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
通常在三岁以后确定自闭症的诊断是比较可靠的,诊断的稳定性比较高,但不等于说为了保证诊断的可靠性,都在三岁之后才给予明确的诊断。对于自闭症以及其他的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诊断已经被证明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早期诊断就可以早期干预,也就是早期治疗。
我们通常说儿童的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这个可塑性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容易受到伤害,另一个就是容易恢复。如果我们可以在孩子两岁,甚至一岁左右给予诊断,同时及早开始治疗,那么孩子获得改善的机会就会明显高于在较大年龄才开始干预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哪棵树容易受到伤害
哪棵树更容易恢复呢
早期诊断并非不可能。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岁以内的婴儿也有社会交往行为。研究也注意到,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或称早期征象往往不是异常行为的出现,而是正常发展行为(早期社交行为)的缺失。父母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出现的具有标志性行为和能力,这些标志性的能力也可称为“成长的里程碑”。
自闭症干预原则
越早越好
早期强调1:1师生比例
高强度训练(每周在25小时以上)
基本训练时间是持续两年以上
要用科学证明的方法进行系统训练
社交、认知、行为、情绪为重点
根据评估制订个体化训练计划
家庭训练非常重要
怎样才能早早地发现那些存在社交行为缺失的有潜在自闭风险的婴幼儿呢?目前最有效的途径应该就是从婴儿与父母或与其养育者之间的依恋互动着手。
依恋理论(AttachmentTheory)最早由英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JohnBowlby(约翰·鲍比)提出,旨在强调婴儿与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的相互关系对婴儿终生适应特点的影响。它的应用范围广泛,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成为研究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最活跃领域和重要测量基础。
依恋行为对个人心理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虽然在人的一生中都持续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为明显,也因此使得早期依恋关系的评估成为该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核心议题。
基于动态成熟模型(DMM,Dynamic-Maturationalmodel)的母婴关爱指数(CARE-index)以依恋理论为起点,作为能科学评估0-2岁婴幼儿-母亲依恋关系的工具受到理论和临床学界的一致关注,目前已经在15个国家超过60项已出版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通过对3-5分钟的母婴互动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母婴关系中的各类风险,从而更早地发现依恋关系中潜在的问题并实施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