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谈谈”孩子说谎”这件事儿

谈谈”孩子说谎”这件事儿

2017-04-08 来源: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本来就是说说大话、吹吹牛,可能希望借此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后果是每次都被不太关注孩子的家长发现,被严厉批评。

  还有一种情形是孩子说谎的行为被成人强化,以至于孩子不断重复使用它。

  可能会是这样的变化过程:

  一、孩子说谎是为了某些目的,家长可能不经意被骗到了,满足了孩子,孩子可能会因此继续说谎,期待能再一次达成目标。如果孩子多次说谎都成功骗过家长,偶尔被发现说谎,也没有得到必要的教育,那么孩子有可能会倾向于认为只要自己改进说谎的技巧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家庭存在着严重的忽视虐待。这种情形,相信是非常少的。

  二、孩子本来就是说说大话、吹吹牛,可能希望借此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后果是每次都被不太关注孩子的家长发现,被严厉批评。家长以为向孩子强调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可以让孩子不再说谎,却没有想到孩子需要的是正是你对他的关注,于是说谎的行为被强化了。换句话说,每次说谎后被父母教训,正好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于是孩子一再地说谎,同时也可以看到孩子说谎的技巧并没有太大的长进,也就是说,孩子无意识地期待被家长发现说谎。想起曾经听一个小朋友红着眼睛说“被人训总比没人管要好”。

  综上所述,孩子一般性的说谎是很常见的,并不需要特别在意,大多只是发展阶段中发展自己各种能力或者无意识地使用这个方式来达成一些目的时会出现的一个现象。通常应对这种类型的说谎行为,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所谓高质量的陪伴,是每天或每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耐心地听孩子讲他自己的内在世界,不做道德评判而是充满好奇地去听(当孩子还不太能够说的时候,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玩,以跟随的姿态参与孩子的游戏)。当孩子在讲述或游戏的过程中,出现情绪的波动时,父母需要让自己成为孩子各种情绪的容器。

  “通过充满情感地与婴儿沟通,以及在对其身体进行照看的语言中,父母可以容纳婴儿的痛苦情感。父母这样做是在告诉婴儿:(1)他们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和其对情绪的影响;(2)他们能够应对痛苦并减轻痛苦;(3)他们能够识别出孩子正在表露出有意图的姿态—这意味着孩子能够推断出行为背后的意图,尤其是父母行为背后的意图。”(选摘自《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通过不断地与孩子进行这样的互动,孩子会与父母之间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会得到强化。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可以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想法意愿,也能坦然地接受对方的拒绝,自然就不需要时时通过各种其他的策略(比如说谎)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过,作为一种能力,孩子们还是会去探索,因此还是会有说谎情形的发生。这时,父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小时候说谎的故事,然后请孩子说说他说谎的故事。努力去理解孩子内在的情感与发展需要,不加评判地去听。有时候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下“开玩笑”式的说谎,或者是通过玩打牌、角色扮演等游戏来帮孩子练习“骗人”技巧。当然还要记得和孩子“讨论”(必须是讨论哦,你可以傻乎乎地提问,用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思考说谎和骗人的利弊,以及在什么时候使用这种能力与策略是合适的(比如对坏人说谎就是合适的----看到这里小编想起曾经读过一篇妈妈写的文章,讲她的孩子对人贩子撒谎,假报自己的名字,后来让人贩子露出破绽,没让人贩子得逞的经过。小编真是佩服那个会合理运用谎言的小孩啊),甚至包括如何说才能骗过坏人。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做到这些,一般性的说谎问题,很快就会过去。那些有着安全的养育关系的孩子会明白在什么时候使用这种能力与策略是合适的,什么时候是不合适的。

  但有些孩子的说谎行为让人担心,通常这些孩子说谎的动机与原因也会非常复杂,会有很多指向,也可能有一段演化过程,其中还纠缠着爸爸妈妈以及其他照顾者的很多情绪。作为家长需要记得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塑造作用,以及孩子是一个具有内在世界的独立个体,因此当发现孩子存在频繁说谎的情况时,家长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孩子说谎是为了什么?是否只有说谎,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

  孩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谎的?

  他在说谎的时候,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中,是兴奋的、害怕的还是洋洋得意的?

  这些情绪反映出孩子与你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孩子是否曾经成功骗倒过什么人?他是否为此而自豪或者被什么人夸奖?

  如果孩子说谎曾被发现,是否得到适当的“惩罚”?那是什么样的惩罚?

  如果孩子坦白过,是否仍旧被过于严厉地惩罚?那是什么样的惩罚?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决定使用说谎策略?是什么使得孩子把这个策略保留了下来?

  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自己是否能够理解孩子,是否明了孩子最渴望的是什么、最害怕的又是什么?是否能够不带有色眼镜地去看待孩子?对孩子能否做到“情人眼里出西施”般地喜爱?

  啰哩啰嗦地说了很多,却很难判断这些对提问的妈妈来说是否有用,这就是网络问答的弊端。如果提问的妈妈对文章中前前后后提出的有所思考有所触动,但又觉得难以回答与梳理,同时仍旧被一些感受所困扰,也许可以考虑在当地寻找咨询机构,请专业咨询师来和你一起梳理与说谎有关的记忆、情感与观念,希望通过这些可以帮助到我个人感觉有些迷糊并期待关爱的这个小女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