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第一次独立走路的宝宝贪婪地探索世界

第一次独立走路的宝宝贪婪地探索世界

2017-04-06 来源: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孩子练习直立的过程当中,他的个性发生了变化。超负荷工作的母亲通常意识不到孩子个性上的这种变化,但她们会发现,宝宝原来的习惯很难维持。

  让婴儿爱上这个世界

  在婴儿出生九个月的时候,他不再只是欣赏眼前的风景,他还会参与其中,比如一位靠着沙发的六个月的宝宝,或者是趴在地毯上的八个月宝宝,他们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到椅子,这个时候的婴儿甚至很可能把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同一把椅子当作是不同的椅子,因为他们从每一个视角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椅子,他的目光一旦离开椅子的背面,他就会停下来跟某条椅子腿较劲,感觉它的弧度和光滑,可能还会用自己的两颗门牙去咬一咬椅子腿,尝尝它的味道,感受它的质地。那么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面,他一直围绕着这把椅子转,直到他发现自己每次看到的各个形状是一个物体的不同侧面,这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椅子。

  在他周围的每个物体都必须通过这种方式在他的头脑中构建起来,直到将各个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他会花好几个星期的时间研究一只杯子,在他对杯子的本质进行研究的时候,用杯子喝牛奶虽然是跟杯子有关的,但是对他来说却是最没有意思的活动,他会检查杯子表面,探索杯子的内壁,发现它空无一物,为了听到杯子的声音,他将它砰的一声摔在盘子上,牛奶、橙汁和水从被子里流到盘子里再流到厨房的地上,这些都给他的实验增加了乐趣。如果母亲这时候忙用海绵或者拖把把这种混乱局面进行收拾,而不鼓励孩子进行这样的实验,我们也很难去责备她。但是婴儿也不会征求她的意见,他非常擅长为了自己的目的,从母亲那里杯子拿过来,紧攥在自己手里,他对母亲干涉自己的实验会非常愤怒,在他结束这些实验之前,他要从自己的研究和实验中发现杯子的那个特性,然后才会把注意力放在他母亲所喜欢的杯子的实际用途上。

  我们几乎可以把婴儿对问题本质的研究涵盖到他们能够拿到手的每样东西上,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学习这么多东西,实际上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我们的认知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很难再达到这样的规模。婴儿探索的世界是一块错综复杂的巨大拼图,成千上万块的碎片被疯狂地堆在一起,他把这些碎片一块一块地拼成一个完整的物体,再把这些物体分组,直到在他的脑海中,自己生活的小世界已经形成了一副相当有条理的画面。

  到18个月的时候婴儿甚至开始跟某些物体起名字,这种学习是了不起的智力成就,难怪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宝宝是天才。就像所有的天才一样,婴儿不知疲倦地进行探索。他陶醉于自己新发现的世界,贪婪地用自己的每个感觉器官去感受这个世界,他惊叹于用手指捏起的一缕灰尘,一篇玻璃纸,一些绸带,都会让他兴高采烈,他着迷于厨房的碗柜,寻找藏在抽屉、放纸篓和垃圾箱里的宝贝,这种探索的渴望就像是无法满足的欲望无情地驱使着他,他疲惫至极,但又无法停止。这种对感情经验的渴望,就像他出生后头几个月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求一样强烈而贪婪。但现在这个离一岁生日越来越近,或者说勇往直前迈向生命中第二个年头的孩子,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肚子,没有你给的那些营养的鸡蛋羹,一瓶瓶蔬菜泥和肝泥,他也能活下去,他简单地给自己补充流点能量,便大声敲打着儿童餐椅托盘要求你把他放下来,然后他离开饭桌,再次开始他的伟大旅行。

  是什么驱使他这样做?他这旺盛的精力又来自哪里呢?毫无疑问,这是宝宝心理发育中最令人激动的新进展,但是什么样的妈妈才有时间或者精力来细心观察他呢。满世界地追着宝宝跑,让这个曾经精力充沛的妈妈日渐消瘦,眼窝深陷,她觉得自己每天需要小睡两次才能恢复体力。而这个不知疲倦的满世界跑的小旅行家,显然对任何小憩都没有兴趣,他手头上有太多事情要做。

  孩子的母亲自然不会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些发展产生多少兴趣,这也情有可原,但是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发展过程,孩子的精力和目标有了奇迹般的转变,曾经仅限于满足生理需求的经历,现在有一部分放在了追求身体之外的客观世界的物体上,曾经仅限于生理的饥饿,现在变成了对世界贪婪的探索,最初为了满足他的生理需求而获得的母爱得到了扩展和分化,他开始拥抱他那越来越广阔的世界。宝宝爱上了这个通过母亲的爱而发生的世界,他的行为举止,就像诗歌当中所描绘的陶醉的情人那样,他发现这个世界因爱而改变,即使最常见的事物也变得无比美丽。

  这个比喻可能有点夸张,但它并没有错,而且有严谨的科学依据。那些被剥夺了关爱的婴儿,那些生活在毫无生气的收容机构的婴儿,看来,他们难以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也找不到探索的乐趣和激动。他们拥有和其他婴儿一样的感觉器官,同样的学习坐、爬和走,但由于没有人能带给他们快乐,他们难以体会到身体之外的世界的乐趣。这些孩子在让人担心的漫长的时间里,有的时候是永远,都处于小婴儿的心理状态。对他们来说,身体和生理需要仍然是生存的核心,由此可见,正常婴儿取得的不可思议的从以身体为中心,转向与外在物体产生联系的成就,不仅仅是生理成熟的结果,也是那个家庭通过但取得的成就。

  帮宝宝学会直立行走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婴儿出生九个月后的两条发展线索,就会发现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在婴儿表现出对母亲的强烈依恋的时期,他几乎已无法忍受母亲分离,但同时他已经开始离开她了。他开始爬,随着他开始独立行动,他母亲身体上的联结也松动了,宝宝就会斩断牵绊着他的揽胜,向新世界启航,让母亲膝盖头变得空荡荡的。

  但是我们如何解释这种自相矛盾现象呢?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他走向母亲又离开母亲,如果对母亲的依恋如此强烈,如果说分离焦虑如此明显,为什么他不留在母亲的臂弯里?他为什么不计后果地去冒险,深陷在沙发下的黑暗中,或者被变幻莫测的灯光和坚硬的桌子袭击?如果我们成年人必须外出去探索陌生的世界,却发现在每个拐角处都被看不见的坏人猛揍一拳,我们就会谨慎地返回自己的故乡,以后即使是最有说服力的旅行社,也没办法引诱出我们迈进他们的门槛。但是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挡得住婴儿这个小冒险家,在头上撞出一个大包之后,他仅仅会为了紧急处理而短暂停留,让母亲为他止住鼻子里流出来的血,因为母亲的一个亲吻就高兴起来,在母亲的腿上坐一会儿,然后又开始另一场与灯的决斗和与坏脾气的椅子的较量。

  你不需要鼓励他,也没有必要激励他取得新成绩,这是一个自我启动和自我延续的机制。赛尔玛曾经连续三个星期观察一个十八个月大的小女孩,看她是如何降服一辆顽固的茶点车。赛尔玛说,这个小女孩能够爬上茶点车底层的置物架,但是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差点车就会不听话地滑走,经过几天徒劳的尝试之后,这个小女孩终于学会了怎么样从木质滑轮的后面,而不是前面,控制差点车。然后她爬上去了,但是怎么下来呢?底层的置物架到地面距离太高,她不能从上面爬下来,如果由别人帮她下来,又会伤到她的自尊,她用自己的方式下来的时候,经常会把脸磕在地上,但是她在一天的时间里面要专注而坚决地玩这辆茶点车好几次,在她开始爬上茶点车的下层置物架的时候,她轻轻抽泣着,她好像已经预料到从上面爬下来的危险,以及会不可避免地把脸磕在地上,成年人看着她这样的时候心里很难受,父母试图阻拦他,吸引她去做其他的活动,但是如果有人要干涉她,她会大声抗议,她一定要去做。三个星期以后,她摸索出倒退着爬下来的技巧,把爬上茶点车的方法反过来用,成功之后她高兴地咯咯笑,然后在接下来的好几天里反复练习爬进爬出,直到熟练掌握。从此之后,她开始了更大胆的行为,爬上楼的几级台阶,然后再多几级,更多一些,直到玩腻了楼梯为止。她弄翻各种椅子,那些摇摇欲坠砸在她身上的东西丝毫不能让她气馁,爬行和爬向高处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似乎没有任何障碍或者意外事故可以阻止他。

  所有这些行为都为学会直立行走打下基础。爬行的婴儿学会抬起身子形成直立的姿势,并开始越来越长时间地保持这个姿势,从这个时候开始,还需要过很多个星期,婴儿才能够独自站一小会儿,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他才能够独立迈出他人生当中的第一步。一切就像正常人类进化过程那样不可能展开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碰撞、流血和摔倒的意外,当我们想到这些时就会认为孩子能够保持直立姿势真的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是什么驱使他这样做呢?这种驱使他向上的强大力量是远古祖先的遗产,他们学会了用后腿保持身体平衡,以便于用前肢完干活,所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要摆脱环境束缚的生理本能。让人好奇的是,即便是贫穷的收容机构里的无依无靠的宝宝,似乎也与被家人照料的婴儿一样,同时学会了坐、爬,站立和行走。但在其他人依赖于强有力的人类联结作为刺激物发展的领域里,这些收容机构里的婴儿会出现严重发育迟缓。可见,婴儿的这种奋力站起来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即便一再经历独立行动的每个阶段必然会发生危险和身体伤害,即便这样要放弃妈妈的保护,他们依然会继续向前。而事实上克服这种焦虑的办法,和产生这种焦虑办法完全一样,正是通过反复去爬、攀登、站立、行走,才能最终战胜危险,而达到这些目标所取得的成就会逐渐消解焦虑。

  在孩子练习直立的过程当中,他的个性发生了变化。超负荷工作的母亲通常意识不到孩子个性上的这种变化,但她们会发现,宝宝原来的习惯很难维持。过去给宝宝换尿布,只需要1、2、3就能搞定,而现在得有两个助手才能完成。首先你得抓住你的宝宝,然后把他仰面朝天摁在床上,这个时候他就会大声抗议,你抽出尿不湿,还唱着他最喜欢的歌曲,在摘掉尿布的那一霎那,宝宝熟练地一个翻身坐起来,看着你咧嘴笑或者爬上另一个方向,你不得不重复第一个步骤,给他一个玩具玩,你得快点,因为你看,他又坐起来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在几个星期之前,他还觉得你的歌声很美妙,除了你的歌声之外,几乎不需要其他的东西,你就能让他在换尿布的三十分钟里面静静躺着,但是现在只要后背一碰到床面,他就立刻蹦起来,就想身体里有一个看不见的弹簧松开了。这一定与试图保持直立姿势有关,他无法忍受仰面朝天被动地平躺着,在最不可抗拒的强烈需求的驱使之下,他要直起身子,同一种欲望也驱使他攀爬、站起来,他整天一遍遍这样做,直到自己精疲力尽,这是婴儿挑战地心引力的内在需求,并非是向母亲挑衅。

  就在不久之前,无论是白天还是,他都很容易入睡,还有上床就已经在母亲的臂弯里打瞌睡了,但是现在,不管他有多困,一旦被放进婴儿床,他可能就会很愤怒反抗,用尽力气扶着栏杆站起来。坦白说,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因为对这个阶段的婴儿而言,睡觉意味着与所爱的人以及新发现的世界的所有乐趣分离,因此他们痛恨午觉和睡觉。但在运动发展期的前后,还有一个因素经常会出现,很有必要把它与其他因素分开考虑,那就是行动能力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此重要,他无法忍受对这种行为的阻碍和限制,即便是通过睡眠这种另一个的生理过程也不行。

  孩子在独自行动和活动当中,会体验到与这些冒险有关的一些焦虑,这本身就是他掌握运动技巧和克服焦虑的手段之一。婴儿的行为与我们成人开始学习一项新运动项目,比如说滑雪,这种有一定风险的运动项目时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新手摘下滑雪板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十分焦虑,会在心里回味第一次的冒险之举,他觉得必须再回到滑雪板上,吸取上一次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完全掌握滑雪的技巧,并克服危险为止。晚上他难以入睡,躺在床上想象滑雪的情形,由于心里在重温白天所发生的事情,他的肌肉会不由自主地重复全套滑雪动作。

  掌握了直立技巧的婴儿的行为举止跟初学滑雪的人非常类似,他觉得必须要成百上千次重复某种活动,直到自己掌握这个技能并克服了焦虑。当我们把他放在床上午睡或者是睡觉的时候,他常常显得很难舒展身体,如果当他安静下来准备入睡的时候,你偷偷瞟一眼他的房间就可能会看到,虽然他已经疲惫得东倒西歪,睁不开眼睛,却仍然爬来爬去,试图站起来,又因为精疲力竭而突然倒下,接着又尽力往前爬。他不停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最后再也站不起来,才坠入梦中。有一对夫妇发现他们十八个月大的女儿,在这个掌握技巧的阶段有好几次在睡梦中爬来爬去,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他们能听到从孩子的房间里发出的轻微的声音,走进房间就可看到孩子一脸茫然、神志不清地站在婴儿床上,她已经无力反抗你让她躺下睡觉的要求。在娴熟地掌握了直立的技巧之后,这个小女孩才放弃了睡梦中的练习。

  婴儿第一次不需要任何支撑地站起来,摇摇晃晃迈出第一步,这既是他动作发展的里程碑,那是他人格发展的里程碑。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他独立完成。因为并不是对跌倒之类的意外情况的害怕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担忧,他能欣然接受这些小小的摔倒翯肿包,而是他害怕失去支撑,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通过扶着另一个人或者家具练习直立行走,在这个需要支撑物的阶段的末期,婴儿依赖的只是象征性的支持,他把轻轻地触碰母亲的手当作支撑,实际上他完全是用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但他还没有准备好断开与母亲对他起支持作用手的这种象征性的接触。当他松开母亲的手迈出第一步时,他通常会借助另一种看得见的或已知的支撑办法,比如另一双手或者附近的桌子和椅子。几周后,当他真的松开手,自己迈出五六步的时候,常常还会用滑稽的姿势保持着象征性的接触。在这个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在宝宝学会走路的这段时间里面,他喜欢抓个东西在手里面。

  因此,婴儿的直立行走代表真正地斩断了另一头系在母亲身上的缆绳,在孩子独自迈出人生的头几步的时候,他肯定感受到了庄严而又可怕孤独。所有的一切都被我们忘记了,我们只能够通过日后生活当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来再现这种情形,这肯定就像是我们第一次站在跳台上跳水,或者第一次独自开车,当你发动汽车,轮胎转动离开路边,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可怕的孤独感,一种时间停滞的感觉,在那一刻,你的自我觉察会增强,你会油然而生一种在空旷的世界中完全无靠的感觉,这种感觉既刺激又令人恐惧。对于这个因独自迈出第一步而发现自己能独立行走的孩子而言,这一刻必定让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到他的身体和他这个人的独特和独立,让他发现了一个独立的自我。

  独立行走和发现新的自我宣告婴儿的人格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步履蹒跚的小家伙对自己新取得的成就很得意,他表现得好像是他发明的这种新的行动方式,严格来说,那的确如此,他因为自己如此聪明而深爱自己。从黎明到黄昏,他像一个醉汉一样欣喜地四处转悠,直到疲惫不堪地倒下后才罢休。房间四壁已经无法再去圈住他,被栅栏围起来的院子对他来说如同监狱,假如场地没有限制,他会张开双臂摇摇晃晃走向世界的尽头,只要给他一点点机会,他就可能会怎么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