,很可能不适合于很多90后个体。
“污名化”难以改变的基础是人对死亡以及任何带有疾病色彩的事物的恐惧,但经过更多的沟通、教育和了解,可以减少人们以偏概全,或者说错误的污名化认识。
抑郁者倾向于“自我污名化”
“自我污名化”就是一个人认同了社会上对这个群体的偏见,真的认为自己具有某些消极的特点。抑郁者的主要特征是:情绪低落,对自己的评价很低。这种自我评价偏低和自我污名化是有密切联系的,同时,这也体现了抑郁者对自己的不接纳。
抑郁者会想:“我现在情绪如此地低落,是我调控自己、管理自己的失败;我不能够让自己有效地工作学习是我管理自己的失败。”这种自责,其实是“过多地赋予自己责任”,这与自我污名化有密切联系。它会导致更加情绪低落,更不希望被别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从而阻碍了求助之路。
一项研究显示,在抑郁的患者中只有30%多的人愿意求助。而事实上,求助的意愿和抑郁的程度是有关的,抑郁的程度越严重,一个人越不愿意去求助,这就是更大的风险。还有追踪研究显示,病耻感越严重,抑郁的状态也会发展得更严重。
从某个角度来说,病耻感本身就和抑郁症状紧密结合,几乎可以说是症状里的一组特征。当一个人处在抑郁状态中,人际交往上会比较退缩,不太愿意见人,不太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等。这时,他会觉得更孤独、更缺乏支持,然后情绪可能更低落。同样,当一个人感受到病耻感,他会较少地吐露自己的问题,无论是找亲友还是专业人员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人是社会的动物,来自于亲人朋友,还有专业资源的支持,对心理健康作用是非常大的。“我担心别人会耻笑我”、“我觉得和人打交道好累”,这些负面的人际期待都不利于抑郁的好转。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患上抑郁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时,TA会觉得无论是去看精神科的医生,还是服用药物,还是看心理医生都是反过来证明自己有病……这些治疗过程就被理解成是负面的确认:我在治疗,所以我有病。
我必须强调说这种逻辑是错的,很多研究显示,很多人病得越重越不求助。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能求助,治疗的时候能听医生的话,这是一种能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把这种治疗的过程当作是证明我有病的过程,治疗得越久证明我越有病。那么这种心态会极大地损害治疗的效果。所以说自我污名化影响治疗疗效。
污名化带来抑郁者巨大的求助障碍
污名化最大的影响是带给抑郁者的求助障碍。
有些人会借口说:我觉得自己可以处理好自己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借口,内心深处觉得心理问题不能依靠别人来处理,如果依靠别人来处理就证明自己很失败。
有些人的求助障碍不在自己身上,而在于社会污名,在于家庭。有时候,父母可能坚定地认为抑郁症的孩子没什么问题,一旦纵容和夸张其问题,会让孩子借机更娇气等。家属否认抑郁,一部分是因为恐惧担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生活得比较简单,很少去多想烦心的事,对自己和他人的负面情绪比较迟钝。
在求助障碍方面,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开放性地接受一些新事物,越愿意广泛地利用有效资源。
在性别上,女性会更乐于求助,男性会更拒绝求助。这可能和社会上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有关,男人需要像硬汉,有泪不轻弹。所以更多的男性接受了这种社会刻板印象的暗示,他们更难以放下自己的面子来面对困扰。
同时,污名化在社会层面上会造成一种广泛性的压力。有时候,如果身边有一些狭隘缺乏同情心的人,确实会给抑郁者带来很大的人际压力。
抑郁者如何降低自我污名化?
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时,会觉得自己非常失败,那么他就需要问自己:你真的很失败吗?有哪些证据证明我工作很失败、做人很失败?有哪些证据证明我其实做人还有可取之处等?
经过这种不断地反复核心训练,他慢慢地就会更能比较客观地看待现实,找到自己的自我价值,慢慢走出抑郁。
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它的核心是让一个人学会去觉察自己在一些感受和行为背后的想法,然后形成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估和检验的习惯。
除了认知行为疗法外,我们还可以做的是在适度安全的范围里进行一些有勇气的尝试。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行为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感受。当我们越是不敢去跟别人讲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就越暗示自己「真实的我,是别人无法接纳的,也是我无法接纳的」。但当你能够向别人吐露自己的情况,特别是负面信息时,其实你在传达「我虽然有缺点,但我仍然是有可爱之处的」,或者说我不担心我的缺点会使我失去这个朋友,也不担心这个缺点会使我无法接纳自己。
我建议可以在适度安全的范围里告知一些朋友或者亲人自己的情况,表达一些内心的真实感受。你这样做就是一个很有勇气的尝试,同时也在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如何减轻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从社会层面来讲,降低污名化,最主要有赖于信息的沟通,交流的积累,这里媒体会有很大的作用,更多深度真实的抑郁者的故事,有利于大众深入的了解抑郁症,同时能减少刻板印象。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崔永元,他说出来自己曾患有抑郁症,做了很多科普工作,降低了一些人对抑郁的污名化。再比如说赵向阳,他走出抑郁后自己创办公众号,来宣传抗击抑郁症等。
一些好的知识,甚至是好的比喻也有利于减轻污名化的现象。有些人会把抑郁比喻成像感冒,像一朵情绪的乌云。这些比喻能够让人们觉得抑郁更加平常,而不是洪水猛兽。确实抑郁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
期待将来有更多体会过抑郁的人拍出电影、写出书、写出散文,更多地分享自己的内心。这样做,更有利于社会把“抑郁”看得更加日常,同时也有利于抑郁者的自我接纳。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3.镇静、催眠:适用于术前、术后和产科。此外,也可用于减轻成人及儿童的恐惧感,呈浅睡眠状态。4.恶心、呕吐的治疗:适用于一些麻醉和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也
健客价: ¥10盐酸异丙嗪片,适应症为: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 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 3.镇静、催眠:适用于术前、术后和产科。此外,也可用于减轻成人及儿童的恐惧感,呈浅睡眠状态。 4.恶心、呕吐的
健客价: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