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
一、音乐治疗的含义及其技术特征
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疗法达到治疗的目标,包括重建,维持及促进心里和生理的健康。音乐治疗师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设计音乐治疗计划,利用各类音乐活动如歌咏、乐器弹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音乐聆听及即兴弹奏等,配合心理学的运用帮助有需要的患者。
音乐疗法的主要技术特征可概括为八个方面,(《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第一,音乐疗法的是诉诸人的情感活动,通过感情中枢的活动引起人的身心变化;第二,音乐活动能引起人的自我陶醉、愉悦、欣赏、满足等感情,减轻人的内心压力,起到康复作用;第三,音乐活动能促使人追求美,创造美。在精神分析学上,把这种感情的提炼称为“升华”。第四,音乐疗法具有净化的作用;第五,音乐疗法中的音乐能在无意识中诱发身体运动;第六,音乐治疗是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对自闭症和一般的慢性精神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第七,音乐具有节拍,音调等构造规则,需要人在欣赏时具有统合的精神机能;第八,音乐活动具有多样性、丰富性,适用于各种情景。
二、音乐治疗自闭症的手段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
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与辅导对象此时情绪状态相似或者相反的曲目,反复播放,使他们在音乐的长期熏陶下性情得以陶冶,又叫聆听法。
接受式音乐治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听觉统合训练,由法国耳鼻喉科医生布拉德所创。他通过聆听一组经过滤和调制的音乐,校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的失调现象,并刺激大脑皮层,从而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治疗中,针对儿童自闭症症状,聆听随机删除了低频和高频的音乐,音量不超过85分贝。当音色、旋律、节奏变幻融为一体的时候,孩子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被激活。有序和随机的交替刺激信号起到了唤醒、催进激励、安宁抚慰、宣泄等生理和心理作用,从而获得药物和人际交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主动表演法
主动表演法就是利用特定的音响变化与特定的感情变化的复杂对应关系,让参与心理辅导的人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即用一定的高度、长度、力度、旋律、节奏、节拍等表现手段,经过演奏,演唱等创作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如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使他们投身于创作表演的过程,体验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联想、想象等一定的情感意向,是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表演或创作中被音乐所同化、感染,达到心理共鸣,更好的抒发自身情感,引发自身情感的宣泄。
(三)培养音乐技能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有音乐治疗师发现,培养音乐技能,如唱歌、乐器演奏,能够转移注意力,大大淡化自闭症儿童异常玩耍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减少自言自语的说话方式,促进对外界生活的兴趣,塑造正确行为。音乐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音乐来获取音乐之外的东西,即在音乐体验过程中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产生改变,使患者有更强的适应性,得到身心成长。但音乐技能和智能的训练与发展是贯穿音乐治疗始终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譬如自闭症人群普遍对音乐敏感,个别甚至天赋异禀,音乐知识及鞥的积累极有可能为患儿的将来提供发展的机遇,忽略、无视音乐技术的训练很可能过早扼杀孩子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康复还应该考虑发觉他们的潜能,并加以培养,使之或许在专业道路上可以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